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9,(6):18-25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采自商洛的野生艾蒿根、茎和叶中分离到54株内生菌,其中35株细菌,19株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靶标菌,采用纸片法对分离的艾蒿内生细菌进行了拮抗活性的筛选,以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茄病镰孢霉为植物病原菌,用对峙法对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和真菌在野生艾蒿中的数量分布均表现为在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从内生细菌中筛选出了4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BS-6和BR-6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BR-9和BS-12菌株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从内生真菌中筛选到2株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FS-8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FR-4菌株对茄病镰孢霉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由此可见,野生艾蒿组织中内生菌含量较为丰富,而且其中存在对细菌和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内生菌资源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中发现的一株细菌(ZXK)为材料,通过摇瓶发酵的方法获得其发酵液,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菌体和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病菌Gibberella zeae,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 Uacingulat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ZXK菌体及其发酵液对7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ZXK发酵液能够完全抑制苹果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也达到了90%以上;发酵液经离心、过滤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其中以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发酵液样品的抑菌活性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3.
亮毛杜鹃根际真菌与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根际真菌与内生真菌及植物之间的联系。本文对生长于云南省楚雄市的亮毛杜鹃(Rododendron microphyton)的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结果共获得真菌75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它们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的8个属,其中青霉属31株,占总数的41.3%,属于绝对优势类群,结果表明亮毛杜鹃的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有着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离、纯化获得的6个木霉菌(Trichoderma spp.)菌株与玉米弯孢霉病菌(Curvalaria lunat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aum fulvum)、苹果霉心病菌(Alternaria tennis)在培养皿中作对峙培养,测定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木霉菌抑菌强度和抑菌谱不同,在本试验中T5、T6菌株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作用;有的木霉菌株虽抑菌谱较窄,但对某一特定病原真菌却存在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内生真菌的种类,对蓝花参植物的茎、叶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10株内生真菌,表明蓝花参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产孢特征明显的4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大果粗孢曲霉属(Liliputia Boud.et Pat.)、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 Linder)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 Lagerh.)。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新途径,采用平板显色法从三株白腐真菌中筛选出一株灵芝属漆酶高产菌,以农作物秸秆等为培养基进行固态发酵,该菌主要产漆酶和少量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优化条件下,该菌发酵18d,漆酶活力最高达2056U/g干曲.该菌以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及稻草作为唯一营养源固态发酵30d,对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最大,达到23.7%,油菜秸秆也达到了16.2%.  相似文献   

8.
植物内生细菌及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植物内生菌概念形成、内生细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等不同方面对植物内生细菌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阐述,总结其发生规律,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类微生物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曼陀罗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曼陀罗茎、叶和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曼陀罗茎、叶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弱;种子抑菌活性较强,且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在不同病原菌之间抑制效果差异较大,曼陀罗种子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96.91%.  相似文献   

10.
还阳参是民间的常用中草药,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研究还阳参内生菌的组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还阳参根、茎、叶和花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培养,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对分离出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还阳参不同部位分离出来的内生菌种类和数量不同,叶分离出的内生细菌较多,同一种菌可以在植物的不同部位生长.从还阳参各部位共分离出了3种内生真菌和20种内生细菌,内生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14种,均为杆菌;革兰氏阴性菌6种,5种杆菌,1种球菌.  相似文献   

11.
从药用植物大黄藤中分离出内生放线菌2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病菌和链格孢菌为受试菌株,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有14株内生放线菌对1株或1株以上的受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有1株(ADG11).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藤内生放线菌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13.
从关白附(Aconitum Coreanum(Levl.)Rapaics)中分离出内生菌共29株,通过TLC检测筛选出2株可能产生生物碱类成分的内生菌.对筛选出的2株内生菌株的发酵培养物分别以纸片法和MTT法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2个内生菌株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肝癌细胞SMMC-7721、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2株内生菌分别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4.
从楚雄采集核桃样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以德氏孺孢、链格孢、疫霉、拟盘多毛孢和灰葡萄孢为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核桃内生真菌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得到22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6个属,其中,青霉属和镰孢属为优势类群。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四个核桃内生真菌菌株(青霉属2株、镰孢属2株)对链格孢有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较明显。其中属于青霉属的cx13和属于镰孢属的cx09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药用植物云南萝芙木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对样品的根、茎、叶和果实进行表面消毒.采用两种分离培养基和三种分离方法并且分别添加重铬酸钾进行分离.共分离到17株内生放线菌.  相似文献   

16.
以从珙桐叶柄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细菌GT21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通过PCR扩增16SrDNA并测序,用BLAST软件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其相似性最高的菌株为BacilILlssp.SAP02-l,相似性9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T2l单独一支,其余6株细菌聚为一支,GT21与Bacillussp.PKSWII和Bacillussp.LM6亲缘关系更近,而与Bacillussp.SAP02—1等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9年至2012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4年间楚雄州医院SICU病房培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利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SICU病房共检出临床感染病原菌89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株,占15.7%,革兰阴性菌752株,占84.2%。这些菌株分别来自痰、尿、血液、胆汁等,以痰标本多见。在检出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2009年22.1%,2010年30.9%,2011年47.5%,2012年54.3%。从药敏结果看,SICU病房中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未发现对碳青霉烯酶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医院SICU病房中的感染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且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区域性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发酵风味物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RS琼脂培养基对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A1、S2两株乳酸菌。对两株菌在牛奶中的发酵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均有较强的酸度、乙醛和丁二酮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8株产淀粉酶的菌株,测得其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在1.4—2.4之间。经过液体发酵后测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酶活较高,分别为1.06、1.29。经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初步鉴定这2株菌株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