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教学过程】一、链接旧知,概括意义1.链接旧知,引出课题学习材料: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课时内容再现。师:三年级时,我们通过对一个物体或图形进行平均分,认识了分数;之后又把许多物体或许多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也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分数。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分数。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53~55页。【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学习就从分东西开始。(板书:分)提出问题:淘气和笑笑想分一些苹果,究竟怎样分最公平?(板书:平均分)课件依次呈现8个苹果、4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让学生用手势分别表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94页例题、95页“想想做做”1、2题。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经验以及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0~92页。【教学目标】1.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分类整理的方法,初步感受分类整理的作用。2.能根据整理出的结果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学会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适应范围】高一年级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课时】1课时 【教学课题】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适用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 【学生分析】初中各学校信息技术开设的情况不同,因而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能使用资源管理器、收藏夹,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管理。而学校高一学生在上学期和本学期初已经具体讲解过上面几种资源管理的方法,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1.会用简单的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能按指定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教学准备】课件,硬币,实验报告单,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课前思考】《分一分(二)》是“数与运算”中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分数、巩固练习等环节,学生初步理解了以“个体”为单位“1”的简单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及简单分数的读写,体会分数是“数”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本节课教学要以第一课时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对单位“1”的认知由“个体”拓展到“群体”,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为更好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基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援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经常跟数打交道,想一想,到现在为止,你们都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举例说明。2援经过刚才的交流,你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有的同学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课前思考】一、叩问学生起点在哪儿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认识整数,现实生活中有平均分的经验基础,听说也见过分数的形态,只是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不清晰。从认知规律上看,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能利用“一半”的生活经验感悟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但较难理解分数既能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也能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此发现,学生不是零起点,教师要依据学情明确分数的初步认识需要教什么,要重点教什么。  相似文献   

10.
【课题】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有两只小猴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桃(课件显示主题图中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13.
【适用年级】 一年级。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门牌号码,知道怎样找到别人的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使学生在寻找家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平面图,对东、南、西、北等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感知。3.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与同伴交换想法。2.体会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3.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课题】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9~70页。【课前琐思】小学阶段对于"分数"这一知识体系的建构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于具体直观图形形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第二层次,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此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做好铺垫。此外,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从整数到分数的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设计理念】1.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分数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组合",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3.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一些简单图形旋转得到的精美图案的生活经验,也学习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对旋转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图形变换思想,这些知识、经验、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