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有线广播在社会沟通中的独特优势,作一浅显的分析,意在抛砖引玉。一、信息传播的区域性,决定了社会沟通内容的广泛性。与其它新闻传播工具(报刊、电视、无线电台)相比较,有线广播的信息传播是通过电线和广播喇叭而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这就决定了社会沟通内容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更公开、更广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用足大政策,创造小气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中,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的特征日益明显,“风险”从单纯的科学技术领域迈向整个社会系统.风险研究由强调权威控制、专家决策向关注公众认知、多元沟通的整体范式变迁①,风险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风险沟通是以构建多元共识和价值认同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沟通,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其目标才能实现.专家系统是由科学技术成就及其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专业体系,如建筑师、医生、律师等②.对于普通社会大众而言,他们对专业体系的运作机制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无知,但他们的生活却依赖于对这些抽象体系的信任,这一信任成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而风险的高度知识依赖特性则更加强化了在风险沟通中专家系统的主导地位.这使得公众与专家系统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风险沟通和风险应对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信息社会中档案工作者的沟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社会中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定位”这一基本观点出发 ,阐述了较强的沟通能力对于现代档案工作者的重要意义 ;指出了当前档案专业教育和培训中对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够重视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4.
它向我们展示了底层社会的经历,底层社会的情感;这是一种被漠视的沟通,是被蔑视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是形塑政治沟通场域中权力关系的结构性要素。数字技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与社会分层系统表现出复杂的相互关系。要理解今天的政治沟通,对数字技术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的把握是必要前提,本研究通过“数字分层”这一核心概念,以中国为具体观照对象,试图明晰当下中国政治沟通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如何做出回应提供思路。研究认为,数字分层情境下政治沟通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社会阶层间数字沟通机会和能力的不平等、社会上层和中层对下层和底层的话语抑制以及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对话”难题。本研究提出的相应解决思路在于增进和提升社会下层和底层的数字沟通机会及能力、增进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数字沟通以及促进不同社会阶层间良好的线下沟通。  相似文献   

6.
孙立平:现代沟通方式改变了什么?在一个扁平化的时代,移动电话、QQ、MSN、彩信、播客等新的沟通方式相继出现,使得不同时代的人连通讯手段都不一样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实际上为不同的群体,甚至是不同的阶层,提供了更多的沟通方式选择。这对我们这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樊攀 《声屏世界》2013,(10):51-52
《真诚·沟通》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公益广告栏目.也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的“纪实类公益广告”栏目。在央视新闻频道周期性播出,每个公益广告的时长约为1分半左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新的社会价值观亟需建立。无疑,纪实类公益广告对于树立社会真善美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纪实类公益广告的核心是人,人物的形象和故事决定了广告的主题.同时人物的选择和形象的塑造也反映出了栏目对于“真诚·沟通”这一主题的立场和倾向。  相似文献   

8.
李海峰 《中国新闻周刊》2011,(8):I0009-I0009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至今已举办六届。六年来,论坛始终围绕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理念,搭建政府与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影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作为风险社会的一项重要理念,风险沟通的国内研究刚刚起步,对其内涵界定也还比较模糊。本文回顾了风险沟通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梳理了近年来风险沟通研究的主要脉络及热点,提出了风险沟通研究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探索风险社会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跨越时空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边界,这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构。在社会关系重构中,作为公民社会发展的要素,如公民身份、公共理性以及媒体公共空间等对促进社会有机团结、推动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所有这些集中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对话与沟通中。本文从中国公民社会及其特征、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媒体公共空间中对话与沟通何以可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媒体公共空间中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建构公民日常对话与沟通的思想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记者能够采集到更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材料,这就需要记者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技巧性,作为一门艺术,记者的采访活动通常都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不仅能够沟通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还能推动得社会进程。所以,现在的记者越来越重视现场采访技巧,重视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还应该倡导平等,注重创造和谐的交谈环境。本文就探讨了突发新闻的现场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扁平化的时代,移动电话、QQ、MSN、彩信、播客等新的沟通方式相继出现,使得不同时代的人连通讯手段都不一样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实际上为不同的群体,甚至是不同的阶层,提供了更多的沟通方式选择。这对我们这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既责无旁贷,亦大有作为。湖州晚报通过搭建沟通平台、组织活动策划、实施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火庆娟 《新闻世界》2013,(8):320-321
本文探讨了社会非营利组织与媒介沟通的概念,分析我国社会非营利组织与媒介沟通的状况以及其与媒介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如何加强我国社会非营利组织与媒介沟通,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没有充分的表达也就没有丰富的创新.在社会治理中,新闻媒体能否以新的形象出现、以更有效的方式参与?媒体能不能构建起直接沟通的公共话语平台、推动各方交流?基于这样一种"梦想",2010年12月,杭州出现了第一档由政府主导、媒体参与、旨在推动各界对话沟通的新闻访谈节目——《我们圆桌会》.节目以"理性的弘扬"为第一要务,以沟通为主要方式,努力促进社会各界沟通、培养公共理性.这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李斌  陈芝 《现代传播》2015,37(2):157-158
一、高校科技企业与媒介沟通的特性表现高校科技企业不同于政府、军队和其他形式的组织,在与媒体沟通中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媒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播信息、传播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力量、整合企业信息资源。高校科技企业在与媒体沟通中具有其特殊性。高校科技企业创办模式简单,与媒体沟通缺乏独立性。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多数资本、技术来源于高校,其自身识别危机能力弱,与媒体沟通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要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就必须深刻认识"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本文从走基层入手,阐述了新闻社会价值的提升离不开"走转改"这一推手。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网络时代已然强势袭来,微博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更大程度地表现出社会的真实。微博问政的发展是官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无形中要求政府工作方式实现一次重大转变,逐步转变政府职能,这也是在网络化环境下对新的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微  相似文献   

19.
刘:贵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同心曲》最近播出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请问你们是怎么想到要拍这样一部片子的? 龙:这些年,从北京市的情况看,政府工作没少做,但群众埋怨还不少。针对这种情况,市委有关部门领导认为,过去政府和群众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通不够,没有能很好地通过新闻媒介尤其是电视来促进沟通。电视是影响千家万户的媒介,利用它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基于这种想法,有关部门和我们共同制定了“同心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拍摄一部促进社会沟通的电视系列片,也就是《同心曲》。刘:我记得1988年冬季,你们拍了一部影响比较大的专题片,叫《大白菜的诉说》。这部片子讲述了北京人储存大白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片子引起了许  相似文献   

20.
蔡培 《东南传播》2012,(3):111-113
当下社会,虚拟的人际关系给真正呼唤公平、公正的人们蒙上了一层面纱,这就让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出现了问题,在人文主义下,《金牌调解》栏目利用大众传媒的调解方式为百姓构建了一个真实的诉求平台,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