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满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文章分析了满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的现状,找出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存对策。  相似文献   

2.
满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文章分析了满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原生资源的现状,找出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存对策。  相似文献   

3.
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民间美术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是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在介绍满族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院图书馆构建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的优势、构建过程、应用及其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4.
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民间美术是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是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在介绍满族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院图书馆构建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的优势、构建过程、应用及其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5.
开展原生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目的是形成完整的原生文献资源体系,实现原生文献资源加工的集成化、数字化、标准化,资源管理的制度化,使用的共享化,建设信息化条件下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遗”档案数字化与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革 《图书馆学刊》2011,33(3):2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对完善文化艺术的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教育研究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有利于实现文化积累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林伯珊 《图书馆学刊》2008,30(3):106-108
着眼于我国水书文化研究的发展,结合水书资源的实际现状,探讨水书资源数字化建设。贵州水族地区所收藏的水书文献已初具规模,水族文献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这对弘扬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特色馆藏对服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明确工作任务和建设目标、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开展合作研究、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源、利用数字化保护技术、建设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网上服务平台等方式,建设蚕桑丝织文化的特色馆藏,从而服务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军队院校原生文献资源的定义和类型以及核心元数据的内涵和功能,并提出了军队院校原生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中10种类型原生文献资源的元数据选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素杰  胡艳 《图书馆学刊》2008,30(3):112-113
从满族文献数据源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建立满族文化数字资源的意义、内容和优势,探讨了满族文化数字资源的整体建设实施办法、功能要求和数据库的类型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河南民歌口述档案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是,这些珍贵的"活态"民歌档案资源,如今因非遗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落后和民歌地域特征消退等诸多原因,变得已经非常脆弱,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研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河南民歌口述档案的传承保护策略和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向前  向瑞琪  陈海玉 《山西档案》2021,(2):53-61,52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中来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集体维护、追溯信源、公开透明等优势无疑给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革新的技术支持,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通过分析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寻求区块链技术与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的契合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系统模型,以期为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新思路,并有效地保护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传承处于消亡边缘的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非遗传承人在自媒体中发布的数字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非遗项目、非遗自媒体资源,传承主体、时间、地点、事件6个大类组成的非遗传承人自媒体数字资源领域本体,以及数据-语义-关联-应用四层非遗传承人自媒体数字资源语义组织理论框架,据此可以实现对非遗传承人自媒体数字资源的语义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非遗图片资源社会化标签是大众对图片内容的意识反映,蕴含丰富的知识价值。研究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构建针对标签的非遗图片资源主题导航,并对非遗图片资源的组织和展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标签关联视角探讨非遗图片资源网站社会化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关联标签网络和共标签网络,对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对比,并采用可视化方法对主题特征进行展示。[结果/结论]所分析的非遗图片资源社会化标签存在一定主题特征,便于从用户角度组织和利用非遗图片资源,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究如何分类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以达到活态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一方面借鉴学界对非遗分类的研究成果以及分类法研究中相关类目的划分思路,从学科属性划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的二、三级类目;另一方面兼顾非遗数字采集规范,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国家级项目的信息描述进行分析与综合,构建类目复分表揭示该类非遗资源内容属性中所涉及的共性方面。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期能够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的研究步骤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资源描述与语义揭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重点,进一步拓展其资源描述、语义揭示研究的理论内涵与外延,为促进我国非遗数字化技术发展、文化传承与传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借助信息空间理论,对非遗数字化资源描述与语义揭示问题进行全面综述,提出面向传承与传播的非遗数字资源描述与语义揭示多维度研究框架,并阐明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及不足之处。[结果/结论]非遗资源的语义描述与知识传播还需要大众广泛参与,这将有助于不同用户学习、交流与创新相关非遗知识,解决非遗知识传播与创新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