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主要是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养成教育的细节探究及实践问题的思考。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领,而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离不开德育。一直以来,小学德育实施最直接的体现是养成教育,因此,小学班主任作为养成教育最主要的实践者、引领者需要注重细节探究及实践。  相似文献   

2.
王德琴 《贵州教育》2012,(18):45-45
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学校的规矩什么也不懂。这得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然而,很多教师由于没有经验或为了赶教学进度,却忽视了养成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他们拿着课本、教案,走上讲台便上课。有的是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认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事不关己;有的年轻班主任,认为养成教育是在班会课上进行的,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的班主任则为了“提高”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将班会课上成了学科课;部分数学教师把养成教育误认为只有语文课堂才能进行,便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将养成教育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目前在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惑,最后给出了小学班主任加强养成教育的对策,旨在为小学班主任实施养成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运用主体性教育理论,在“班规治班”过程中加强养成教育,使治好班和养成教育两不误。 所谓班规(也可以说是制度),是指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认为这里的行为习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语言习惯,三是思维习惯。在养成教育方面,班主任的作用很大,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检验班主任工作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检验一个班级是否有朝气、有秩序、有凝聚力,要考察细节,细节最能考验一个班级的软实力。而软实力的形成源于好习惯,也就是养成教育,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年纪小,随意性大,是养成教育的起点,更应注重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职艺术专业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成长成才有赖于养成教育的实施。从中职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中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根据养成教育的思想内涵,提出班主任在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初中班主任要注重思想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班级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系统化以及创新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师勤养成教育的关键张焕珍张志存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所以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目标。其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精于勤教。养成教育是少年儿童成才的基础。对此,我根据农村小学的特点,做了初步探索。首先是从礼仪抓起,培...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实践者和主要组织者,同时也是一名课任教师,班主任既要管理好班级,又要教好所任学科,肩负着教育教学与管理两大重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班主任是直接的责任者。通过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体会和认识。一、重视养成教育和榜样教育。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培养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终生发展。在养成教育中,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小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面前自己的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  相似文献   

11.
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性、最关键的环节.结合自身在初二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切身体会,谈谈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养成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顽皮学生,用尽各种措施均不见效。文章提出了把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设想,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找到行为的根源。只有纠正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有效进行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作为职校的班主任要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如何抓好养成教育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职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学生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养成教育就摆在首要位置。本文阐明养成教育对于职校生培养的意义及具体做法;针对当前职校生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立足学校大环境与完善班级小环境,来实施养成教育;以及思考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要重视养成教育后进生的转变是每个班主任不可回避的工作内容。我认为转变后进生,养成教育是关键。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坚持不懈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对学生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和不断督促、检查,纠正不良习惯的过程。实施教育的过程,要做到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教...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路人。班主任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切实做好班级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做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不仅会给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内容,也是小学班主任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这是因为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位教师。所以,从小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抓养成教育,要突出抓好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需要小学生主体的不断认识、内化、养成以外,更需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养成教育的规律,掌握养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耐心指导、规范、训练、矫正和强化。同时,也需要家庭与学校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下,学校养成教育被摆到了重要位置,也给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抓好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我认为应注意把握好开展养成教育的几个关键环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所谓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行为习惯养成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好的习惯将伴随学生一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从早做起。因此,班主任应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关爱学生以情明理班主任是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启蒙老师,应全身心地去关怀学生的养成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了解学生,晓之以理班主任必须主动、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习惯,从学生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观察,通过和他们谈心、接触来掌握情况,把心放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