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9,(19):36-36
山东省第六届泰山新闻奖评选最近揭晓。本期《青年记者》特组织刊发五位泰山新闻奖获得者的事迹综述。泰山新闻奖是山东省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由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主办,每三年评选一次。开展泰山新闻奖评选活动,旨在检阅山东新闻队伍建设的成绩,表彰德才兼备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展示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推动全省新闻队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第六届泰山新闻奖评选最近揭晓。本期《青年记者》特组织刊发五位泰山新闻奖获得者的事迹综述。泰山新闻奖是山东省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由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主办,每三年评选一次。开展泰山新闻奖评选活动,旨在检阅山东新闻  相似文献   

3.
“做党和人民喉舌,用新闻创造价值,靠创新谋求发展”是威海日报社在改革中提出的报业发展新思路。“做党和人民喉舌”是报社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用新闻创造价值”是《威海日报》、《威海晚报》的办报核心理念,“靠创新谋求发展”是报社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保证。这三句话既是对威海日报社近两年来一系列改革发展实践的总结,也是报社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方向和指  相似文献   

4.
威海日报社是伴随着地级威海市成立而于1987年10月成立的。现拥有《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威海网络电视四媒体和一份专门为山东半岛韩商服务的周刊——韩文专刊、一份在韩国发行与韩国中华总商会合办的《华人商报》。下辖8个经营单位,共有员工900多人。2002年以来,威海日报社党委坚持“用新闻创造价值”、“靠创新谋求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报媒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时述国简介:1953年3月出生。1981年12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先后在烟台日报社、威海日报社、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岗位从事新闻工作。曾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作品600余篇,获省以上奖励30多件。其中多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和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现任威海日报社党委书记、《威海日报》《威海晚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兼任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2004年12月,威海日报社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时述国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报业协会评为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荣获开封日报社通讯员好新闻奖,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惊喜之余,体会到通讯员要脚踏实地写新闻。学习求“细”。各类报刊我都爱不释手,如痴如醉。自名“珍珠集”的小本子成了我的“随手宝”,里面记有“好标题”、“好导语”等,还粘贴了很多“好新闻”报纸剪样。现在,已存放近30本。我连续三年自费参加了开封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不断地学、细致地钻、不停地写。心诚则灵,仅2001年,在《开封日报》等刊发稿件就40余篇。采访求“实”。《王庄村的民情夜谈会》被开封日报社评为通讯员好新闻,采访时颇费周折。…  相似文献   

7.
1994年11月25日,由150多名经层层筛选上来的“老记”参与角逐的首届“泰山新闻奖”揭晓,获奖者仅5名。在这次山东新闻界最高奖的评选活动中,有一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唯有他,是省级以下新闻单位荣登金榜者。他,就是吕熙祥!从事新闻工作35年来,他共采写了1500多篇新闻稿件,其中40多篇获大众日报、省好新闻奖和全国好新闻或好作品奖。他是山东省第一批评审通过的主任记者,是全省地市新闻界第一批和潍坊市报界第一个高级编辑。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8.
围绕“用新闻创造价值”这一办报理念进行的一系列大胆探索和实践,不仅提升了《威海日报》、《威海晚报》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使报社真正找到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坐标和工作着力点。用新闻创造什么价值呢?要创造服务大局、凝心聚力的宣传价值,创造提供信息、服务读者的传播价值,创造构建平台、促进合作的服务价值,创造整合资源、互动共赢的经济价值。“用新闻创造价值”的途径很多,威海日报社在4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一是牢记主流媒体的责任,树立主流媒体的地位,形成主流新闻的强势;二是发挥报纸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策划实施更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兼备的大型活动;三是发挥报纸品牌优势,实施多元化经营;四是搭建合作平台,推进企业间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9.
落实新闻扶贫锻炼新闻队伍——孝感日报“十年重访贫困乡”孝感日报社1997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孝感日报社以落实新闻扶贫、锻炼新闻队伍为目的,组成22人的“十年重访贫困乡”采访团,由社长、总编和3名副总编带队,分别对大悟县吕王镇、黄站镇,孝昌县小悟乡,...  相似文献   

10.
侯云涛 《青年记者》2007,(18):123-123
威海日报社5年来的改革发展史、思想文化史,一个基层领导干部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真实写照——威海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时述国的《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日前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撰文《以创新精神迎接传媒业的美好未来》为本书作序。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观察     
改革与发展中的新闻传媒,各各不同。前些日子到威海日报采访,威海日报社近三年来的改革发展着实叫人叹服。本刊特邀编委、威海日报总编辑时述国言及报业的改革发展,亦是妙语不断,颇多感悟。威海日报是个例,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负责任、有作为的传媒及传媒人都不可或缺的特质:实事求是,积极主动,不惧困难,永不懈怠……  相似文献   

