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栾岚 《记者摇篮》2009,(12):60-60
2003年,由杨锦麟主持的新闻节目——《有报天天读》在凤凰卫视一经播出,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全新的视角大受欢迎。于是,以《有报天天读》为开端,一股新闻节目读报风劲吹我国电视荧屏,像央视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央视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栏目中的《马斌读报》、  相似文献   

2.
沈彦 《青年记者》2006,(8):72-72
电视读报类节目由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发端,到目前各地电视台已有十几档类似的节目,它们各具特色,拥有各自的观众.《马斌读报》是一档电视读报节目,播出时间适当,受众广泛,在传播新闻事实和评论方面拥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 同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开播。 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知道》开播。 同一时期,不少地方台的电视读报节目也纷纷开播,一时间电视读报成为一个热门的电视形式。 其实,电子媒介摘播报纸新闻并非从今日始,广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香港凤凰卫视推出了电视读报节目《有报天天读》,这一新颖的电视节目形式一炮打响之后,内地电视台也纷纷开办电视读报节目。内地读报节目在安排上各有所长:有的自成栏目,有的则是新闻栏目中的子栏目。  相似文献   

5.
王翦枫 《河北广播》2005,(5):98-98,100
说不清从哪一天起,电视荧屏上异军突起了一批读报类的节目,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马斌读报》等,都以不同风格的电视读报形式,迅速抢抓住观众的眼球。一时间,各地电视台争相效仿,读报成风。虽然各档读报节目风格不一、褒贬不一、收视率不一,但笔者以为,电视读报这种新样式的出现,是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电视工作者巧妙地将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有机融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并取得成功之后,如今是“有报到处读”,国内各台竞相重操旧业,办起了久违的电视读报节目。同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第一时间:读报》。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  相似文献   

7.
丁灿 《声屏世界》2004,(7):34-34
2003年,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有报天天读》、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的《12区》、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孟非读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马斌读报》等节目相继亮相荧屏,电视与报纸亲密接触,这既是新闻节目形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拓展电视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现代新闻理念——把观众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何群芳 《青年记者》2007,(14):46-47
电视读报节目起源于凤凰卫视2003年开播的《有报天天读》,它将全球重要报刊的头条新闻以及主要社论作为重点,短短半年时间其收视率便挺进凤凰卫视节目前三名。自此,中国电视便开启了读报节目的风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推出一档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T2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9.
电视读报节目的生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电台读报由来已久,而电视台读报也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却因为它的信息来源广泛、投入成本低,化报纸的浩瀚庞杂为简单,弃电视制作的繁缛为简约,能够为那些想了解更多消息而又无暇看报的人提供一个电视阅读的平台。进入2003年,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为发端,中国各地电视读报节目一时间风生水起。哈尔滨作为有着浓厚读报文化氛围的都市,也理应有一个电视读报节目与之相应和。  相似文献   

10.
电视读报节目,这两年可谓异军突起。先是凤凰卫视于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后来,央视也有了专门的读报节目——新闻频道每天早上的《媒体广场》, 央视二套早上的《第一时间》、四套的《新闻60分》等许多节目都开设了读报内容,一些地方台的早晨时段节目也纷纷增加了读报内容,如上海卫视“看东方”  相似文献   

11.
从早上6:30分开始到上午9: 00,我们现在至少能看到五六家电视台在"读报"。它们是,央视-套《媒体广场》中的"媒体聚焦"、"媒体浏览"、"媒体导读"(早上6:30-8:30);央视二套《第一时间》中的"马斌读报" (30分钟); 东方卫视《看东方》中的"读家新闻" (15分钟,原先叫"早报早知道");广东卫视《财富早晨》中的"早报亮点" (30分钟);山东卫视《早间60》中的"天下报章" (20分钟)等;还有最早推出的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电视读报的咨询传播有哪些特点,这种方式在新的传播界会带来哪些优势、怎样发展呢? 一、电视读报的特色我们所能见到的几位电视读报人,除了央视一套外,清一色的为  相似文献   

12.
杨小玲 《传媒观察》2007,(10):47-48
2003年,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栏目开办不久即获得强烈的受众反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栏目在年轻受众中得到相当大的欢迎。内地多家电视台随后也开辟多种形式的电视读报节目。从目前诸多电视读报节目稳定的传播内容和形式观察,其共同  相似文献   

13.
丁灿 《新闻三昧》2004,(10):26-27
如今,《有报天天读》(凤凰卫视中台),《T2区》(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孟非读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马斌读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媒体广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节目相继亮相荧屏,电视与报纸亲密接触,这既是新闻节目形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拓展电视的生存空间,也是现代新闻理念——把观众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刘鹏 《记者摇篮》2009,(6):86-86
早在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首都报纸摘要》节目,首次将报纸与广播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2003年1月,风凰卫视开播《有报天天读》,又在电视领域掀起了一轮“读报”的热潮。电视读报节目的频繁推出,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激烈竞争下的电视媒体不断创新的势头;同时也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与优势互补。报纸是平面媒体,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电视荧屏能否"有报天天读"——谈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劣势》这篇文章中认为,电视读报节目虽然是目前异军突起的一个电视栏目,在各大电视台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许多电视读报节目摈弃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视读报节目无法凸显电视传播的巨大优越性;二是二级传播,有可能造成信息误读;三是新闻素材来自其他媒体,信息相对缺乏时效性和新鲜性,这些劣势共同导致了电  相似文献   

16.
凤凰卫视中文台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这是早期最成功的读报节目。不久,中央电视台在一套和二套分别开设《媒体广场》和《马斌读报》栏目。在央视的带领下,各地方台纷纷开办读报节目。一时间百花齐放,颇为壮观。《有报天天读》节目  相似文献   

17.
说起读报,很多人会想到“报刊选播”,这是电台的读报节目形式。而在近几年里,将报、报评引入电视,用声画语言来解读报章,成了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式,成绩不俗。凤凰卫视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起,就推出一档全新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而散落在各栏目间的读报板块,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8.
前言电台读报由来已久,而电视台读报也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却因为它的信息来源广泛、投入成本低,化报纸的浩瀚庞杂为简单,弃电视制作的繁缛为简约,能够为那些想了解更多消息而又无暇看报的人提供一个电视阅读的平台。进入2003年,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为发端,中国各地  相似文献   

19.
陈子文 《视听界》2008,(2):64-66
电视读报节目的兴起要追溯到2003年、2004年,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是当时引领读报潮流的佼佼者。作为一个定位在大中华区的政论节目,至今是凤凰卫视日播节目收视率的前两名;而作为一个以粤语方言播报的读报新闻杂志节目,广州电视台2004年开播的《新闻日日睇》也有相当多的铁杆观众,曾获颁2005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地方新闻及资讯节目。  相似文献   

20.
王珂 《新闻知识》2005,(10):48-49,47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具有传播符号多样、直观、视觉冲击力大的特点,而报纸具有冷静、理性、深刻的特点。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同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开播;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知道》开播;陕西电视台也在2004年推出了《早间播报》。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