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粒子的分散及其有机复合材料的复合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纳米复合材料一般包括聚合物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集有机组分和无机纳米组分于一体的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当今高分子材料科学最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1].  相似文献   

2.
纳米塑料是指无机纳米粒子以纳米级尺寸(一般为1-100nm)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树脂中形成的复合材料,也被称为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针对纳米塑料的生产方法与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陈荣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5):297-299
传统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有机-无机层状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掺杂无机粉末复合材料和功能有机分子修饰的无机材料等。随着配位聚合物晶体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的兴起,以无机基团(如金属离子、簇合物其他纳米簇)和有机桥连配体为分子建筑块构筑的无机-有机聚集体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已经成为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有机组分(配体)的引入,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具有与传统纯无机材料不同的特性。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以为这类材料提供各种潜在的物理化学性能,例如氧化还原性、磁性、光学性能、吸附性能、反应性能等。同时,与传统无机材料不同,这些杂化材料比较容易通过引入不同有机配体或者对配体的修饰,达到设计、剪裁杂化材料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目的,甚至可以调控杂化材料的对称性和手性。  相似文献   

4.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周宁琳教授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周宁琳教授和其团队在“有机/无机纳米基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等方面;这类新材料已在农业、建筑业、纺织业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纳米复合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因其研发及应用手段均符合国际绿色工业发展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被视作先进绿色化工新材料的绝佳选择。其中,纳米金属/碳复合材料更因兼具纳米尺寸金属与功能碳材料的优势脱颖而出,展现出特殊的光学、热学、催化等功能,成为有机污染物降解、海洋装备长效防腐及光学薄膜、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增强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装置旨在利用无机废水中重金属阳离子、无机阴离子通过支撑液膜生成具有光催化作用的纳米粒子,实现"变废为宝"。然后,具有光催化作用的纳米粒子通过紫外灯的照射进行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达到"以废治废"。最后同时达到无机重金属阳离子和有机废水的排放标准。目前本装置已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7.
以结构化学指导新型金属 有机纳米器件的合理合成和物理性能研究,探索它们的自组装规律,共设计合成了 1 2个含N、S及COO- 基团的具有不同对称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新颖大骨架多官能团柔性配体,以及由它们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合成了 1 8个新型金属 有机纳米笼、纳米管和配位聚合物,开辟了一条合成金属 有机纳米器件的新途经。其中,一个具有Oh对称的金属纳米笼,笼内体积超过 1 0 0 0 A3,可以同时容纳多种离子和小分子,是目前已测定单晶结构的金属纳米笼中容量最大的一个。而用金属离子把纳米管串联成的金属 有机纳米管则是国际上首例报道的结构有序无机 有机纳米管阵列;并创新性的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具有半导体和顺磁性质的Ni 巯基嘧啶二维层状聚合物和两个二维折叠格子状化合物;另外,用巯基嘧啶作为难溶盐CuCN的溶解模板,得到了国际上首例六角形CuCN大环化合物和另外一个新颖的类石墨层状CuCN化合物.  过渡金属与多官能团配体通过配位键来驱动和引导自组装,形成具有均一尺寸和特定形状的金属 有机纳米器件,是当今化学与材料领域研究的前沿之一。而通过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对称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有机配体,并把它们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形成具有纳米尺寸和特殊功能的纳米球和纳米管,更是在纳米科技、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油田增产的需要,近年来运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成为了油田增产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本文选用耐温耐盐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无机土填充物作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物理插层方法合成出耐温耐盐的纳米复合型材料。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条件下,丙烯酰胺加量为7%,AMPS加量为3.5%时,所制备的凝胶颗粒效果最好。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聚苯胺作为三大导电高聚物之一,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光学性能和磁学性能,但单一的聚苯胺材料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以聚苯胺为基材,复合其它有机和/或无机材料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本文通过专利检索查阅国内外聚苯胺复合材料专利申请,从聚苯胺-金属复合材料、聚苯胺-有机物复合材料、聚苯胺-无机非金属三个方面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10.
虽然此前已经有研究团队制造出了采用氧化锌和钛酸钡等无机半导体材制造的纳米发电机,但是“同我们采用有机材料的纤维纳米发电机相比,采用无机材料的发电机更易坏,而且难以大量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教授林立伟说,正是他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了纤维纳米发电机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锅乳液聚合制备了完全剥离型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TEM,TGA表征。XRD和TEM表征充分说明蒙脱土有序结构被打破,以无序的单片层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形成完全剥离型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TGA表明有机蒙脱土的引入增强了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能,使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提高近50℃。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将我国材料科学类期刊分为材料综合、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6类,对其影响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影响力不断提高,与其他学科相比,材料类期刊的影响力在国外处于下游,在国内处于中游。不同材料类期刊发展不平衡,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类期刊影响力相对较大,有机和功能材料类期刊相对较小,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和材料综合类期刊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纳米粒子和纳米复合技术在天然橡胶改性中的应用,赋予了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目前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提出了纳米粘土、纳米炭黑、纳米自炭黑、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在改性天然橡胶中的研究进展,天然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使用分子作为导电电路的基本单元,一方面可以实现超小电子电路的构建,满足电子器件小型化、功能化和集成化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研究材料在分子水平上的本征物理化学现象和规律,实现生物医学和纳米电子器件中有机和无机材料的有效接合。为此,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多种方法来构建分子纳米器件,但都面临着重现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问题[1—3]。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概况目前国内塑料改性用阻燃剂近80%为含卤阻燃剂,其中以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联苯类物质为代表,我国供出口电子电气类产品中70%~80%都用此类阻燃剂,但溴-锑阻燃体系在热裂解及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烟尘及腐蚀性气体,而且近年欧盟一些国家认为溴系阻燃剂燃烧时会产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并恶瑛(PBDD)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F)。应用领域化学所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制备无卤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主要制备聚丙烯无卤阻燃聚合物材料、PC/ABS无卤阻燃聚合物材料,该类材料具有低烟、无毒和轻质的特点;采用碳纤维和纳米粒子增强尼龙66等技术制备高强高韧尼龙66及其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主要特点是轻质,耐磨,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相似文献   

16.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金属/沸石纳米复合材料、金属/高聚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情况,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分析了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力学和光学等综合性能,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展望了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含量的纳米石墨微片制备纳米石墨微片-碳纳米管-银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石墨微片含量对复合材料电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复合材料随磨损时间的延长,摩擦系数均不断减小,最终趋于稳定随着纳米石墨微片含量的增加。随着复合材料中纳米石墨微片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有下降趋势,接触电压降则相反。载流条件下,电摩擦系数大于机械摩擦系数且电磨损量也大于机械磨损量。  相似文献   

18.
天然聚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避免无机纳米粒子使用后造成的堆积并利于回收聚合物基质,还能避免无机纳米粒子对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天然聚多糖晶须和片晶基于纳米尺度的高比表面积及刚性棒状和片状结构,能发挥出如无机纳米粒子的材料增强功能。  相似文献   

19.
泥岩具有固有的非均质性,其基质孔隙可划分为有机孔和无机孔。泥岩气在有机孔和无机孔中的运输机制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分别描述泥岩有机和无机孔隙特征。  相似文献   

20.
纳米材料的广泛研究为纳米结构薄膜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类似生物材料的有序纳米结构,技术也已经较为成熟.本文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有机添加剂,通过控制PEG的量,可以制备出更小尺寸和形状的二氧化钛薄膜纳米颗粒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