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压强公式p=F/S中,F表示压力,压力表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着重理解“垂直”二字;S表示受力面积。正确理解受力面积是计算压强的关键。受力面积应包括四层含义:①受力面积S是直接承受压力的面积;②受力面积S是相互挤压的两物体直接接触的面积;③受力面积S不是物体的投影面积;④受力面积S是和压力互相垂直的面积。  相似文献   

2.
一、固体和液体压强(一)固体产生的压力或压强思路与方法:由于压力是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固体有压强是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所以,解答此类问题时,通常要需要先根据题意找出题设条件直接给出的压力或根据题意计算出压力,分析找出物体的受力面积,然后利用  相似文献   

3.
"压强"的内容比较丰富,在初中物理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综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其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压力和重力是有本质区别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压强。  相似文献   

4.
压强是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上产生的效果,即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根据公式可以知道;(1)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反之,压力越小,压强就越小,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压强跟压力成正比.(2)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从现在学生身上背的书包跟十年前相比作了不少改革,其中深受学生欢迎的有两点:一是将书包带加宽,二是将书包带由一条变为两条,这是利用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则越小的…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结构压力的概念 (理解 )压强的概念 (掌握 )液体的压强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 (会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理解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理解 )大气的压强大气压的现象(理解→知道 )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知道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理解→知道 )二、复习指导(一 )压力1 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压力与重力压力与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的区别如下表 :区别内容 压力重力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挤压而产生的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 总是跟受力面垂直并指向受力面 总是竖直向下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大气压强教学中程序的使用方法。“大气压强”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比较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笔者设计一套程序教学方案,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将大气压强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压办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压力和重力是有本质区别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或减小压强。例1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到的以下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哪一组( )  相似文献   

8.
压强和浮力是初中力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探求知识概念和解题方法.一、解题方法归纳总结1.公式法求压强(1)压强公式P=F/S是压强定义的表达式.它表示了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三者的关系,是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般公式.当已知压强p、受力面积s时,可以利用它的变形公式F=pS求出匪力F;当已知压力F、压强P时,可以利用它的变形公式S=F/P,求出受力面积S.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观课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在初中平常的教学课堂,还是一些大型的全国初中比赛课,都有一个现象:在重力、摩擦力、杠杆、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浮力的应用、功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较少老师自己或引导学生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力的示意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流体压强与流速这节课,不少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大量的实验,有的课堂甚至一节  相似文献   

10.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压强"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学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识点,把握住考点,学会灵活应用,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压力和  相似文献   

11.
程歆 《湖北教育》2023,(5):57-59
<正>《压强》是初中力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如容易把重力等同于压力、对受力面积的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很难将压强的物理意义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现象联系在一起等。教师可以结合SOLO分类评价理论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为学生搭建思维台阶,有效引导学生构建压强概念模型、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1.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思路:对于固体,一般先求压力,再求压强,即:找出题设条件中的压力或根据题意计算出压力,分析物体的受力面积,代入压强定义式P=F/S,计算压强.注意:(1)区分压力和重力:静止在水平面  相似文献   

13.
在压强这部分内容中,包括的知识点主要有: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压强的计算、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在这些知识点中,压力的概念;在进行压强计算时,受力面积的确定;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及深度的关系;液体深度的确定等都是同学们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只有对这些知识点把握到位,在进行解题时才不会犯错。下面,结合同学们平时出错率较高的一些例题,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强化,希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是物理教学研究班(继续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为了将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有实效,我们带领学员走出学院,深入中学,联系中学教学实践开展讨论和研究。 “压强”的教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实验演示较丰富、联系生活实践较密切的课。因而,中学老师多愿选它进行公开示范教学。 “压强”是在学生学习了“力”之后引入的,一要明确限定“压力”是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二是设法引入力在物体上的作用面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艺术主要反映在这第二点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教学研究班的学员是有多年教学实践的中学物理教师,笔者组织他们对如何引入“压强概念”进行了一次教学研究活动。首先,由每位学员介绍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如何引入压强概念的;然后,由笔者综合多方面的情况提出一堂模拟课,与学员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无生课堂"是一种没有学生,教师在2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型课堂.2009年4月初,笔者参加了市初中物理优质课比赛,选题是"流体压强".一、赛前静思有关这节课,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重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决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理解什么是压力,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及其单位,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注释:要求在教学中既传授知识又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形成和应用[教学用具]:1.教师备有:砖5块、开口蒙有薄纸的木盒、钳子、橡皮块。  相似文献   

17.
洪洛亚 《考试周刊》2013,(37):145-146
<正>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规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压强的概念和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理解压强概念除了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大小有  相似文献   

18.
二、要点分析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压力和重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力;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物重,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19):145-146
压强和浮力的综合题目是初中力学最难的一种题型,它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解答此类难题时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往往比常规的套用公式计算更为简单。本文就借助一个中考题和大家分享"受力分析"方法在解题中的妙处。  相似文献   

20.
一、怎样理解压强公式压强反映压力在受力面上集中的程度。受力面积越小,压力就越集中,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显著。压强公式p=FS包含三个物理量,压强有平均的概念。所以只有在受力面积处处压强都相等的情况下,才可用公式p=FS计算。当受力面上各处压强不等时,要先求出平均压强,然后再求出压力F或受力面积S。例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与压力成正比B.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C.压强越大,压力一定越大D.受力面积不变时,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解析压强表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是由F和S两个物理量共同决定的。所以要说明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