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曹一平 《考试周刊》2012,(49):190-192
本文尝试应用评价系统中的态度资源来分析英语足球评论语篇中的人际意义的构建,藉以找出态度资源在英语足球评论语篇中的分布特征,并揭示足球评论员是如何应用态度资源来构建人际意义的。经研究发现,在整个态度系统中,评论员在构建人际意义时,判定资源使用的最多,其次是鉴赏资源,最少的是情感资源,而且,研究得知,英语足球评论的评论员在文章中通过表达自己的价值立场来把语篇构建得更为主观,以便联盟读者接受其立场;而评论员引用他人的价值立场是为了使得语篇更客观,以便与读者保持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2.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最新发展,介入系统是其一子系统.以评价理论中的介入次系统为理论基础, 选取中外官方网站18篇英语旅游介绍,应用UAM语料统计工具,审视在介入系统视角下网络英文旅游介绍这一特殊语篇的人际功能意义.研究显示,旅游介绍的发布者通常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 ,利用介入标记进行意义协商.介入标记语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在交互中生成, 并充分体现旅游介绍的发布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等效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信息,持有相同的态度,产生相同的效果.原文和译文中人际意义是否能正确的传递是实现等效的关键.评价意义是语篇人际意义的核心部分.评价系统资源的运用是实现语篇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作为语篇分析的工具,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能否实现评价意义的对等是衡量语篇是否实现等效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是阐释人际意义的系统,主要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次系统。基于评价理论框架,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阅读语篇进行评价性意义分析发现,评价理论有助于准确快速把握语篇中心思想,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基础中发展起来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于阐释性研究。它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部分组成,关注的是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包括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及这些态度评价的来源。评价理论为我们阐释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葛底斯堡演说》语篇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其评价资源及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就职演讲语篇建构的评价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人际意义上的新发展,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文章应用这一理论,对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2005年和奥巴马2008年就职演讲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标示分析,探寻此类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态势和基调.结果表明,总统就职演讲语篇中,评价资源中的评判资源在语篇中前景化,以渗透性韵律建构语篇的人际意义,推动语篇主题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苏奕华 《文教资料》2014,(18):181-182
评价理论作为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延伸,其对话语中人际意义的分析与研究是语言学走向应用的重要标志。Martin的评价理论成了各类语篇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试金石,不同的文本类型、不同的文化语境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在新闻语篇中,对于事件发生的评述,要求依据新闻撰稿的特点:客观、真实。尽管如此,人际意义在新闻语篇中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新闻报道中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新闻的主旨与方针。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对科技语篇、广告语篇和演讲语篇等各种不同语篇进行人际意义分析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揭示了不同语篇在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和评价资源分布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9.
曾梅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117-120,123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评价理论对人际元功能进行了逐步深入的全面研究。通过对选自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二版)的不同体裁的四个语篇在语气、情态、评价词汇层面人际元功能的实现手段的讨论分析,认为在语篇层面上,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明喻、暗喻一样也是实现语篇人际意义的重要资源。最后指出,语篇教学中应引导学习者对不同人际意义资源加以学习和重视,提升学习者对语言和文化知识学习的情感投入,从而加强学习者对语篇的整体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划分了三大语言元功能,分别是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以及概念功能。评价系统则是在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对人际功能的纵横延伸,揭示了多种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包含介入、态度、级差等子系统。本文以英语辩论赛中的冲突话语作为研究语料,探讨其评价资源的分布特征,并为英语口语教学获得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鸽 《文教资料》2011,(23):8-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的语言资源。诗歌《春夜喜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同其他语篇一样,也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结合体。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春夜喜雨》及其英译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旨在论证该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解释力度,以及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原文中评价意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评价理论(即评价系统),它既是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的拓展,也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一个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开场白语篇进行研究。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开场白中各种态度意义的表现特点以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It外置短语序列是英语外置结构中,在语义上具备立场表达意义的一类短语,以去个人化的特殊方式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营造和谐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氛围。Martin和Rose提出的语言评价系统理论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其对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的实现方式具有周全的解释力,对It外置短语序列语义、语篇功能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It外置短语序列为研究对象,以语言评价理论为指导,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科学技术研究论文中的It型外置短语序列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探讨It外置短语对实现语篇交际功能的作用以及科研论文作者立场表达的态度意义,希望藉此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提供学术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于涛 《海外英语》2012,(17):267-269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拟从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人际功能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评价理论是对于人际功能理论的发展,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该文将着重探讨语篇中态度韵律资源通过聚合效应产生"核心态度"并以此来实现语篇的连贯假设。藉此证明态度系统对于语篇连贯建构是有积极意义的,希望能够为连贯理论发现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 英语阅读是外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语言技能,在英语专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英语的专业考试中,英语阅读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很有必要。评价理论是在2000年由马丁等人创立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下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主要研究作者如何表达主观态度,包括作者对所讲内容的态度,也包括对读者潜在的态度。评价理论体系的特点在于创新性、通俗性、理解性,其主要重点是人,是对人际关系意义的补充,对于更好的理解语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商务谈判是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谈判者需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达到获益的目的。笔者发现,人际隐喻现象已被广泛使用在极具实用性的商务谈判英语语篇中。若要深刻了解商务谈判英语语篇,就必须对人际隐喻进行分析探讨,以求提高商务谈判语言的竞争优势。本文尝试从人际隐喻理论视角来研究商务谈判英语语篇,旨在使商务从业员对商务谈判英语能有更深的了解,能更易把握谈判对手的观点与态度,缩短谈判周期。  相似文献   

17.
李然 《考试周刊》2012,(3):57-58
评价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核心问题,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都必须考虑评价。评价系统的恰当使用对语篇连贯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依托,着重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在此文中的应用,解答作者如何利用新的词汇—语法功能手段与读者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评价理论认为语篇具备对话性,并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态度。演讲是特殊的对话现象,是演讲者与听众就观点和立场进行的协商。本文通过对卡梅伦辞职演讲中的介入资源进行分析,揭示其演讲语篇如何通过介入协商实现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评价理论由J.R.Martin创立,关注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涉及情感的强度和价值溯源、说服读者的方法。评价作为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态度意义。要实现语篇中态度的传达,先要“自下而上”判断态度再现的“忠实”性;同时要通过“自上而下”审视评价基调的角度来看原文与译文文本类型是否一致,以及在语域层面上是否做到了“忠实”。  相似文献   

20.
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分析框架,以外媒对华国庆报道为例,对新闻报道语篇的人际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闻记者通过策略性地使用各种态度资源及其子类,在遵循新闻报道语旨、满足其语场需求的同时表达了丰富的人际意义。这些态度资源既有效地联盟了读者,又隐蔽地呈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立场,成功地操纵了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