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团身侧空翻三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该动作衍发于团身后空翻三周,但其动作技术和素质及专项能力要求都要高于后者。通过程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较短时间内能使运动员成功掌握该动作。  相似文献   

2.
继苏联技巧运动员本德列尔于1974年最早完成高难翻腾动作——“团身后空翻三周”(“团三周”)以后,苏联体操运动员特卡切夫1980年奥运会上首次在自由体操中完成“团三周”,从而使自由体操向更高的难度动作发展。我国技巧运动员1981年攻克“团三周”,这以后这一高难动作在技巧运动中普及。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体操运动员中至今尚未有人完成这一高难动作。为了能使“团三周”早日出现在自由体操中,本文从有关资料的分析和技巧运动员“团三周”教学训练的经验总结中,对自由体操“团三周”技  相似文献   

3.
团身侧空翻三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该动作衍发于团身后空翻三周,但其动作技术和素质及专项能力要求都要高于后者。通过程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较短时间内能使运动员成功掌握该动作。  相似文献   

4.
夏铁  邱明  史友庆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4):45-47,50
团身侧空翻三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该动作衍发于团身后空翻三周,但其动作技术和素质及专项能力要求都要高于后者.通过程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较短时间内能使运动员成功掌握该动作.  相似文献   

5.
前滚翻是技巧运动中较简单的动作。学生通过前滚翻的练习能够提高机体的平衡感,能够训练肌肉放松和紧张的协调能力。在常规教学中一般是按照完成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授课,而我在教学时把顺序做了调整,调整后的顺序是:第一步,先使学生对完整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步,教学生学习结束动作;第三步,教学生学习开始做滚翻动作。按照上述教学顺序,其教学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技巧运动同其它一些竞技性运动项目一样,必须不断的创造难新动作,尤其是单人项目,一套动作中只有几个空翻动作,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动作。如果没有新颖独特的难新动作,不仅不能给裁判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不能给对手造成威胁,因此,不断发展难新动作是单人项目的灵魂。我国优秀的女子单人运动员黄瑞芬(第五届世界杯技巧赛上两枚金牌获得者)在去年五月全国技巧赛上首先使用了团身后空翻三周这一高难度动作(以下简称后三周)。本文通过对黄瑞芬学习完成后三周动作的训练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其它运动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开始,我们男子队先后有七个运动员试做了“后空翻两周”这个动作,到今年五月为止,已有五个同志能独立完成并加入成套,参加了全国比赛或为国内外观众做了表演。我们感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多的同志能掌握这个动作,是运动员同志们在批林整风的推动下,提高了为革命而练的自觉性,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苦干加巧干的结果。下面就这一动作的关键要领,落地训练和训练步骤,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最早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以下简称“后三周”)是苏联技巧运动员本德列尔。他在1974年全苏冠军赛及当年的第一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都完成了这个动作。以后,在历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和世界杯比赛中,“后三周”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已发展成屈体后空翻三周。1981年莫斯科五国技巧邀请赛中,苏联运动员已把“后三周”挂串在成套动作中,进一步提高了成套动作的价值。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单人项目,即所谓的翻腾动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高、轻、飘”的盛誉。近年来,我国单人项目运动员无论在难度上、质量上又攀登了新的高峰。一九七九年全国技巧比赛,广东运动员吴华新首次成功地完成了1080°直体旋;今年的全国技巧冠军赛,广东的陈世民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前空翻三周的高难动作,得到9.8分的好成绩。第一个在比赛中完成1080°旋的是美国的斯蒂夫,十个月之后,我国运动员就高质量地攻下了这个难度动作;前空翻三周是我国运动员第一个成功地用于比赛中,可是完成这个动作却花费了长达四年时间。早在一九七六年,我国就有人探索空翻三周动作。最早的是江苏的胡星刚和广  相似文献   

10.
屈体后空翻三周是技巧运动中的一个高难动作。1981年世界杯技巧比赛中,苏联运动员拉少林第一次完成了这个动作,但质量并不理想。1982年在伦敦举行的世界技巧锦标赛中,拉少林用“挺二周挂小翻接团三周”来参加比赛,虽然难度值提高了,但单个动作的难度却降低了。“屈三周”之所以很少被用来比赛,主要是因为难度太高,要高质量地完成这一动作的把握性不大的缘故。我国  相似文献   

