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我曾教过一名学生,叫陈崇新。他原在另一所中学读了近半年的书,因打牌玩钱,被勒令退学。回家后,极不情愿地干了几个月农活,觉得太苦太累,向父母提出了学缝纫的要求,其父花钱送他到一位师傅那儿学艺,陈崇新在师傅那里只干了一个多月,就到茶馆里打花牌,玩麻将,其父得知情况,暴跳如雷,当众对他进行了一顿毒打。后托人送到我班,要求插班学习。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5.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五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的小孩。禅师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都不可以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  相似文献   

6.
好友的儿子17岁,即将赴美留学,临行前向我告别。我问他:“你去美国学什么?”他十分干脆地说:“学电子计算机。”的确,美国计算机技术居世界领先,但我认为去美国不仅是学会一项具体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去领悟和感受一种美国精神和观念,于是我给他讲了我眼中的美国。你凭什么得绿卡Mr.王是我一位朋友,5年前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也不例外。到美国三个月后,他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美国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说:“不用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  相似文献   

7.
站起来     
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颇为头疼,因为儿子已经15岁了,却文文弱弱的,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恳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位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三个月来的训练成果。  相似文献   

8.
有一些希望和理想总是心里最美的旋律2003年,早春的3月我在某演出网里认识了一位艺术团里的朋友,做了7个月考察后,在10月的秋天我独自上路了,那时离我大学毕业已4个多月。在开往云贵方向的火车上坐了20多个小时的硬座,一出站,就看到一个瘦瘦的男孩儿高举写着我名字的牌子,他的热情有一点让我出乎意料。我跟着他坐车边走边聊的到了团里。  相似文献   

9.
“文道统一”,这大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大道理.但是能否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都去体现它呢?这就不一定了.有一位教师在讲完《守株待兔》一课后,要求学生模仿《守株待兔》编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学生说:“有一天,小李在马路上抬到一百元钱,他想如果能天天抬到一百元钱,那该有多好.于是他不去上班了,天天在马路上等,等呀等呀,好几个月过去了,他再也没有抬到一分钱.小李失望极了,等他回到工厂去,工厂已经把他开除了.”老师听后频频点头,表扬这位同学编得很好.然后引导大  相似文献   

10.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的身边,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望他。”父亲同意了。  相似文献   

11.
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其父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我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正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对他说:  相似文献   

12.
申铃 《科技文萃》2001,(10):58-60
聂耳是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大家称他为作曲家,这当然对,但在艺术上他岂止是位作曲家.在器乐领域,他除了学过好几种民族乐器外,还学过小提琴和钢琴等西方乐器.其中,15岁开始学小提琴,学的时间最长,学得也最勤.1930年7月到上海作店员时,一有空就练习小提琴.从第二年起,他进了“明月歌剧社”等一些音乐团体,他的工作就是小提琴演奏员.即使1932年暂离上海去北平的几个月,也找了位“琴先生”练习,回沪后继续练琴不辍.在思想上,他原有个“最高努力目标”,就是“做个小提琴演奏家”.他勤学苦练,到后来已具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何川洋,一位2009年的高考学生,一位高考分数为659分的重庆市文科高考状元,在短短的半个月里,他的人生经历了"从'王牌'到'弃子"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4.
有个笑话说,一位美国人,大概还是学者,访问中国一个月,回去就写了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第二次访华,待了三个月,只写了一篇文章。后来,他又来中国,一待就是一年,返美后没有再写只言片语。我觉得这个笑话正是在说我,因为我在美国的考察刚好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初一中途接班后不久的一次晚自习,有位老奶奶来找一个叫戴杰的学生。可是一问同学,他是走读生,不上晚自习。我便问缘由,他奶奶说:从开学到现在,快两个月了,他每天都是9点多才到家,说是老师留他在班上上晚自习。不是今天找他有事,还撞不破呢。不用说,这位同学以谎称上  相似文献   

16.
南希·贝利博士是位遐逸闻名的心理学家。她多年来对婴儿的发育和成长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下面所列举的十二点婴儿智力发展的早期迹象,是从她的《幼儿发育和成长的研究》一书中摘录的。这些早期迹象可以提醒家长注意婴儿在智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的特征。(一)婴儿到了6个月,他的目光就能跟踪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掉落到地上的汤匙。(二)婴儿到了6.5个月,当他获得所需之物以后,就会发出一种满意的声音。(三)婴儿到了7.2个月,能够对着镜子中自己的形象微笑。(四)婴儿到了7.3个月,就会寻找掉落到地上的汤匙。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3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18.
经典寓言     
《教育与职业》2003,(18):40-41
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一次就是成功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五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他的小孩。禅师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边三个月,这三个月你都不可以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小孩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三个月后,小孩的父亲来接小孩。禅师安排了一场空手道比赛来向父亲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被安排与小孩对打的是空手道的教练。教练一出手,这小孩便应声倒地。但是小孩才刚倒地便立刻又站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站起来,如此来来回回总共16次。禅师问父…  相似文献   

19.
站起来     
《小学生》2006,(10):46-46
—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来的训练成果。  相似文献   

20.
1989年,一位年轻人从中山大学毕业,应聘到万宝冰箱厂。工厂付给他当 时令人眼红的400元月薪。但3个月后,他却放弃了这份来之不易的高薪工作, 离开单位去读中科院的研究生。 都以为读完研究生获得硕士文凭之后,他会找一个比万宝冰箱厂更高薪酬 的工作,谁知,3年后他到联想公司,得到的月工资是300元,后来公司才给 他涨到4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