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丑老师     
在我学生时代的众多老师里,李老师是教我时间最短、长得最丑的一位。说他丑是因为他的残疾,他是一个身材矮小的跛子。自从他一瘸一拐地走上初三三班的讲台,我们班的同学就沮丧透了,瞧瞧人家二班的语文老师多么高大潇洒,四班的班主任老师多么风趣幽默,都有大儒风范,只有他,整个一矬子加跛子,真是太丢人了!这就注定将有一股势力要与李老师抗衡!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讲座是罗小维老师给我的“命题作文”:《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我想,既然是网上交流,我也就不正儿八经地讲,就漫谈吧!先从钱梦龙老师谈起。大家知道钱梦龙老师的学历吗?对头,是初中毕业。但他后来成了语文教育的泰斗,因为他自身的追求,自己的人文素养非常高。我曾经对钱老师说,只要教师个人素质高了,他怎么上课,都叫“新课改”!我还说,什么叫“素质教育”?高素质教师所进行的教育,就叫“素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语文考试,要求写古诗下句。上句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一学生居然填了“我便奋力把花采”。语文考语文,题目要求:写出老舍先生的一部著名作品的名字。一学生想不起,旁边同学告诉他是《茶馆》,结果那位听成了“茶壶盖”。被老师痛骂!语文语文考试,一题要求考生解释“逝世”一词。某生答“去死”(他本来想写“死去”,却一时笔误),老师大怒!语文数学一次数学考试,最后一道大题要求判断两个解法哪个是正确的。某生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就顺便提了几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看都没理!想想全有理……”结果,数学老师把他的解法在整个年级…  相似文献   

4.
王开县是山东枣庄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现在他批改学生作文。除了修改错别字之外,还多了一项任务——把“囧”、“雷人”等字词像挑刺一样挑出来。“谁用这些字词写作文,我就不会给他打高分!”这位从教十多年的老师说。  相似文献   

5.
《今日中学生》2008,(9):27-30
题外话 筠连县高坪中心校 丽君: 自从看了“青春热线”以后,我就一直想给您写信,我有好多好多烦恼,想要告诉您、,上小学的时候,我最喜欢语文,那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就会耐心地给我讲解,因此我对语文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但是上了初中.语文老师是一个男老师,虽然没有小学老师和蔼,但是也并不严厉,可我就是不能像和小学老师那样自然地和他交往.从来不向他请教,上课答问也不积极,语文在小学名列榜首的我,竟然一落千丈!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成绩最差的学生一样可以写出动人的儿童诗!他叫小庆,语文成绩不好。以前教过他的老师跟我说: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在班级的末尾。如果有人考不及格,那肯定是他。怎样让他以及像他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大吹”老师姓武,是28年前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大吹”是他的同事们给他起的绰号,慢慢地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昨晚又梦见自己坐在教室里,听武老师兴高采烈地“大吹”。还没有进入他的班,就听人说:武老师跟着父亲到过外蒙古,特能吹,天南地北无所不晓,高山大海无所不讲,经常挂在口头的话是:“谁要不听话,看看我的大巴掌!”一听他讲课,果然名不虚传。在数学课上你就好好地讲你的数学呗,他不,先是背诵几首唐诗宋词,满脸得意地说“怎么样?我的水平还行吧?”然后大讲特讲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基础啊,连语文都学不好的学生,怎么能准确的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8.
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儿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儿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你爸爸和你妈妈才会结婚!”…  相似文献   

