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让初中数学课堂回归自然,还数学教学以本色,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体验性生态课堂是以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因素的动态情境为教学背景,以学生亲身体验作为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呈现学生在生态情境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种生态课堂,应该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改多年,"生态"两字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已经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真实实、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乃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追求真实、自然的风格,真实地展现教与学的双方互动与交流,让语文回归生活,回归真实。正如崔峦老师所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曾经,我们为了所谓的"精彩""亮点",演绎了一幕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因此,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境界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反思如今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课前预设",甚至是"课前上课"的痕迹,学生课后毫无收益。这样的课堂是虚假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负效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面对真实的社会,面对纯真的眼睛,作为教  相似文献   

4.
一、追求思想品德课堂真实的意义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真实是课堂产生活力的基础所在,更是思想品德课堂的生命,惟有真实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的价值得以体现和提升。1.求真是实现师生人格互动的需要真善美是人类永恒追求的最高境界,其中“真”是基础,“善”是枝叶,“美”是结果。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真经”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让学生追求真善美,首先教师自己要追求真善美。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育人中更要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句话更像在提醒我们教师:你自己要做一个真实的人,也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可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离真实越来越远了。现象:乱花渐欲迷人眼学习金字塔理论作为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之一,的确很有必要学习,但有的学校把它当作圣旨一样背诵、默写,却不太有必要。"讨论式学习"即是新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主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指教学投入最少但教学效果最高的教学。真正的数学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的"双高效",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使师生"双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情授课,激发兴趣(一)利用数学教师的魅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一位朴素大方、知识渊博、思维严  相似文献   

7.
许广成 《林区教学》2010,(11):41-42
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学生真情流露。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尊重、爱护学生的表现。真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牢固了,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建设好。  相似文献   

8.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向学生传授真知是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教师尊重、爱护学生的表现.我们提倡课堂要朴素真实,因为只有在真实的课堂上我们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点. 一、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真实 在研究《测量摆的快慢》一课时,我们都知道,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教材都把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这三项作为研究对象.虽然只有三个变化因素.但要想研究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必须控制好另外两个因素,这对于小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合作学习,随着这一理念的深入,合作学习也越来越频繁的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转化为"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合作与交流中,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享知识、方法,交流情感、提升理念,实现共识、共享和共进。但我们的课堂虽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增加了,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却没有达到期望的"高效",这不得不引发我们来反思我们的课堂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这里的"真",其指向与我们目前倡导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不谋而合。思想政治课属于典型的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平台。生动、适切的情境材料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桥梁。好的情境材料,应具有真实性、科学性、综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既要追求灵动的课堂,也要不失语文教学真实的、本色的东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动!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教人求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环节,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阵地,其根本追求也是"求真"二字。将学生的发展至于课堂教学的至高地位,让学生能百分之百地参与进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有效的,高效的。求真课堂,就是要构建符合客观规律、尊重学生天性、基于学生实际的,真切、真实、真情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具体做  相似文献   

13.
袁锦嫦 《师道》2007,(6):45-45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其洋溢生命的气息。让真情充盈课堂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  相似文献   

14.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个求"真"的课堂。这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期望和底线要求。如果不能保证这个底线,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被视作是失败的,甚至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所以,笔者认为无论课程改革怎么改,课堂上怎么创新与热闹,最终留给孩子们的都应该是扎扎实实知识。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集中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真谛。陶行知在《每天四问》这篇讲话中要求学生每天都要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是对"教人求真、学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学生为了下笔有神,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老师为了学生能妙笔生花,千方百计,用心良苦。尽管我们希望看到鲜活而充满童趣的文字,可孩子笔下的文字却往往干涩乏味!这与孩子生活圈子狭窄,积累浅薄有关。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求"真"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作文教学也需要"真",写出真文,才能成为真人。如果让学生写他亲身体验过的事情,让他感觉到作文来自快乐的生活,情况就迥然不同,他们不但能再现真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认识地理事物,感知做人学问 做人是人生的第一学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通过学习地理,了解大自然的造化,认识生命的可贵,做一个真实、远离浮躁、勤奋努力而积极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18.
张惠丽 《考试周刊》2011,(86):124-125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向学生传授真知是教师的神圣使命。在一个真实的课堂,学生会永远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真实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真”的英语课堂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愉悦的生命历程",我想不起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过。创造健康适宜的课堂生态,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愉悦,是语文"童心课堂"的教学所归。"童心课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呵护童真、激发童趣、牧养童心,给学生生命以关怀、滋养与润泽。那么,如何将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身心愉悦成长的舞台呢?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课,从来都不简单。上好一节科学课,必然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我们深知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原先清净朴实的科学课堂转变了,追求全新理念、追求先进技术、追求课堂亮点等。在这种致力追求完美、追求热闹的途径中,我们的课堂应该关注每个教学细节,创造条件,让科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关注细节,保证教学内容的简要有效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