11.
孙克同学今年十六岁,他从入队以来积极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理论联系实际,严格要求自己,路线觉悟有了显著提高,并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向高难动作冲击。当他接受学习三周下的任务时,表示决心完成这项坚巨的任务,为体操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孙克同学是从一九七六年元旦开始学习这个动作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海绵堆里基本上完成了这个动作,又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每次课下10次)。党支部对于他敢于攀高峰的革命精神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使他更加充满信心,在一次课中他提出要脱保,就这样在党的培育和群众的鼓舞下,孙克同学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终于脱保完成了这个高难动作三周下。从实践中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毛主席教导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屈体后空翻三周是技巧运动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1981年世界杯技巧比赛中,苏联运动员拉少林第一次完成了这个动作,但质量并不理想。1982年在伦敦举行的世界技巧锦标赛中,拉少林用“挺二周挂小翻接团三周”来参加比赛,虽然难度值提高了,但单个动作的难度却降低了。“屈三周”之所以很少被用来比赛,这主要是难度太高,高质量地完成这一动作的把握性不大的缘故。我国男单第二套有“1080旋”,难度上占了优势;但第一套只能完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分优秀男子体操运动跳马“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高难动作的影片解析,揭示出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关键技术之一的推手动作阶段的运动学特征与规律,为训练时掌握该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前,花样滑冰的动作难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继78年世界锦标赛之后,在81年世界锦标赛上又有一名加拿大运动员完成了三周半跳的动作。在同年的欧洲锦标赛上,苏联的一名运动员也完成了这个动作,但不完美。现在,女运动员也已开始攻克三周半跳这个高难动作。在训练中,美国运动员已能完成后内结环四周跳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苏联技巧专家乌·恩·库雷斯和乌·阿·斯卡昆二人,在借鉴享有盛名的斯达维罗波里高级技巧单跳运动员训练中心成功的教育训练经验基础之上,已研究出高难和突破性难度技巧翻腾动作的新教法。这种新型教法业已经过运动实践检验,结果证明它是卓有成效的。该教法的突出特点是贯彻如下两个原则:1、在简化条件下完成超难度动作;2、在加难条件下完成教学课业。所谓超难度动作,系指在简化条件下(主要是利用专门练习设备)完成比所学动作难度更大的同类及其他结构类型的动作。其教法涵义主要在于,使运动员具有超量的技术与  相似文献   

16.
“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1080°”动作,简称“后三周1080°团旋”(本文中简写成“3—1080°”),是目前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最多的旋翻,且只在蹦床上完成,如蹦床世界冠军获得者法国的里奥内尔·皮奥利内1985年5月在杭州、上海表演时,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本文在表演现场取得该动作的电影资料,经数据处理得到各项运动学参数,据此对蹦床“3—1080°”动作的起跳、腾空  相似文献   

17.
“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1080°”动作,简称“后三周1080°团旋”(本文中简写成“3—1080°”)。是目前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最多的旋翻,且只在蹦床上完成。法国蹦床运动员世界冠军获得者里奥内尔·皮奥利内1985年5月在杭州,上海表演时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本文在表演现场取得该动作的电影资料,经数据处理得到各项运动学参数,据此对蹦床“3—1080°”动作的起跳、腾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找出其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12名公开级女子双桨组运动员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测试(FMS)成绩进行动作质量的比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制定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云南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进行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并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FMS 测试的7个评价身体功能动作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指标得分平均提高为深蹲0.7分、跨栏架步1.3分、直线弓箭步0.9分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1.1分,4个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显著提高(P<0.05),而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3个动作的得分较实验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做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功能动作等的动作模式,表明采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可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对男子直体后空翻两周接快速后空翻与接后手翻两个动作连接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阐明了两个连接动作技术的差异和合理的连接技术,指出了这类连接技术易犯错误的原因,为今后单跳动作的教学与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羽毛球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发展,其动作技术是由跑、跳、击打等构成,在羽毛球运动中步法训练显得尤其重要。高校的羽毛球教学相比休闲体育项目来说更具专业性,其中有基础技术动作教学的部分,也有高级动作技术教学的内容,结合高校育人理念和要求,使高校的羽毛球训练开展更加困难。本文主要针对高校羽毛球运动的步法训练的内容,分析步法训练的类别和训练方法,并提出有效的训练建议和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