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年的重大典型宣传中,“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好干部”、浙江省军区副政委兼金华军分区政委范匡夫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广泛认同。自7月29日正式启动,中央各主要新闻媒体都在报纸一版头条或显著位置、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连续刊播了范匡夫的事迹,并配发了评论。新华社播发的3篇事迹通讯和评论员文章,被全国20多家省市报纸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配短评连续3天播发了录音通讯,“新闻纵横”播发了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连续3天播出了范匡夫的事迹报道,“东方之子”、“焦…  相似文献   

2.
秦文 《新闻三昧》2007,(7):52-53
首都主流报纸,都在5月23日、24日这两天,登载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突出事迹,而新华社播发的记者朱玉、丁文杰合写的通讯  相似文献   

3.
1996年11月,正当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肝义阔步前进的时候,“张华传人”──第四军医大学学员第二大队大学生先进群体,通过新闻媒介广泛的宣传,在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首先播发了长篇通讯《发奋学习报国为民》通稿。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第一条电视新闻和《焦点访谈》,并连续三天进行系列报道O20日,《人民日报人《解放军报》等中央和西都30多家报纸,均在一版头条或显著位置刊发了K篇通讯并配评论员文章。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4.
春节休假的最后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新华社的长篇报道《邪教“法轮功”的又一滔天罪行》;第二天,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新华社关于“法轮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的通讯、评论、消息、资料、图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以及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众多报纸的版面上,赫然醒目,催人揪心捧读,引发强烈共鸣。由于精心的组织策划、深厚的采访调查和适时的播发时机,这组报道给读者以鲜明的振聋发聩、后发服人之感,是江总书记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新闻     
新闻单位合力宣传孔繁森 4月上旬以来,我国通讯社、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合力宣传原中共西藏阿里地委书记、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西藏日报记者、大众日报记者合写的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通讯新华社播发后,全国各地报纸普遍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新华社接着连续播发几十篇消息、通讯。报道孔繁森事迹和各地开展学习孔繁森活动。人民日报4月上半月连续发表社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和5篇评论员文章《今天仍有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2,(4):31-32
2001年9月,《解放军报》推出了浙江省军区副政委兼金华军分区政委范匡夫的典型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范匡夫同志成为全国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典型人物,中央各新闻媒体给予重点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二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和《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连续播出了通讯《南曹子风口传奇》,介绍了托克逊县维吾尔族农民阿不都热合曼从事开发性生产的事迹,在听众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篇通讯,被评为一九八四年自治区和全国广播系统的好新闻。六月份又传来喜讯:在五月份于成都结束的全国1984年好新闻评选中,它又荣获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写的通讯《他们的价值在这里实现着——山东烟台计算机公司杨琳与他的课题组的启示》,在我们烟台人民广播电台《青少年园地》节目中连续播出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青春年华》节目里也分三次连续播出,并在每次播出时都加了编者话;中国青年报在5月3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了这篇通讯,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在《青年一代》节目里也播发了  相似文献   

9.
人物通讯,作为报纸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越开越娇艳了。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等节目的推出,全国各地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晚报类、副刊类报纸也相继推出相似的栏目,一大批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老百姓活跃在报纸版面上。这些通讯报道弘扬了社会正气,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瑕不掩瑜,随着报纸上人物通讯出现频率高了,采写短平快了,个别人物通讯也难免出现瑕疵。要使人物通讯更加生动感人,必须注重“三要三忌”。  相似文献   

10.
《河北广播》2007,(5):10-10
“十七大”开幕头五天,河北电台经过积极努力,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点新闻节目连续五次播发了我省省委书记张云川、省长郭庚茂的录音报道,上稿成绩十分突出,实现了量和质的双突破。其中,16日中央电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首期节目播出了“十七大”开幕当天省委书记张云川等在河北代表团发言的录音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4月7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在《时代先锋》节目推出系列报道《信访局长张云泉》。张云泉,这个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感人事迹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由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率领的;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37家新闻媒体组成的中央新闻采访团,于3月19日至25日来到泰州集中采访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随着中央媒体系列报道的推出,几乎是在同一天见诸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类网络媒体,通讯、评论、读者反响、网友“热”议,短短几天,张云泉的名字家喻户晓,张云泉的事迹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2.
1999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亿万观众又从当晚中央电视台的频道上,看到’98抗洪中那感人的一幕:年仅20岁的某部战士李向群献身抗洪战场后,其父李德清穿着儿子的救生衣,加入抗洪大军的行列……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等首都主要传媒,都在显著位置、时段播发了李向群的事迹。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20岁的人生跨越》,被109家报纸刊用。刊登李向群事迹的《桂林日报》被抢购一空,又加印3万份。自此,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广泛宣传李向群英雄事迹和成…  相似文献   

