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黄妮娅 《高教论坛》2007,(B12):47-49,55
区分英语动词短语中动词后的介词和副词的词性有助于帮助成教学生掌握和记忆英语动词短语的意义及句法使用特征。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的“射体和界标”理论及范畴理论重点探讨了英语同形近义的介词和副词的认知差异及联系。研究发现:多数表方位意义的非复合词形的介词可以省略界标,担任副词;可以省略界标的方位介词都是常用的基本词汇,与人类的基本空闻经验有关,属基本范畴成员。  相似文献   

2.
“给”语法意义非常丰富,在不同句子结构中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与之对应就有不同的词性,文章对“给”的三种词性:动词、介词、助词做了基本的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评判标准,有助于对词类同彤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常用的单音节介词为考察对象,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汉语动词介词化的动因进行分析,认为汉语动词的介词化是句法语义因素、同步虚化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语用因素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N1 使 N2 V”句式中,“使”是动词还是介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分别从对“使”是介词的否定、正面立论、类比推证以及“使”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使”具有动词的一般特点,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  相似文献   

5.
“把字句”中“把”的介引成分不是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的,它原本就在“把”后,介词“把”的介引成分不宜理解分析为动词的宾语提前;在语法研究中作具体分析时,把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结合起来分析,“把”的介引成分一般来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己知的人或事物。  相似文献   

6.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V+给"中"给"的词性及相关句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由于上述分歧 ,各种语法书对“V 给 N1 N2 ”(“V 给”后带上两个名词性成分 )的分析也就不同 ,有的认为是双宾结构 ,有的认为不是。文章认为 ,“V 给”中的“给”是动词 ,“V 给 N1 N2 ”是双宾结构。  相似文献   

8.
"给"语法意义非常丰富,在不同句子结构中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与之对应就有不同的词性,文章对"给"的三种词性:动词、介词、助词做了基本的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评判标准,有助于对词类同形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武宁(上汤)话中有一个用法十分活跃的“拿”字,它有两读:上声[na42]和阴去[na45],两读都有动词和介词的用法。本文结合“拿”的动词、介词的用法,通过和普通话的比较,着重从句法结构上分析武宁话的“拿”字句。  相似文献   

10.
杨海丽 《甘肃教育》2014,(11):46-46
正一、短语动词的分类短语动词作为一种固定词组,可分为下列四种:1."动词+介词",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例如:I’m looking for my glasses.在这种结构中,有的短语无惯用意义,例如believe in、hope for、listen to等,这些动词皆具有其通常意义;有的短语有惯用意义,这类动词的组成部分难与其字面意义相联系,其介词几乎不可与动词相分离,例如come over,go for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把(给) NP V1NP V2(N)”式动词性短语,运用句法研究和语义搭配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其归属问题,提出了“含兼式”短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令AB的是C"这类句式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主要结论是:一、充当句式中B的词语,绝大多数都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或动词词语。二、从C的句法形式考察,存在着"复杂式"和"简单式"两种类型。但在出现频率上,"复杂式"比"简单式"高得多。其原因与绝大多数的C属于新信息,特别是与说话人的表达需要直接相关;三、以廖秋忠所提供的几种手段为依据来确定"是"的管界。结果表明,几种手段在适用频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百度"词性的辨证分析及搭配的考量,再有与"V+一下"结构语义成分做对比,我们最终确定"百度一下"是一种特殊的"V+一下"述宾短语。作为网络流行语,它的语义内涵在扩大,它的词性已经动词化。  相似文献   

14.
配价是一个以句法为核心、包含了语义和语用等因素的综合概念。配价研究要以句子的配价体系形成过程为终极目标,不仅要研究充当全句首要核心的动词的配价,还要研究句子中其他较低结构层次上的词类的配价。介词在句子的配价结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介词配价研究应当是配价研究向动态化发展的首选对象,而这一问题只有在句子配价体系建构过程中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运用认知语法和三个平面的理论,对现代汉语“没有”型比较句的比较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首先指出什么样的句法成分能够充当比较结果是由该句式“不及”、“达不到”这一基本语义决定的,重点分析了状态形容词充当比较结果的原因和“那么”的用法,接着分析了比较结果的语义模糊性和语义类型,最后分析了整个“没有”句的语用倾向。  相似文献   

16.
根据介词的不同,涵事介词短语蕴含句可分为涵事"把"字句和"用"字句两种类型。前者由涵事宾语整体前移或分裂前移而生成,后者则只能由涵事宾语整体前移而生成。这两种涵事介词短语蕴含句,由于标记涵事的介词不同,其述谓成分、谓核动词的句法与语义特征以及主宾语的语义类别都存在着差异;涵事介词短语与其他句法成分在句法、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与匹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着不同的构句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作为”及其语法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作为"一词可以分布在10种句式(Zp1-10)中,其中动词"作为"分布于前六种句式(Zp1-6),介词"作为"分布于后四种句式(Zp7-10);而且二者在语义、句法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对立.在历史长河中,(1)"作为"短语的线性位置由句子后部不断漂移向前,(2)同时,句法功能也由谓语逐步降级为状语,最终"作为"完成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义素分析是借自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分析方法,最初是用来分析亲属词的义位特征的,后来在语言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而“因声求义”作为一种训诂释义方法,主要是根据音近义通的原理系联根词与源词,找出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将义素分析的理论运用到“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词(PREPOSITION)是用于名词词组或相当于名词词组的结构之前,表示词语之间意义关系的词类.英语介词繁多,用法各异,本文就英语介词的抽象意义的理解和用法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它既具有动词的功能,又具有比较"意义和否定"的表达法.英语介词的抽象用法是一种很重要的修饰手法,它能使英语语言简练而生动形象,含蓄而抽象难懂.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介词上下文的理解、搭配关系、逻辑推理而得其义.  相似文献   

20.
《庄子》首用“股脚”一词,而后沿袭二千余年,使用颇广,然辞书及古人训解多失义,今人所著《庄子》注译类著作,多照录而已,不加训解。今通检《四库全书》正文及文注释,共得“股脚”用例约103条,考查其用法与结构,综该其义,释“股脚”为双音节复合词,其本义为“下肢”;《庄子》中“股脚”指称下肢中凹曲隐蔽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