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薇 《传媒观察》2007,(11):9-10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发达、新媒体发展迅猛的欧美国家的报业发展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遇到了“拐点”。然而,与报业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门户网站、户外媒体、楼宇视频等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有必要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分析研究报业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我国报业发展的现实出发,提出我国报业发展的基本策略,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国报业经济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国家报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报业经济,我们首先要精心搞好主业经济,经营好自己的主产品,树立市场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必须努力形成以报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的战略布局,稳步拓展多元化经营,要不失时机地进入其它行业,形成非报业经济支柱。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我们强势推出山东聊城日报社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快速发展非报业经济的经验和做法,供地市报同仁学习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谌笛 《新闻窗》2007,(5):95-9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外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明确提出了“数字报业”的理念,要求全国报业要在以往推行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数字报业发展战略,“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以来,业界对报业发展的状况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中国报业的发展出现了“拐点”,甚至有人说已经进入了“寒冬”时期。坦率地讲,我不太赞同这个看法。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兴起,报业发展确实遇到  相似文献   

5.
对报业来说,2005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报业进入微利乃至负利时代。伴随着报业高成长时代终结,中国报业正由超常发展转向常规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大战愈演愈烈,种种迹象显示.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平台期,报业转型与整合是必然的趋势:集约化经营、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新时期报业应对转型挑战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6.
顾红建 《传媒观察》2006,(12):35-36
报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收入下降、成本增加使全国报业集团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中国的报业感受到了发展的起伏而带来的阵痛与迷茫,甚至有人预言:报业“寒潮”来了,以至于出现了一种对报业未来发展的悲观假设:到2040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将抬腿走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业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后,去年发展速度放缓了下来,有的同行甚至说报业发展遭遇了“严冬”,走到了“拐点”。  相似文献   

8.
“区域报业”发展构想中的“区域”与经济学意义的“经济区域”相重合,区域经济是区域报业的现实依据和物质支撑:区域报业也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因而我们提出的“区域报业”构想是在“区域”视野下,以经济区域为单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打破以省、地、市为单位的地域界限,整合报业资源,拓展报业市场,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内的报纸产业集群的新的报业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媒介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战国割据”来形容了,互联网的出现让已有几百年历史的报业转瞬间变为了传统媒体,4.5亿的新浪网网民点击“神六”发射更是让报人个个瞠目结舌。当前,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更有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同广电等传媒一起致使报业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它们疯狂抢占广告市场,千方百计地吸引受众,其出击之迅猛、力量之强大,使报业生存发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这种情势下,“突围”成了唯一活路,而创新则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概念不绝于耳。人们熟悉数字化的概念或许最先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字电视开始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印刷由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时就已经走向了数字化。如今,在发展现代报业的道路上,数字化已成为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有报纸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而从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到今天全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组建报业集团是推进内地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重要措施,报业集团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报业从业单位经济规模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不管网络媒体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报纸,但对报纸产生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国报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优势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中国报业在走向报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提高了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勿庸置疑的是,由于受观念、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技术发展后,在“十一五”期间,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我们必须看到,报业技术发展是紧紧依赖报社自身发展需求的,而报社的发展又取决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十一五”规划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这个大环境,报业技术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庞春燕 《传媒》2006,(8):9-10
信息技术革命给报业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推动力。8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在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正式启动了“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18家首批加盟成员共同签署了《数字报业北京宣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4年我国报纸共有1926种,广告总收入231亿,比1983年增长了360余倍.依然雄踞于第二大广告媒体的位置,广告超亿元的报社也首次超过了100家。2005年报业广告经过了几个阶段:一季度基本保持了上一年度的增长,二季度逐步放缓甚至有较大幅度下滑。三季度逐渐回升,四季度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总体来说,2005年中国报业并没有出现有些从业人员和专家所说的“中国报业的寒冬”。反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然,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报业的外部环境、读者和广告商、报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一些新兴媒体发展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报业应该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去审视变化.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变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14.
盘点2005年,中国报业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持续10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报业的拐点”、“新媒体冲击”、“报业经济告别暴利时代”等词汇,成为点击率极高的关键词。而放眼全球,来自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报告显示,全球报业都出现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2005年,中国报业以广告收入下滑为表征,引起业内各方对其发展态势予以不同解读。这些解读关平如何把握中国报业的未来。文章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即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的“波动论”;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的“拐点论”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的“节点论”进行比较综述。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报业”是中国报业不可回避的一次重大战略选择,是越来越多的“享受数字化生活”的读者交给我们的一个课题,是他们给我们出的一个考题,我们必须要给出答案“,数字报业”必将会开创中国报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郑伟数字报业在新的传媒格局中肯定是风景看好的一片天地,但需要跟进者具有拓荒者的准备,探险家的勇气和科学家的态度。——冯玉明  相似文献   

17.
吴逸 《传媒观察》2004,(12):31-32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报业发展已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经济实力强大的报社可以形成一个报业集团,可以兼并别的报纸,可以大力拓展报纸以外的经营项目,反之,就会处于劣势甚至可能被兼并、关闭。报业经济,成了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2001年4月上旬,“全国省级早报(都市报)协作网首届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这标志着全国省级早报(都市报)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报业市场上“亮相”,并显示了其进一步蓬勃崛起的良好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我国报业市场空前繁荣。前些年,我国各省市的省级党委机关报都陆续创办了第一份以城市市民为读者对象的都市报,统称“省级晚报(都市报)”。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报业市场的迅速扩展,新的办报空间继续被发现,全国大部分省级党委机关报又纷纷创办了第二份仍以城市市民为读者对象的都市报,统称“省级早报(…  相似文献   

19.
熟悉英美报业的新闻同仁都清楚,英美报业发展到今天,双休日报纸版面与对应广告呈现“双增”趋势(即版面与广告双双增加)。我国报业市场恰巧相反,双休日版面“薄势”如故,“厚度”一直只是良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刘萍  王百恒 《新闻前哨》2005,(12):48-48
有专家预测,未来3-5年,是传统报业朝着面向未来的新型报业变革的过渡阶段,是中国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作为行业类报纸,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顺应发展潮流。 2005年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发布的《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指出,行业产业报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空间最大的报纸。根据目前行业报的现状,突出的问题是怎样面向市场,开发行业资源,让这个“最大的发展空间”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