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教学理念的改革,广大教师必须完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一、用好教材,打造高效的课堂1.认真钻研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老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唯有如此,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2."用教材教"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  相似文献   

2.
陆岩松 《现代语文》2005,(2):75-75,8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广泛推行,我校今年从高一开始试用新编苏教版语文教材。新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按模块编写,更注重人文性,一方血它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深入教材,研读文本,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文本,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起多种多样的对话平台。可以说,“对话”是新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3.
"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它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教学观和范例教学理论。它意味着教材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引导学生与教材展开"对话"。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是实施对话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重视"言语型对话"的评价作用,并从对话与问题、问题与情境的密切关系着手,通过追求三者间的水乳交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材不会直接告诉你"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内容。通过教材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需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关系着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对话以教材为载体展开,在教学对话生成  相似文献   

6.
备课之管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备课要把握备课三要素:钻研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初,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由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课堂教学三要素间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选择与构建科学的学习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此乃"渠清来自活水之源,花繁开自壮枝之本".新的课程理念是以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统领内容标准,而没有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编制者自身等因素的限制,生物新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局限性.如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选择教学内容,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在利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价值与魅力,优化组合,改造与创新.下面就自己的体会,谈谈生物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相似文献   

8.
刘红 《成才之路》2013,(21):60-61
自我县实施教学案教学以来,语文教师备课出现浅层化,对文本的解读趋向于表面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审读教材、深读教材、解读教材的能力。无论什么样的课改,与文本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都是教师钻研教  相似文献   

9.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我们常听到的教材观有两种,一种是"教教材",另一种是"用教材教"。前者是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唯一教本,教师照本宣科,一副教书匠的态度;后者是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教师恰当地处理教材,有效地依托教材,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学生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对话哲学"中的对话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在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系列新的教学观念,包括对话教学的目的观、过程观、师生关系观以及课程观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认清对话教学的"理念"本质,防止其走向形式化.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迫使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均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结合实际,合理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改以来,"对话"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探索"对话"的途径,力图营造"对话"的和谐氛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受陈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对话"中也出现了一些障碍.现略举一二,并提出一些排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教学教材是经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它准确、生动、全面的体现了<教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从而使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提出"教育即对话"的思想。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话"的过程,其要旨在于数学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  相似文献   

15.
徐华 《现代语文》2005,(12):77-77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新课标所倡导的"对话教学"却是一种新方法.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对话教学的最终产品是具有对话理性的、具有社会交往和沟通对话能力的人.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趋于成熟,有张扬的个性,喜欢与人交往、希望被人赏识的特点.因而,我个人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地开展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教学中的六种对话理论上阅读教学过程中四要素之间存在六种对话形式,可用图1表示:在这六组对话中,教科书编者与文本的对话体现为课程意识与教材意识,是将文本的原生价值开发成教材价值,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先于课堂教学而存在,表现为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设计.教师与编者之间的对话主要是通过文本来完成的,表现为教师通过对文本编排体系的把握、文本教材价值的确定来领会编者意图,也先于课堂教学而存在.而学生对编者的教材意图的理解,不仅要借助文本,还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实施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是地理教学的着力点,搞好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它是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就是指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状况,结合生活、乡土,在地理科学规律、认知规律、教学规律的指导下将教材内容优化组合,生动地呈现出来;在呈现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广意上讲地理教材的"活化"应包括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那么如何较好地实现对地理教材的"再组织"和"活化"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提出“教育即对话”的思想。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话”的过程。其要旨在于数学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对话.使富有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19.
魏星 《教学与管理》2005,(10):46-4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的本质界定为"对话",这就意味着,"文本"是一个特殊的对话伙伴.也只有通过深入的对话,达到"物我合流的交响",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赋予教材文本以生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善于和这个对话者"打交道",致使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游离主题的对话"、"不具实质的对话"、"互不碰撞的对话"等问题,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流失、浪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海辉 《语文天地》2012,(24):14-15
对于特别浅显的课文,教师应该如何通过课堂对话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呢?余映潮《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实录告诉我们:课堂对话指导,有法可寻。教师应立足课堂,钻研教材,分析并提取出课文包含的能力训练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而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作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导师,教师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