13.
用“两个转变”的眼光探寻新闻“金山”──镇海炼化公司典型报道追记胡宏伟,柴骥程今年2月16日至18日,新华社连续播发了“来自镇海炼化公司的报告”一组3篇通讯,全国有上百家报刊、电台刊发,在各地新闻界、企业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许多同行赞扬说:“你们...  相似文献   

14.
慰藉心灵的港湾 不知是否受到了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启发,目前大众化报纸副刊上的“谈话节目”渐渐多了,这些具有“交互性”的内容,进一步密切了同读者的联系。 多数情况下,这些谈话节目站在现实的世界里──柴米油盐、上班赚钱、老婆孩子、家长里短等等,实话实说。读者有些什么忧愁,帮忙出出主意;有些什么事情想不开,就开导开导;读者说到伤心处,你要掬一把同情泪;读者高兴了,你不妨在旁边乐一乐……报纸在这里努力扮演的角色,是导师;是倾听者;是知心朋友;是交流“绝对隐私”的“情人”;是接受灵魂忏悔而后给予慰藉的“神父”…  相似文献   

15.
通讯员也能写大文章──从三篇报道刘章华的长通讯引起的联想蓬溪县委报道组蒋先平在今年上半年五个月时间里,《四川日报》连续三次发表长篇通讯,报道刘章华的事迹。第一篇是2月12日一版右下角由川报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一个农民党员的合格答卷”;第二篇发表于6月...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写的通讯《部长夫人烧锅炉》新华社1月30日播发以后,被中央和各地近30家省级以上的报纸广泛采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这是高级领导干部家庭的一次“真正曝光”。不少读者写信或打电话,向这位在平凡的岗位上“烧锅炉”的部长夫人表示敬意。唐山的一位读者,专门到阅览室里翻阅了全国各地的报纸,对这条通讯的采用情况作下了统计。安徽的几个大学生在来信中表示要向常根秀学习,他们得知  相似文献   

17.
关于改革成就的宣传,应是报纸、广播、电视经常的、大量的任务.可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宣传不尽如人意,有的给观众、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不少象碗“白开水”淡而无味.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宣传好改革的成就题。据反映,“小中见大”的宣传报道方法,比较受欢迎,效果也比较好。采用“小中见大”的方法,无论是消息、通讯或新闻评论,所说的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住的具体事,讲的入情入理,群众喜闻乐听。最近,河南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了一篇《大家谈》小言论:《看“阳台”,话改革》。文中没一  相似文献   

18.
大邱庄,中国首富村。在中国版图上,像这样的自然村庄多达100万个。以如此广袤的农村为背景,这个“第一”的背后,必定有新闻。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改革开放春潮再起,大邱庄的典型性引人注目地凸现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在这场“大邱庄热”中,新华社超前一步,报出了独家新闻:6月2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圆了农民百年梦》,人民日报以半个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当天早晨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在此之前,新华社的一个内部刊物连续刊登以《大邱庄之谜——中国首富村的成功之路》为题的一组六篇新闻调查,并应光明日报总编辑张常海之约,在该报一版辟栏连载;与此  相似文献   

19.
4月1日至5月8日,我全程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闻扶贫采访。此次活动行程上万里,历经10个县,共发稿13篇,其中4篇获本报社级好新闻,有两篇见报当天就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发。 回想这次采访,我体会到;  相似文献   

20.
马俊 《中国广播》2008,(9):68-71
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广播访谈节日《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一南军事论坛”节目中连续播发的系列访谈“中国海军舰队横跨太平洋”中的开篇之作,主题突出,立意深远,现场感强,其不断创新的节目形态,主持人与访谈嘉宾良好的互动都使其成为一部值得回味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