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资源的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为了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这一更高目的,同时,也需要人与人的和谐来促进.  相似文献   

2.
和谐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人与环境、与他人、与自身都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以培育"和谐学校人"为宗旨,以人为本、和谐统一、团结友爱和自主发展是其主要特征.在和谐学校文化的内容结构中,学校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外层,学校人与他人的和谐是中层,学校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内层.和谐学校文化与教学是一种循环互动关系:一方面,学校人需要在和谐学校文...  相似文献   

3.
和谐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而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和谐的人格.而和谐人格是青少年理想人格,是"人在生理、心理、伦理、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一系列素质与品质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状态,它是指人、自然、社会相互和谐的一种人格行为".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建构需要全社会和青少年自己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慧 《考试周刊》2013,(61):153-154
<正>一、引言构建高职高专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必然要求。校园和谐不仅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师生各自及相互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还包括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校园建设是  相似文献   

5.
王想平 《宁夏教育》2008,(11):12-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只有和谐的教育、相对公平的教育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所谓和谐教育,“是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什么是校园和谐?这应当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又复杂的系统,不但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等。建设和谐校园,尚缺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探索、去实践。  相似文献   

7.
和谐已成为当今的一个主旋律。世界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要和谐。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与受教育心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一个和谐的中职教育环境,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和谐校园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和谐校园需要团结一致、加强管理、思想到位,重视大学教育主体“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努力培育高品位、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从而为人才培养塑造优雅的学术宫殿。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多次强调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建设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建设和谐的社会就需要社会各个层次的和谐建设与之呼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同构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以心中美好的信念铸就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巨著,“和谐”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曲。首先,在作品中,每当克利斯朵夫需要帮助时,就会有善良的人出现,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次,文中的三大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奥里维、葛拉齐亚分别代表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象征着民族大团结,是社会的和谐。和谐音符无处不在,本文对作品中人与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关键,社会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教书育人同样需要和谐。同时,它也是是老师的职责所在,班主任这个角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学班主任如何搞好与学生的关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呢?笔者在本文中就展开自己观点来探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关键,社会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教书育人同样需要和谐。同时,它也是是老师的职责所在,班主任这个角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学班主任如何搞好与学生的关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呢?笔者在本文中就展开自己观点来探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段玉林 《云南教育》2008,(17):30-32
和谐,是人的发展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问题就是人本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人是主观能动的,人的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在教育,核心在人才的培养。教育优先发展重在教育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张勇 《教学与管理》2013,(27):27-29
文化即"人化",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培养什么样的学校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因而"和谐学校人"的培养无疑需要和谐的学校文化环境作为支撑。毋庸置疑,这种"和谐学校人"的培养顺应了和谐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我国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维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个人要实现自我价值,也需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互动.关系资源是人的无形资产,注重与人沟通,有意识地经营人脉关系,是一个人在事业、工作、生活上能达到目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和谐相处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谐相处。要做到和谐相处,需要人们加强个人自身修养,掌握和谐相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快乐学习的沃土,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  相似文献   

18.
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学校目前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学会感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否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关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对个体来说,要特别重视和谐人格的培养。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个体,应将个体需要、动机和意志所导致的行为规范,纳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中,并由此体现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这是一个涉及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应该是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