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任广东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师三年多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做好以下几点非常重要。1责任心与专业精通做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责任心,要能严谨治学,要能认真教学,还要能擅长于经常性总结与课后自我修正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去自觉地好好备课,深入研究教学教法,认真讲课,才能上好每节课。另外,光有责任心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努力去在学科专业领域内去掌握,深刻理解其每门课程的知识,做到专业精通。因为只有当老师自己对所上课程非常精通之后,你才有可能在讲课时做到深入浅出、挥洒自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你才会让听课的学生心服口服,才能让学生能真正有所收获。最后,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我觉得最为重要。2随时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无论是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还是作为一名非专业课教师,除了对所带课的学生要进行专业知识、课程知识的教授以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引导教育。这不仅仅是我们班主任、学生工作处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普通教师应当担负起的责任。我认为: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中,最为重要的是“传道”,我个人认为,“传道”不仅仅是指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论知...  相似文献   

2.
汪丹 《中学生电脑》2010,(10):25-25,27
学生欢迎的老师一定要做到六点:一、学会宽容;二、要有责任心;三、善于鼓励学生;四、做学生的朋友;五、具备幽默感;六、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3.
作为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我把训练学生作文的目的之一设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在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老师自己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明白了老师只有把无私的奉献倾注于基于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疏导之中的爱,才是深沉的大写之爱,也只有倾出自己的“大写”之爱,才能育出“大写”之人.这个“大写”之人指的是目中有祖国,心中有人类的大志向,求真、求善、求美的大境界,自知知人、实事求是、追本溯源的大智慧.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作文的教学实践,来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严励与慈爱仍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成份 ,不论是过去、现代、将来 ,都应是构成管理学生中需要处理好的一种重要关系 ,是管好学生最基本的方法。“严”与“爱”的前提是首先自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这样老师才有较高的同化度 ,才具有可羡性。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往往令学生倾心羡慕 ,向而往之。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对工作认真负责 ,精益求精 ,学生也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会尊重、感激教师 ,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要以优异成绩报答教师的强烈愿望。有个赴美留学生对他的幼儿园老师说 :“…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人”。河北省安国市的一位老师,为了给自卑的“差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课堂上特地挑了一位高高举手的“差生”回答问题,可是该生站起来后却哭着说“不会”。不会为什么举手呢?课后这位老师了解到,原来因为别人都会,如果他不举手,别人就会看不起他。了解到这一原委后,老师没有讥笑他滥竽充数,更没有抱怨他“不会”还来凑什么热闹,反而感到这位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于是老师建议他,下次举手时如果真会就举左手,否则就举右手。老师看到他举左手时就尽量给他提问机会。就这样,没过多久这名学生就变得自信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后来,老师把这个“秘诀”悄悄告诉了其他几位“差生”,很快,全班的“差生”集体上了一个台阶。教师要给学生人文关怀,要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主动性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在顺其自然的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班级,不可避免地会有少数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即所谓“差生”。“差生”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笔者从教多年,在“转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转变差生,这是“转差”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素质。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体现是“:严”“、细”“、恒”和“做好表率”。一、班主任的工作要“严”“严”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并给学生起码的尊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只有差的老师,而无所谓‘差生’.”这是我们的教育观.所以,我们认为,学生中有上进快的,有后进一些的.而“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创设高效“教育场”,从根本上消除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从而促使“后进生”转化,获取“大面积”丰收.(一)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对于“后进生”,教师首先要为他们点起希望之火,与他们交朋友、谈心,逐步从思想上克服阻碍学习的因素,一点点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天长日久,这一点点的自信心积累起来,最后发生质的变化,由消极变为积极.做为老师要有诚心和耐心,这样才能感化学生,从情感上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需要的角度上讲,“后进生”也有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只是由于某种压抑,而被埋没,造成智力和非智力上的障碍.我们不要嫌弃他们,应该信任他们,正视他们,对他们要关心帮助,对其取得的点滴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他们成长中的每一点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对学生悉心教育,坚持做到工作中以“勤”字当头,这样就会耳聪目明,工作中才会有条不紊,层层展开,步步落实。  相似文献   

10.
现在很多教师都注意做差生转化工作,这是好现象。其效果,有的好有的差,这也是事实。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教育方法简单。由此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老师教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和老师顶嘴,甚至“对着干”。 问题出在哪里呢?有些教师看人戴着有色眼镜,他们较多地注意差生的缺点和错误,把焦点聚在“差”上,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批评方法,这就叫做“同位补差”。那么教师为什么喜用同位补差的方法呢?原因有三:其一是跟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关。责任心强的教师看到差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上树木有高低。”这句极有人生哲理的话值得我们教师反复地思考和仔细地体会。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其中总有几名让老师“头痛”的差生。他们以各种原因形成了学习成绩差、思想行为表现差,或者个性养成的心理素质差。教师面对这些差生应不急不躁,不甩包袱,去努力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是现代教育对我们的呼唤,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一种责任。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称职的教师就应该研究和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等待的力量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遇到差生是常事.如何转化差生,使他们也能够同其他孩子一样扬起自信的风帆,这就需要老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有高超卓绝的教育艺术.我认为,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13.
最近重读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我们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一定非得要拿出几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想。但是我们必须有思想,学会思考,由此我们教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认真摸清形成差生的原因差生并非生来就笨,事实上,智力极低的人是很少的,差生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由多...  相似文献   

15.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既要做好培养优等生的工作,更要做好辅导差生的工作,在培优辅差中带动中间学生。只有及时而细致地做好这一工作。才能使优生更优,差生不差,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来做好这一工作呢?  相似文献   

16.
第一,以诚相待。以诚相待就是要必须做到对人“诚心诚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诚则灵。做人的工作必须真诚相待,实心实意,企业领导干部和政工人员在做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心要实,表情要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开启人心灵的闸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谓古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一层意思。在做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坚持以诚待人。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升温则水,降温则冰,要转化先感化,经常亲近之。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差生”,融洽师生的感情,才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差生”爱的情感。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才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门较抽象的学科。数学方面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由于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造成的。常言说:“儿时的兴趣,未来的事业。”学习亦然,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多年教学工作的不断总结,我获得了不少经验。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的。1.倾注爱心。在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差生,关心差生,偏爱和歧视只能造成性格的不良发展。差生最怕上数学课,更怕考试得低分而被老师责备、训斥,因此在学习上要给他们鼓励和表扬,即便是小小的进步也该“浓墨重彩”的抒写,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  相似文献   

19.
1.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是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因为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是从他的“学生观”出发而决定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学生观”,就没有正确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正确转化“差生”。 2.掌握学生的“向师性”。“向师性”是学生对老师的敬慕和服从,如同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主要表现有“差生”具有一定的“学生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很高大;学生都希望有个好老师;都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触地承认:“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没有哪一位老师不这样认为。”转化“差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去转化他们,引导其迷途知返,由“差”转优,是老师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和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