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屈原博文强志,熟谙礼仪,故能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自觉不自觉间渗透礼制于《离骚》文字之中,包括崇祖之礼、命名取字之礼、茝兰赐献之礼、前驱导路之礼、盟誓之礼、陈词祈祝之礼、昏礼、卜筮之礼、佩玉之礼、大夫士去国逾竟之礼、宗庙乐舞之礼、车马礼制等。总体来看,《离骚》用礼虚实相间,多有象征义;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以周礼为本而又融入楚地习俗。东周礼崩乐坏之际,礼制并未完全丧失固有作用,作为身份等级衡量标准,依旧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因而《离骚》用礼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周代贵族熟悉礼仪,礼为社会交往之需,因而屈原可以因礼设喻,不虞其义不达;《离骚》用礼以周礼为本,融入楚地习俗,周礼直而通达,楚俗摇曳多姿,屈原可谓兼得,故能以约文、微辞表与日月争光之高志。  相似文献   

2.
我是杜离骚     
要说杜离骚,就要说《离骚》;要说《离骚》,就要说屈原。除了在语文书里有屈原以外,杜离骚同学跟屈原先生没有任何关联。关于屈原,杜离骚只知道有这么几件事:第一,屈原很自恋;第二,屈原投汨罗江死了;第三,每年端午节因为屈原的死可以吃粽子。屈原《离骚》的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  相似文献   

3.
悲剧,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学范畴,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伟大诗篇,其悲剧美的核心就是诗人用理想的人格完美来苛求人的价值,要求人的生命不能有任何玷污与屈辱,并为之进行了空前的斗争。本文试图从作品所描述的悲剧性矛盾冲突、主体形象的悲剧精神及作品审美意象的悲剧性来阐述《离骚》的悲剧美,并认为《离骚》的悲剧美是它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屈原列传》,成功地塑造出了屈原之高大忠善的完美形象;因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其几乎全部资料信息,是源于以《离骚》为主的屈原系列作品,这无疑便显示出了司马迁对《离骚》接受的全面性、深刻性及主动性。文章即以《屈原列传》为载体,来深入探究史公之于《离骚》的接受与理解,其中主要从司马迁对于《离骚》成因内涵的接受、内容风格的接受及人物形象(即屈原形象)的接受三个层面展开,并适当论述了司马迁的接受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因由。  相似文献   

5.
苟德培《千里江陵》文论卷《白璧微瑕:伦理关系谈》认为“屈原《离骚》‘周流求女’一节似有悖逆伦常之嫌”,对此,敝人不敢苟同。敝人认为屈原求女当为虚求幻化之女以喻求贤君而两美相合也。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屈原是我们传统文学中的一个典范:他在传统文学中的典范地位,也许只有诗圣杜甫才能与之相比。西汉淮南王刘安请屈原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千百年来被学者转相称引;而东汉《楚辞》学者王逸直名《离骚》为“经”,谓自屈原“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离骚经序》)后代之《楚辞》学者,如洪兴祖、  相似文献   

7.
关于《招魂》作者之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魂》是《楚辞》中的一篇。从现存史料看,最早提到《招魂》的是司马迁,他在《屈原贾生列传》末赞道:“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从现存史料看,王逸最早注释《招魂》,并作序言:“《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魂魄散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以讽谏怀王,冀其觉悟而还之也。”按理,这两种意见不矛盾,可是黄文焕和  相似文献   

8.
屈原作《离骚》的根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的那样:“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对此,班固无异词:“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己,故作《离骚》。”(《离骚赞序》)又说:“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转引自《楚辞补注·目录》)司马迁和班固的论断,是非常正确的。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也可找到证明:如《九章·抽思》,“道思作颂,聊以自救”,为了表达心中的忧  相似文献   

9.
《离骚》开篇自述世系、生辰、名字之后,紧接着有这样两句诗: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关于这两句诗,一些学者的译文,可以说大同小异。如: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我既有这内在的美啊,又加之以人力的修治.(彭泽陶:《离骚今译校注与答问》)我既然具有美善的内在,同时更有超绝凡人的奇才。(文怀沙:《屈原离骚今绎》)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又加上许多奇异的才能。(张家英:《屈原赋译释》)  相似文献   

