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因而英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注重以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成为科学探究者为目标,倡导探究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大规模地进行了中学理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相继编写出以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为宗旨的中学理科教材。英国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因而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注重以探究为特色 ,以学生为本。1 揭示探究过程英国教材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 ,注重介绍科学史和科学探究过程 ,使学生在了解科研过程的同时学习有关的生物学知识。教材在组织编排上 ,往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精选生物学史中的一些经典实验作为范例 ,介绍科学家的完整探究过程 ,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  相似文献   

3.
一、新的教材及其新的特点要求运用新的教法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根据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具有新的特点: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知识要求有所降低,以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使教材结构的安排有了相当大的灵活性;设置了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体现了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设立了生动活泼的“科学世界”栏目,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执教的内容是《杠杆》。课上,我制定了一个“一二三”的基本思路,“即一个理念,两点改动,三项探索”。一、一个理念所谓一个理念,就是以科学探究的模式处理老教材。科学探究与自然实验最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更强调学生探究品质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2019年人教版教材在力学实验的编排上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力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力学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新教材的力学实验有新增和删减、更具有启发性、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重视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实验设置贴近生活。基于这些改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注重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注重联系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需要在不同层面上贯彻落实,为了在教材层面落实课改理念,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以及实验技能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注意物理科学探究的设计与安排;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提倡科学精神,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观点,强调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陈芸 《考试周刊》2009,(4):176-177
新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材在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安排上一改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如高中化学课改教材(苏教版)变成了"观察与思考"和"活动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田春英 《新疆教育》2012,(5):120-121
新课标教材创导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对科学探究整个过程的体验,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及逻辑体系;让科学探究真正能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充分开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大规模地进行了中学理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相继编写出以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为宗旨的中学理科教材。英国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即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因而英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注重以探究为基础 ,以促进学生成为科学探究者为目标 ,倡导探究教学。1 循循善诱 ,传授探究方法探究方法也是科学方法。众所周知 ,科学方法的本质都是基于对现象的观察 ,利用假设和理论进行各种逻辑思维等等 ,而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又往往表现出某些习惯性的思…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的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王洪梅 《贵州教育》2007,(16):23-24
在教学设计策略上,有两种典型的方式.一种是赫尔巴特主张的,注重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实用价值,注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这种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关注知识呈现的逻辑顺序,注重学科特点,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设计,体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另一种是杜威主张的用生活教材替代学科教材,将学科教材变为教学参考书,提出教学的设计应从学生的经验开始,引申出合乎科学的方法,即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研究证据,提倡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注重知识获取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而问题驱动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用好教材,通过教材“思考·讨论”栏目中的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尊重历史,依托生物科学史设计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尊重事实,利用真实情境创设问题发展科学思维。问题设计应遵循指向教学目标、问题有层次性、问题情境真实和科学、科学处理问题预设与生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一个会主动学习的探究者。一、探究教学注重学生思维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的整合,新课程的科学课堂教学与传统意义的自然常识课堂教学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笔者就如何创设一种适应课程标准的、新型的“生态环境”作了一些探索。一、小学科学课堂“生态环境”的涵义以新课程标准的观点来看待科学课堂的“生态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探究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四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态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一个会主动学习的探究者. 一、探究教学注重学生思维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要让学生爱上初中物理课,就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探究过程,联系生活实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注重探究过程,提倡多样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8.
实验探究题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中考题型之一。如何有效地引导、培养、强化、提升学生对实验探究题的解题能力,已成为中考科学复习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在分析各地实验探究题特点、题型的基础上,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提出了实验探究题复习教学要立足教材实验,要创新教材实验,要开发习题实验;要注重科学审题;要践行错误归因五种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从而在提高实验探究题复习教学效率上作出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1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材的本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是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好教材。本教学设计打破了学生以往接受结论性知识的习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得出结论在科学探究之后,让学生通过体验质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主要关键词之一。科学探究它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的自然(科学)课教学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对“研究后的研究”,40分钟以外的科学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注重教材中问题的探究,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关注与研究。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