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懂数学美、爱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一、培养学生懂美。古希腊数学家波罗克拉斯认为 :“哪里有数学 ,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如从数学的内容来看 ,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等 ;从数学的方法来看 ,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等 ;从狭义美学意义来看 ,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数学美虽然是一种真实的、客观的美 ,但它…  相似文献   

2.
英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是蕴含美的科学,它用简洁的数学语言符号、严密睿智的逻辑思维、高度概括的抽象艺术构成了特有的数学美。在小学数学中,也处处蕴含着美,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去挖掘、  相似文献   

3.
用几何画板发现数学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含有美的要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本身都构成了数学的美。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这些“数学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呢?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始终觉得那种“数字游戏”太单调、枯燥,对数…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因此我们教师可以让数学课堂变成师生寻找美的源泉,妙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享受数学的美,创造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魅力,分享数学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学是关于数学审美活动的科学。数学审美既存在于数学家数学创造之中,又存在于数学教育之中,尤其是数学教育,其中充满数学的体验、学习和创造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爱、驻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为此,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全面挖掘数学美的因素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们在数学教学的同时 ,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将数学中固有的美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 ,而且还受到美的熏陶”〔1〕。古希腊数学家普罗克拉说过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数学中的逻辑美、抽象美 ,数学图形的简洁美、对称美等都蕴含着美的知识、美的内容。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数学美反映在对简单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追求上.高中数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美的资源.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能力,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数学素养,使人变得更富有知识、  相似文献   

8.
正普洛克拉斯曾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一份好试卷的命制过程,不仅是实现对考查相关知识、能力的预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美的过程.一道好的试题,就如同一杯醇厚的茶,散发着清香,引人入胜,时刻体现数学之美.它是命题者的智慧结晶,能将考生带入一个充满美的世界.本文将从对称美、动态美、生活美、创新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仅是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感动和鼓舞,只有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的魅力,美的特征,才能焕发出他们热爱学习的勃勃生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盎然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数学课堂枯燥无味,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数学课堂果真无美感吗?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充满了美,如艺术之美,大自然之美、科学之美,数学之美.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作为数学教育的实践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美学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苏教版"九年级(下)"黄金分割"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数学美教学实践.一、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情境引入师  相似文献   

11.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隆菲尔德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的美真正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数学的美曾听过张齐华一节数学课:"……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拥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堆呆板的公式和复杂的图形,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的精彩、美妙和趣味。其实数学也是一种美学。“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丰富的高尚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一、鉴赏数学美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共同挖掘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1.和谐美   平面几何中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图形,立体几何的球、柱、锥、台等几何体,奇函数以及偶函数的图象,三角公式的对称性等等无一不体现和谐…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中存在的美,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赏识,正像古希腊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的那样,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的美并不是以色彩、线条、旋转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法则或公式。小学数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情境,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美育走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中是否存在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给以肯定回答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亚里士多德分别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认为数学科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科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主要形式."再者,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无论是数学的结构和方法中都存在美的因素.一、数学之美体现在和谐性数学内在的和谐统一性问题,其实也是自然界、宇宙间万物关系的客观反映,因为,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它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确定性的特征,数学又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更进一步而言,对实施素质教育也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科教学中体现美的载体是思维之美.数学这一学科本身也具有抽象性,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学好数学,是每一位"师者"所追求的.每一位教师,在尊重孩子个体差异、遵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应该精心设计授课环节,简约而且精致,实效且高效.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真与美"和谐统一的学科.在儿童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发掘数学美的因子,运用数学的美学特质,引领儿童展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题.在领略数学简约、和谐、对称、相似与奇异美的过程中,优化儿童解题思路,形成儿童的灵动思维.  相似文献   

19.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对称"一词,译自希腊语,其含义是和谐、美观,原义指在一些物体布置时出现的般配与和谐。我国数学家段学复教授也说过:"对称,照字面来讲,就是两个东西相对而又相称。因此,把这两个东西互换一下,就像没动过一样。"充分认识数学对称美的价值,能使学生学会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从而把数学学习与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美感性很强的学科,正像人们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华罗庚教授也曾指出:“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的美不同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主要表现为艺术美。数学的美主要表现为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知识系统的结构美,数学图形的对称美、奇异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课堂教学的和谐美,教学方法的技巧美、创造美,数学知识的作用美等。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美的教育,无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抓知识系统,发展认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结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