10.
历代仿骚作品始终没有偏离《离骚》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忠君恋阙的主题。黄道周《续离骚》《续招魂》二文在艺术形式上继承屈骚;其题材内容则标新立异,抒写失怙之痛。黄道周以孝子事亲之情取代了屈骚忠臣事君之志,看似远离屈骚的题旨,其实是一致的。屈原是黄道周道德人格的楷模,因此黄道周追步屈原,以孝子比照忠臣,以孝子事亲比照忠臣事君;这一题材内容的开拓,是以黄道周忠孝一体的孝道观为前提的,并体现其致力于孝子而忠臣的道德养成的自修轨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正本清源指出:后人对《屈原列传》和《离骚》的误解,皆因传中司马迁的两段谈论和其中有错简.第二段议论“虽放流”至“岂足福哉”,宜移置“顷襄王恕而迁之”下.放流即顷襄迁之.君和悟皆指顷襄.“怀王不悟”,乃司马迁叹语;《离骚》作“哲王不悟”.疏、绌、放流、迁,皆同义词.屈原初放汉北,《抽思》“有鸟自南,来集汉北”可证.第一段议论说作《离骚》的原因和评价.不言《抽思》,是因其内容都在《离骚》中.第二段议论,则明示《离骚》作期和主要内容.《离骚》是屈原回顾其两次放逐的郁抑,抒发其毕生依恋君国,愤俗嫉邪情怀的杰作.屈原历仕怀、襄二王.过去以《离骚》作于怀王世;忽视顷襄王朝政局和屈原及其作品的关联;都应纠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离骚》"自我"形象塑造,透视屈原生活时代,从恋乡忧国之情、善民为本之举、美政理想之幻、傲岸不群之威四方面阐述屈原作品及其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3.
屈原在其代表作《离骚》中,先自叙身世、品德,然后述兴利除弊之志,抒忧国忧民之怀,发遭谗被黜之苦闷,斥楚王之昏庸,贬群小之猖獗,抨击现实之黑暗,表达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及坚持"美政"的理想与矢志不渝的爱国热忱。诗中第一部分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之句。对于"能"字,人们的解读不尽相同。一是音,  相似文献   

14.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因此,评价《离骚》与评价屈原是不能分开的。《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思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一句,教材注释为“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注释语气比较轻缓,又不很肯定,几乎没有情感,只是客观的推测,既不能体现屈原的忧愤之情,又不能表达作者司马迁借此寄寓的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连劭明先生则将“盖”解说为“完全”,我认为这种注释更恰当。原因有三:一是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由此可看出屈原作《离骚》确因“疾”而生“忧愁幽思”。二是屈原处境艰难,志不得伸。他“正道直行,竭…  相似文献   

16.
骚音屈子心     
“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这铿锵的诗句,昭示了他的伟大与不朽。古往今来,爱国志士莫不崇敬屈原,并奉他为志坚行洁的楷模。特别是那些身处逆境的文人墨客,往往以屈原的精神激励自己。司马迁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坚定了发愤著述的信念,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范仲淹《岳阳楼记》有“迁客骚人”之谓,足见屈原的流风余韵。正是由于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屈原才成为一个不朽的诗人,此即李白所说的“哀怨起骚人”。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昌言“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创作历史剧《屈原》的郭沫若,在他的论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以热情洋溢的文字盛赞屈原:“他是在用他全部的生命来创造他的  相似文献   

17.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之作,是震古烁今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诗人在宏大诗篇里呈现出来的世界可谓气象万千。按诗人的情感发展变化和诗篇叙事的推进,将全诗划分为六个层次,得出《离骚》的内美体现在诗人志向之纯粹与心灵之清透、灵动的诗心赋予景物以丰沛生命力、内美与修能两相辉映这三个方面。《离骚》所倾泻的都是诗人对"美"的追求。可以说,诗人一生都在寻找知心者、对话者,以期诉说自我美好的心灵和对美政的执着理想。  相似文献   

18.
从《离骚》看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以《离骚》开启了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在屈原之前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包容在浓厚的忧惠意识当中,有自身的特征:柔韧、零散、中和。《离骚》作为一篇血泪之作,主要矛盾中凸现悲剧精神:关政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致君尧舜”与“哲王不寤”的冲突;矢志不随俗的决心和恋国不去国的坚定。《离骚》以情感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19.
一《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真正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艳艳,难与并能。”《离骚》的作者是屈原,明确地记载于去秦未远的司马迁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两千年来,屈原对《离骚》的著作权,没有人提出疑问。到本世纪初,四川学者廖平(廖季平)却认为《离骚》不是屈原的作品,而是秦始皇时方士所拟的“仙真人诗”。秦始皇  相似文献   

20.
屈原以《离骚》开启了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在屈原之前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包容在浓厚的忧惠意识当中,有自身的特征:柔韧、零散、中和。《离骚》作为一篇血泪之作,主要矛盾中凸现悲剧精神:关政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致君尧舜”与“哲王不寤”的冲突;矢志不随俗的决心和恋国不去国的坚定。《离骚》以情感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