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没见过我的父亲,他只是家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他戴着警察的帽子,英姿飒爽,目光炯炯有神。母亲说他死于一次执行任务的交通事故中,他死时,我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或者是没有爸爸的孩子天生就很懦弱,在院子里,我从不跟别的孩子争抢东西,尽管这样,还是会有孩子欺负我。我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南京读者许建华先生给我们编辑部来信说:我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虽然也懂得要讲究方式方法,但自己对于究竟如何培养教育好孩子也是一知半解的,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而已,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有时还会造成与孩子的一些冲突,使孩子一见到作为父亲的我,心里就疙疙瘩瘩的,于是我就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他的妈妈。后来发现这也不是办法,毕竟父母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后来,有在市家长学校任教的朋友向我推荐了贵社编辑出版的《家庭教育》这本杂志,说他在家长学校教课时,就是从这本杂志中…  相似文献   

3.
刚刚进入桥牌队时,我还以为桥牌就是一种扑克牌的新型玩法,只是用来娱乐消遣的。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一次巨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吃午饭时,我的孩子拿着筷子挑挑米饭,就是不张口。我看到了,对厌食的她说:“老是这样不吃饭。你别以为吃饭是给别人吃的!”她瞪大眼睛冲着我说:“老是这样一句话,真没劲!你就不会换句别的?!”我只是笑了笑。老套的话,叫孩子怎么乐意接受?同样,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叫学生如何喜欢上你的课?新课程呼唤新的课改理念和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有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总是一家人全都在门口等候,向客人先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郑重其事地逐一介绍:这是汤姆,这是杰恩,这是斯蒂芬……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当介绍到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是主动伸出手大大方方地跟客人握手问好。而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却不同,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家里另外的正式成员———孩子往往被忽略,好像孩子并不存在。即使介绍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说“这是我儿子”或“这是我女儿”,似乎孩子没名没姓。还有的父母,在客人面前赶鸡似的…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见到亲生母亲是1997年的春天。之前我总不自觉地想起在四川老家的养母一家人,虽然我只是他们买去的孩子,但总归是养了我13年啊。他们虽然很穷,却从没亏待过我。当我忽然知道自己是买来的孩子之后,还是一点也恨不起他们。我第一次走进山东自己家的大门,看到陌生的亲生父母时,一点也激动不起来。送我回家的警官告诉我,我的父亲每年都要出门找我,这十几年从没间断过。父亲看到我,嘴唇只是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漫长的尴尬之后,母亲终于哭出了声,“扑通”一声跪在两位警官面前,泣不成声地重复着:“这就是俺家立柱,这就是俺家立柱!俺谢…  相似文献   

7.
当别的孩子还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时,我已经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当别的孩子还穿着开裆裤到处乱跑时,我已经明白了凿壁偷光的道理;当别的孩子吵着嚷着跟大人闹气时,我已经能背许多首诗了。  相似文献   

8.
一次,一位家长跟我谈起她儿子对老师的不满:别的孩子与老师打招呼时,老师总是点头微笑,可她儿子招呼老师时,老师好像总是听不见。所以她儿子得出结论:老师不喜欢他。我相信这位老师是无意的,也许是顾不过来,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可孩子很在乎,老师无意中打破了一颗纯真童心的平衡。一次,我碰巧在大班厕所听到两个孩子的“悄悄话”。一个男孩高兴地对一个女孩说:“今天老师摸我两回头。”女孩更自豪:“这有什么了不起,今天老师还亲了我呢!老师就是喜欢我。”教师可能没把这当回事,但孩子很在乎。一次,一位家长声泪俱下地要求园长给孩子调…  相似文献   

9.
“六一”儿童节前,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还没正式开会之前,众多的家长都在叽叽喳喳拉家常。当然,主题都是“谈孩子”。甲:我家鹏鹏太善,在班上总是受人家欺负,脸上被别的孩子搔了几道血痕,还哭着回家……我说你哭啥?你就不会打他么?打不赢就咬他一口嘛!孩子太善了有啥用?一辈子只会当受气包!乙:我家那小子更晦气,老实得不会说谎,值日做清洁时,孩子们都没洒水扫地,老师问时,别的孩子都说洒水了,就他红着脸说没洒水。结果,罚他把满教室的课桌全抹一遍,累得一身臭汗。老实就是吃亏哟!丙:孩子也不能太直肠直肚了,我家那…  相似文献   

10.
眼泪     
失望就是一种难过,这句话很容易理解。说真的,我有点怨恨我的父母,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他们就把我交给爷爷奶奶带,既然这样,他们又何必生下我——每次听到别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我的心里就难过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1.
李泊宁 《辅导员》2014,(23):1-1
也许,我不如别的孩子聪明,可我一直在努力,努力成为一个勤奋的孩子,妈妈,请您别急。也许,我不如别的孩子成绩好,可我一直在提醒自己,提醒自己做题一定认真仔细。妈妈,请您别急。  相似文献   

