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而又使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随着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飞速发展,世界步入一个传统的地理和空间界限,民族和国家差异正逐步淡化乃至消失的全球化的新时代。跨国资本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传媒全球化,甚至有人已经  相似文献   

2.
如今世界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商业活动、经济信息更加紧密相连。经济信息大爆炸使得经济新闻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又因为经济新闻中所独有的情报性、行情性和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而使得大众对它倍加关注。这就给经济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鸿钧 《出版参考》2005,(32):55-56
一百五十多年前,法国哲人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时就注意到,美国的强盛主要得益于地利、法治和民情.正如托氏所料,美国后来变得日益强盛,不仅成为了西方世界的领头羊,而且成为了世界的超级大国.时至今日,美国不仅在经济、政治、军事谋求霸主地位,而且还在法律上试图领导世界的新潮流.有人说,在这个法律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法律发展的总体潮流是,"世界跟着西方走,西方跟着美国走,美国跟着感觉走".当然,这种说法明显含有夸张"戏说"的成分,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当今世界的法律体系中,西方的法律占据着支配地位,而在西方的法律中,美国法律势头强劲,影响显著,在许多领域捷足先登.无论我们是否喜欢这种局面,都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4.
高鸿钧 《出版参考》2005,(11):55-56
一百五十多年前,法国哲人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时就注意到,美国的强盛主要得益于地利、法治和民情。正如托氏所料,美国后来变得日益强盛,不仅成为了西方世界的领头羊,而且成为了世界的超级大国。时至今日,美国不仅在经济、政治、军事谋求霸主地位,而且还在法律上试图领导世界的新潮流。有人说,在这个法律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法律发展的总体潮流是,“世界跟着西方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语言的文化地位甚至是"本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开始意识到人类不仅是通过身体感知这个世界,也是通过语言来"触摸"这个世界,不了解我们的语言及其运行机制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自己,也不可能了解这个世界. 与此同时,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应用语言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种种社会文化事件表明我们对于语言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我们随身携带的手机、电脑里面,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多语能力已成为人力资本的基本内容,许多人会投资语言培训以获得更好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认清经济全球化新趋势 经济新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处在世界性影响之下。新时期出现的新形势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经济报道? 要破解这个题目,必须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新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并在加快,正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球性的市场开放和市场化改革加快,  相似文献   

7.
张昊  徐健 《新闻世界》2011,(8):322-323
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跃入人们的眼中。如今,异质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已经不能简单的等同为文化的殖民与侵略了,我们应该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待这种文化碰撞、融合。本文主要探讨在这样一个跨文化传播时代,如何做好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距离。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透明,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异常活跃。足不出户可以购物,远隔重洋视频通话,近若咫尺。如今,人们的很多活  相似文献   

9.
视觉,亦可通俗地称为“看”,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渠道。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运用。相比之下,看(视觉)显得更形象直观,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环顾我们这个世界,视觉因素无处不在,并且似乎在我们的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视觉化”一词也开始频繁冲击我们的眼球和思维。  相似文献   

10.
办好对农广播和电视节目,是当下我们国家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金融危机众说纷纭,资本全球化,有一块是西方高度自由化的资本市场过度创新带来过度投机。这个教训是400年来从没有过的。金融秩序要重构重建,但是其中最厉害的是资本全球化,其中跟农业、农村、农民直接相关的是资源的资本化。  相似文献   

11.
这个时代的新闻观是“妄下断言”而不是“探求真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罗森斯特(TomRosenstiel),在他们合写的新书《极速》(Warpspeed)中提出了这个触目惊心的论断。该书于1998年由世纪基金(TheCenturyF0undatio)出版。我们身处的是个被媒介包围的世界: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最近流行的因特网。但是在这个混合媒介时代(theAgeofMixedMedia),媒体的空前发达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新闻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引起这两位学者忧思的是,如今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炒作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书中介绍了全球化的历史,也展望了全球化的未来。世界在时代的推动下被铲平,欲将建立一个可扩展、无障碍的平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公平的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13.
路程 《记者摇篮》2007,(8):35-35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引进,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我们一味的单向度的接受和吸收西方文化,越来越崇尚个人主义,甚至像美国人一样直呼父母名讳,自私自利也似乎理所应当;我们热衷于外语的学习,少有人喜欢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萃     
世界进入谈判时代相互依存是全球化的核心内涵,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非输即赢的零和关系,必须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合作共赢极大限制了国家在对外政策中使用非和平手段。世界已经进入了谈判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信息。缺的是对信息的解读。读现在不仅关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件,更关心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因此。在信息传播分秒必争、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分析性、调查性、思考性的报道越来越引入关注,而这恰恰是平面媒体的优势。为适应这种形势,更好地满足读的需求,军报在新一轮版面调整中。将三版定位为“专题新闻”版(每周二、四、六为政工专题),围绕重点、焦点、热点选题积极开掘新闻资源。增强报道的“厚重感”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资本运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三九 《新闻界》2001,(6):13-14
企业扩张的办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靠这些企业自己赚的钱来投资,扩大自己,但这个办法太慢。中国的传媒有现在的规模,大部分用的是这种方法。二是让这些企业推动资本运营,通过上市或重组别的企业来壮大自己。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倾向于这种方式。我国传媒如果依靠自我积累的发展只能算是算术级数,只有通过资本运营才能取得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按照经济学家魏杰的说法,资本运营就是“买卖资产与企业的经营行为”。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以参与到经营活动中。而且由于资本运营对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的独特作用,它有着“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07,(5):38-38
对于“国学热”的产生,尽管人们褒贬不一,但我们还是应该正确地看待它,因为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以现代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化在全球覆盖面越来越大、人们的共识也越来越多的同时,人们的“寻根”意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复归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所以,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复兴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冯力婉 《出版广角》2014,(18):88-89
正数字技术将是引导未来世界变革的核心力量,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这种力量,充分利用这种力量。近期,西方学者在经济学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引发了一连串的热议。前有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所著的《21世纪的资本》,后有《第二次机器革命》。《第二次机器革命》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所著,二人此前曾合著《与机器竞赛》一书。本  相似文献   

19.
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性巨变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主要的时代特征,而发展则是当今的主题。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变化的规律、特点、发生的领域及其外部形态,才能用以指导工作,使档案工作顺应时代潮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是区块链元年。2017年年底至今,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流入区块链领域,越来越多已经有用户和场景的企业开始探索如何应用区块链,区块链从1.0时代发展到如今的3.0时代,从点对点交易、智能合约到泛区块链应用生态(Token经济),它带给了这个世界怎样的变革?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项颠覆性技术,区块链与新闻业的融合成为传媒业关注的热点,那么它又给新闻传媒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