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从融合的路径上来讲,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达到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在医学类的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更是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和对医学专业认知状态的关键教育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应用综合性的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让教师拥有更加开阔的教育思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积极督促高校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将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可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并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基于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从思政教育重视程度、思政教育融合力度、二者融合形式、思政元素挖掘以及师德建设等方面思考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现实问题。最后从构建个性化理论教学体系、丰富育人主体、基于学生兴趣开展思政活动、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学习全过程等角度,研究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驱动下,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改革迫在眉睫。深入挖掘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政隐性元素,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实现专业课知识体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间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课程思政改革不但保证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提高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胜任力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胜任力模型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智慧学习环境下,面对智能技术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以胜任力衡量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可以更加立体地了解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状态,从而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育人的目标提供保障。通过分析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及其内外影响因素,提出牢固思政课教师政治观念,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胜任力,强化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思政课教师执教胜任力,增强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提高思政课教师职业胜任力,丰富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思政课教师智慧学习胜任力等策略,为优化高校思政育人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基本特征,阐述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混合式学习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学习形式和考核形式。应从实施知识体系模块化教学、开展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健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五个方面开展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当中,让两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是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从课程知识点与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机融合、多元化混合式教学平台、纳入思想政治知识点的课程评价方式三方面开展材料类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探索了具有“润物细无声”教学效果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耦合性不强、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不够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突破上述困境,以环境专业课程为例,深度挖掘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文明历史观中的思政元素,从历史视野与现实关照、国际比较与中国发展、理论讲授与实践感知、线上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等维度,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古今融合中外对比的教学理念,聚焦当前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热点问题,融合全国主要流域特征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优化基于同学参与度改进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构建“历史—当代”的环境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程中所蕴含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引领作用,有效提高环境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教学是高等院校中对学生实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深挖各个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全方位综合育人的目标.以"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为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从调整课程教学目标重心、协调课程内容互通、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家庭社会学作为家政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探究高校家庭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困境及改进方法,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家庭社会学课程思政建设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专任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不足、家庭社会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思政资源无法满足家庭社会学课程思政建设需求等教学困境,高校要想进一步推动家庭社会学课程思政建设,需提升专任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胜任能力、构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以及运用互联网挖掘优质资源,拓宽课程思政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教育模式,它通过对高校课程体系、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强调教学与教育内容同步、价值同构,进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以高校社科专业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课程思政的理论归因、实践逻辑,在此基础上发现课程思政改革中还存在着融合机制、平衡机制以及协同机制方面的问题,据此从顶层设计、教学思维、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校社科专业课程思政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强高校工科专业教师传授思政意识理念,锻炼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资源深挖能力、提升工科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显隐融合的思政教学能力以及建立课程思政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路径,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有重要意义。以“动力装置污染及噪声”专业课程为例,系统地梳理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了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互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教育的教学"现象。推进高校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是高校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遵循与发展方向。新时代让专业教育守好立德树人的阵地、种好责任田,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题中之义。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优化思政育人的时间、空间,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重构课程特质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显性教育与思政隐性教育相支撑的教学体系;强化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系统改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高校思政课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战"疫"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课程平台上的日常教学数据、教学互动数据、考核测试数据及学生问卷调查等的大数据分析,折射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应用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险绳,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助推器,具有显著时代价值。应以学生为中心衔接线上线下,以教师为关键强化信息素养与混合式教学技能,以教学实效为总揽融合录播与直播,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应用路径,在后疫情时代深入推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在涉外人才的培养上,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但在目前的课程思政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待深入融合、教学方法创新不足、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亟需提升、课程考核评价需要改进完善等问题。国际商务谈判课程需要从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创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探索,以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高校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适应市场对会计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打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会计人才队伍,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的同时,更应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目前,部分高校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力度不够,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立足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实践课程及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教学体系,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形式。"大地测量学基础"作为测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融入点、混合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面授、慕课、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混合式教学中实现了对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实践中,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将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艰苦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成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是指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专业课教学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的显性教育互为补充,形成育人合力。成人高校学生大规模在线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师应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智慧教育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训,开展教师课程思政评选,健全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发挥主体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专业课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  相似文献   

19.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不仅是当前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环境微生物学”是高校生物、化学、环境等多个专业的常见课程。以“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为对象,就教师如何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践行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旨在将学生培养为富有家国情怀、职业操守和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张薇 《教育教学论坛》2023,(17):185-18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教学活动中挖掘与融入思政元素、强化价值引领是对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新要求。作为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高级法语”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最佳载体。通过梳理、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法语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高级法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探究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可行性路径,旨在帮助法语教师开拓思想政治教学思路,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