12.
一我从小就比同龄孩子笨:别的孩子会说话时,我连"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楚;别的孩子会唱歌跳舞时,我还趴在地上玩;别的孩子能够思维敏捷地回答父母出的算术题时,我只会咬着指头,一脸迷茫地望着父母……这些都是妈妈告诉我的。她说:"你呀,笨死了!我的聪明怎么一点儿  相似文献   

13.
李树源 《师道》2002,(12):32
一个小男孩在一张考卷上填写姓名这一栏时,自己的名字———王宇淳(后来才知道是他的)没有写,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阿童木”三个字。他这一“创举”,在我们教师中间引发了一场议论。持反对票的居多,认为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最起码连自己的名字总要写正确吧!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这正透露出这孩子的天真无瑕、无所顾忌的天性,而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姓名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符号,而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灵更为重要。我对此有同感。按理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也太不应该了,但一想,他们又何必拿着这个…  相似文献   

14.
正当语文老师说起妈妈怎样爱自己的孩子时,我觉得我的妈妈一条也不符合。碰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她总和我抢着吃;我自己能做的事情,她坚决不插手;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让我自己梳头、叠被子……每当别的孩子撒娇地让妈妈做这做那,我心里一阵阵羡慕,妈妈从来不这样。我不禁怀疑,妈妈真的爱我吗?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妈妈的看法。一年级我开始学习电子琴,前两次妈妈  相似文献   

15.
莫芮 《教师博览》2007,(8):19-19
我喜欢听别的老师讲课.从听课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我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听别的老师讲课,就相当于在别的老师处进修。我并不觉得别的老师都比我强。也许有的老师比我还弱,但我还是要听他们的课,把他们当成我的老师,至少别的老师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低调和谦虚。而多多少少有一点自私。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错误     
一个小男孩在一张考卷上填写姓名这一栏时,自己的名字──王宇 淳(后来才知道是他)没有写,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阿童木”三个字。他这一“创举”,在 我们老师中间引发了一场议论,结果持反对票的居多,认为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最起码连 自己的名字总要写正确吧!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这正透露着这孩子的天真无瑕、无所顾忌的 天性,而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姓名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符 号,而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灵更为重要。我对此有同感。按理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也太不应该了,但一想,我们又何必拿这个…  相似文献   

17.
<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爸爸妈妈,当我读到这几句话时,感到了无地自容。突然有了好多话涌向心头。想要对你们诉说,可是我什么也不能说,一说就是一次撕心的痛。当别的孩子因成绩不理想而被迫南下打工时,成绩并不突出的我还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没能如愿考上重点高中时,我以为我与学业再也无缘了,你们却表现得极为平静,似乎没有丝毫责怪之意,反而鼓励我,让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8.
冠豸 《小读者》2012,(Z1):17-20
其实,幸福一直都围绕在笨丫头的身边。一我从小就比同龄孩子笨,别的孩子会说话时,我连"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楚;别的孩子会唱歌跳舞时,我还趴在地上玩;别的孩子能够思维敏捷地回答父母出的算术题时,我只会咬着指头,一脸迷茫地望着父母……这些都是妈妈告诉我的,她说:"你呀,笨死了!我的聪明怎么一点都没  相似文献   

19.
我上大学期间,前后做过四五个家教,到了大三,我决定再也不做了,因为我深深感到,有许多事情不是我一个小小的“家教”能改变的。我驾驭不了复杂的现实我做的第一份家教是教一个初二女生。这女孩的学习成绩很差,她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看到别的孩子请家教,他们也请,但他们同时也很明理,知道自己孩子的基础太差,而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没有对我提出诸如“期末考到XX名”的要求,只是让我每星期去两次,检查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帮她解答一些问题。去了几次我就发现,这个女孩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也许正值青春期…  相似文献   

20.
爱的历程     
一位打扮入时的妈妈,只因自己的孩子拉了近旁一个农村小孩的手,而责打自己的孩子,并很快拉着孩子躲开了,脸上充满鄙夷,还不时排排孩子的衣服,抹抹孩子的小手。这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一幕,使我的心收得很紧。这位妈妈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爱吗?如果是,我觉得这种爱是有缺陷的。她伤害的不只是那位从农村来的小孩,而且更为严重地伤害了自己的小宝贝儿。因为这种行为使一颗友爱的、善良的、美好的重心笼罩了一层阴影。当这个孩子长大些,他可能会捂着鼻子赶忙避开一位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他也可能在各种条件优于他的同学、同事面前自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