9.
学了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老师,您好!》一课后,教师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短文。写前先让学生重温重点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再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这句话是说,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教诲。生:我反对,爱迪生从小没上过学,他在火车上卖报,自己买实验用品做实验,最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他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瘦俊牛牛”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全老师的网名。他呀!以现代的审美观来看,是一个标准的“骨感美人”。他自己也觉得很“自豪”。他人酷,说话更酷。如果不信,你就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此,我深有体会。一天,刚下课,我还没有走出教室,学习委员就对我说:“老师!陈锦今天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一听,心里不禁嘀咕:这孩子的老毛病怎么又犯了呢?本学期,我有意让陈锦担任语文小组长,是想借机改变一下他的学习态度,让他迈进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3月份———学雷锋活动月,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眼中的雷锋叔叔》的小作文。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道:“雷锋叔叔很爱美,因为他戴着手表。听我爷爷说,那个时候有些人连饭都吃不上,雷锋叔叔却能戴起手表,真是个大款。”老师看后,大为恼火:“有手表就是大款了?写雷锋,是让你写他勤俭节约和乐于助人,谁让你写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给我重写。”“老师,我看电视上演了。雷锋叔叔真戴着手表,他还有皮夹克呢!”学生一脸委屈和茫然。“真的,真的也不能写!”目睹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从心底涌起一股悲哀,对教师,也对学生。就学生的这…  相似文献   

13.
看了这个题目,你可别以为我班真的有三头牛。我指的是我班三个姓刘的同学,不过他们还都跟牛挂得上钩呢!先说那个人称“老黄牛”的刘元吉吧!他在班上是出了名的大好人,成绩好,肯帮助人,做事特认真。就说帮老师抄黑板这件事吧!他中午在学校吃饭,时间比较多,语文老师经  相似文献   

14.
老项搞笑     
“老项”是我的作文培训班老师,那为什么就叫他“老项”呢?“老”指的是他在我们学生心目中地位非常高的意思,可别以为他是老人噢!说到“老项”,他可是报社的记者,还是我们的“搞笑大使”啊!我可真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来作文班上第一节课时,第一次见到项老师,他高高的鼻子,宽宽的肩膀,一对有神的眼睛,脸黑黑的,活像一位农民。在这节课里,老师给我们讲了语文的意思,“语”指的就是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文”指的就是作文写作能力。要学好语文,不但要有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要有非常好的观察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他接着给我们…  相似文献   

15.
老师:“请同学们用‘不是……就是……’造句。注意:造句也要说真话,实事求是。”学生:“这几周的体育课不是被语文占了,就是被数学占了。”老师:“你光知道玩!所以,造句也想到体育课上面去了。你好好地站着!”学生:“老师,我没有说假话呀!”老师:“那也不行!罚你重造一个。”学生:“如果有的同学回答问题不合老师的心意,老师不是训斥他,就是罚他站着。”  相似文献   

16.
张磊 《今日教育》2011,(7):19-20
“不要叫我龚校长,请叫我龚老师。”龚瑶现在的身份是彭水中学的副校长,但他对这个头衔一直保持着“警惕”,他更喜欢别人叫他龚老师,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觉得与他所钟爱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贴得更近。“其他老师是上语文课,龚瑶是上语文。”还在学生时代,龚瑶就对语文和传统文化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上课了。”“立正!老师好!”“大同学晚上好!请坐下!”“谢谢老师!”我的课就这样开始了。老师是我,学生呢,就是我的老爸。这段时间我的作文成绩有点下降。老爸晚上拿来一篇范文,说要给我补补。我贪玩不干。老爸的小眼睛眨巴眨巴,说请我当老师,给他讲讲范文。请我当老师?嗨!我最想当老师了!多神气呀!于是,  相似文献   

18.
(四)不结婚的坏习惯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19.
尴尬之一老师:我不会感谢你《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了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是没有区别的。思考之一让学生自主读书学生的语文学得好,得益于自己长期的课外阅读,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在三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就说过类似的话。因此,写这封信的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如饥似渴的课外阅读,而与语文教师的“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20.
"多"与"少"一位学生在与他的语文老师下课交流时说:老师,您这节课讲课就像抛鱼:抛来第一条,我接住了;您又抛来一条,我也接住了;可您仍然不断地抛来。老师,我们才两只手啊!这位学生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一堂课教师讲授太多了。一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层次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