12.
在每年的省市好新闻评奖中,新闻编辑特别是要闻版编辑都是大赢家:除了所编辑的新闻作品有望获省市新闻奖的好作品“编辑奖”之外,还有望获省市新闻奖的“好版面奖”和“好标题奖”。尽管1998年以来,中国新闻奖评选取消了“好标题奖”项目的评选,有的省市新闻奖“好标题奖”项目的评选也随之取消,然而相当多的省市新闻奖评选仍然将“好标题奖”项目纳入评奖范畴。广东新闻奖“好标题奖”项目的评选便持续至今。广东新闻奖“好标题奖”项目获奖标题数量约为参评标题数量的50%,《深圳商报》每年虽然只能推荐一个新闻标题参评,但自2004年以来的广东新闻奖评选中,《深圳商报》推荐参评的新闻标题年年获“好标题”奖,获奖率为100%。这其中有何奥秘呢?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江阴杯)评选于5月10日在北京揭晓。南方日报李楠、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张蔚飞、人民日报华南新闻马中原、海南日报李幸璜、新华社蒲睿睿、深圳商报陈伟、厦门日报林世泽、长江日报傅克强、宁夏日报王健、大众日报孙京涛等10位图片编辑荣获首届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黄春华、许涿等10位图片编辑获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提名。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是继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问世9年以来新设立的奖项,两个奖项同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为新闻从业人员设立的最高奖。(许林)首届中…  相似文献   

14.
新闻组照《黄石村民在印尼客机坠毁中遇难》继荣获第十二届(2005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二等奖之后,最近又荣获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这也是本人继2003年度新闻摄影《放鞭炮岂能驱邪保平安?》和2004年度新闻摄影《日夜守着电话机,祈盼儿子平安归》分别荣获第十届(2003年度)和第十一届(2004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一等奖之后的第三次获省级以上新闻摄影的一等奖。这在莆田当地新闻史上属少见,也是本人始料不及的。但细想起来,这近三年“偶然”的新闻摄影“三连冠”蕴含着一定的必然,也包含着《湄洲日报》老总的良苦用心和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以从事批评报道著称的南方日报社读者来信部副主任曹轲登上了颁奖台,接受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的“金枪奖”称号。我握着他的手说:“金枪奖”,你当之无愧! 在南方日报社领导班子成员中,我较长时间分管舆论监督的工作,与曹轲可以说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因此,我对他的为人是比较了解的。的确。在舆论监督的这支队伍中、曹轲堪称佼佼者。 曹轲是1995年4月正式调入南方日报社读者来信部工作的。他原在一家刊物当编辑,在该刊物停办面临“下岗”待安置之际,他萌发了到南方日报社…  相似文献   

16.
在最近揭晓的2003度福建新闻奖中,湄洲日报社选送的关于突发性事件报道《放鞭炮岂能趋邪保平安》获得一等奖。而就在上年,湄洲日报社选送的在福建新闻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耶路撒冷爆炸祸及莆田劳工》,也是件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作品。同时,在去年福建首届名专栏评选中,报社以昨日突发性新闻为主打的“新闻眼”栏目也榜上有名。这是湄洲日报社近年来在报纸的改革中,着力于提高报道时效,突出及时和妥善报道热点取得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4,(2):52-52
由“中国新闻技联”新闻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议,并经“中国新闻技联”常务理事会同意,“中国新闻技联”正式设立“新闻科技进步推动奖”,并于2004年首次开展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人物名片袁云,1963年7月生于浙江绍兴。1985年至今,一直在绍兴日报社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现任绍兴日报社首席记者。被聘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浙江新闻摄影工委副秘书长。系新华社、中新社签约摄影师。2003年被浙江省记协、省残联评为“爱心记者”。2004年获得绍兴市“市长奖”提名奖,2006年被评为绍兴市宣传文化系统拔尖人才。2006年11月获浙江省新闻界最高奖“飘萍奖”。同年12月荣获首届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十杰”记者称号。20多年来,袁云有200余幅作品获省级以上大奖。  相似文献   

19.
6月1日上午,细雨纷飞,仙桃市17个单位的21名特困下岗职工凭着“仙桃日报新闻助困卡”,来到仙桃日报社领走了该社免费赠送的1050份《仙桃日报·周末版》,零售后以补贴生活。这表明仙桃日报“新闻助困”活动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曹俊明 《兰台世界》2014,(5):118-119
在举世闻名的东岳泰山上傲然挺立着一座“泰山书院”,这座书院就是有宋代大儒孙复主办的。孙复在历经多次仕途宦海沉浮以后,抱着著书立说,教化后人的宽广胸怀,离开家乡,踏进鲁迪,登上泰山,创办泰山书院,专心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