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学校提升立德树人质量的现实需求。进课程的关键点是以“特”为核心,在既有建设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以“融”为根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以“统”为主线,实现课程组织的结构化;以“实”为基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有效性。达成上述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学校基于循证原则进行课程发展规划,通过多主体协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在校内研训和各层次教师培训中,着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刘燕 《宁夏教育》2020,(4):65-6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校本课程要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并有所创新。银川市实验小学结合多年实践,在课程目标与内容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课程论、教材论和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研究三、国家统编教材及中小学各科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研究四、新时代中小学教材编写理论和评价标准研究五、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年我国中小学各科教材建设的冋顾与展望六、学科育人质量提升与学科教研创新。  相似文献   

5.
一、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课程论、教材论和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研究三、国家统编教材及中小学各科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研究四、新时代中小学教材编写理论和评价标准研究五、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年我国中小学各科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见证了历史的流转,时代的变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依托于文物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研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将“文物”融合进高中阶段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可以使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时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根据河北博物院院藏精品以及课程标准来制定校本课程目标,以河北博物院院藏青铜器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学科融合课程选择化学学科模块和其他相关学科模块分组进行实践研究,明确活动时间和小组分工深入探究青铜器的意义和价值,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实践成果,深入感受以文物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新课程改革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念,立足音乐,融合语文、历史等多学科,利用学生古典诗词吟唱团每周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学科融合性校本教学与课程素材资源开发。经过两年扎实的实践研究,构建了集音乐性、歌唱性、美听性于一身的中小学“古典诗词吟唱”校本课程素材体系;形成了课程有效实施的三大策略;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提升了教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打造了学校的“诗香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措并举,而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有效载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方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充分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吸收本地区优秀的美术文化资源以及历史、自然资源,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要求之一。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汉族民间版画,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引入校本课程,有利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激发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提高其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并以“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渗透性活动课”等方式,在不同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通过“渗透”“浸染”,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牢固的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要动因,以学生立场为基本策略。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要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15年,散发着浓郁的"学科味""教材味",各类学科型"校本课程"大行其道。从逻辑上讲,强调本土味是解决本土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育生活化,催化有意义学习,影响文化化人,调节国家课程与地方文化的互动进而促进知识学习。就空间而言,国家课程政策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注重体验性,淡化学科性,需要扎根本土联结地方知识,以满足学生兴趣与个性化发展需求;非政策层面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或国家课程校本转化,通过本土味的滋养,使国家课程实施更接地气,为学生生活经验的发掘与运用提供可能,有助于国家课程教学基于经验并通过经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代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课程论学科体系与教学论学科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统编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周广珍 《教师博览》2023,(21):40-4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材中,也可以开设相关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校可以从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形式这两个角度入手开发校本课程。在丰富课程内容方面,可以从串联其他学科信息、拓展课外知识这两个角度入手,收集资料。在优化课程形式方面,可以设计谈话启发模式、分组讨论模式、主题活动模式、合作鉴赏模式、编辑创作模式等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6.
构建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崇文尚武”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地方课程目标为参考,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挖掘课程内容,探索三大实施路径,促进学生品格的提升,实现以情润德、以行塑格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主要实践样态为:融入语文校本课程、融入语文选修课程、融入语文课外活动、融入既有的语文课堂。鉴于这四种实践样态均存在种种不如意现象,为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应从微观层面的语文课程结构入手,即分化并单列一门语文课程,专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确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独立课程目标,单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教材,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专门课型,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社会层面和时间层面形成凝聚性结构连接集体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促进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文化的自主更新,有利于构建学校成员的身份认同,有利于建立校本课程长效机制.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应依托国家课程目标,增进文化认同;借助文本与活动,强化文化记忆;扎根学生生活情境,引导文化行动;反思课程活动全过程,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9.
董葳 《小学语文》2014,(3):31-31,56
[教学理念]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  相似文献   

20.
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维度。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宏观任务,二是确定课程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选择课程内容需要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内容分类可采用操作性较强的四类七领域划分法。在符合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和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实施方式的选择需要把握时代性、探究性、重实践、重体验的原则,以此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