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布伦塔诺主张哲学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严格性”和“精确性”。他以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立场提出了一种关于先天善的客观主义价值论。他对后世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影响在于探究价值现象的独特理论径路,即以心理学为基石铺垫通往价值本质的路径,将价值的界定建立在心理现象及其内在意向性和自明性的基础上。当然,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与后世心理主义价值理论所依据的各种现代心理学理论有重大的区别。布伦塔诺对于作为活动的心理现象的强调,对内知觉与内观察的区分以及心理现象只能由内知觉把握的观点,都使他的描述心理学与以冯特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划清了界限。他的描述心理学是对“心灵”整体的、能动的、内在的本性的一种重新主张。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意向性理论是贯穿整个现象学运动的核心线索。我们认为,意向性理论集中反映了现象学为解决近代思想中的认识论难题、克服近代思想中的二元论倾向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本文将简单梳理这一理论在现象学运动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 意向性本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术语,胡塞尔的老师布伦塔诺借用它来区分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认为心理现象乃是“通过意向的方式把对象包于自身之中”①。胡塞尔据此认为,意识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从2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它汲取胡塞尔现象学中所蕴涵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以此为理论基础展开具体的心理学实践。它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根基,重视意识的“意向性”特点,发展特有的心理学研究程序与方法,对人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体现主体性的心理现象进行纯粹的描述和意义理解,将实现一门人科学的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布伦塔诺区分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以及相应的两种感知,并在心理现象中进一步划分了表象、判断与情感活动,这些心理现象不是表象便是立足于表象之上。表象的意向关系是一种指向对象的关系,判断与情感活动则是一种对立的意向关系。胡塞尔认为布伦塔诺的意向关系是含糊而有歧义的,因此他对布伦塔诺关于两种现象的划分与心理现象的定义进行澄清,将布伦塔诺的意向关系改造为作为实项内容、立义特征与意向内容之统一体的意向性,并针对心理现象的定义提出了意向体验的定义,即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客体化行为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意向性是早期人文科学心理学中布伦塔诺学派思想的核心。布伦塔诺提出的心理的意向性本质观点,拉开了心理学人文科学路线的大幕。在他之后,麦农作了进一步推进。麦农区分出意动、对象和内容,从对象的意向性把握方向进行心理学领域的拓展。意向性从布伦塔诺到麦农的发展推进了人文科学心理学路线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心理学是一种经验的心理学取向,它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反对自然主义和二元论,坚持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坚持心理现象的意向性本质。意向性就是指意识活动总是指向某个对象,它体现在心理的意向性、心理与外部世界的一致性以及意向性关联是一种意义关联三个方面。同时,意向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学价值,应引起各流派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以塞尔意向性理论为切入点,分别考察教育活动中的教育意识、教育意向性、课程决策、对话教育和学习共同体等,析分意向性在主体性教育整个要素、过程、环节中的重要功能、意义与价值。认为主体性教育中的意向性世界是一个以语言为中介,沟通个人心灵与社会制度实在的世界。主体性教育的意向性世界是一个开放性、建构性、可能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维贝克的"道德物化"思想探讨技术物的道德相关性问题,技术物在何种意义上具有道德功能或意蕴,需要基于技术调节理论才能被根本理解,而后现象学是理解技术调节理论之不可或缺的路径或基础。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意向性理论揭示了技术对于人之意向性构成的重要作用,由此表明技术在人与世界之关系的建构中并不只是中立的工具或手段,而是调节着人的知觉、理解与行动。维贝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意向性对于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建构作用,并提出了基于人-技关系的"复合意向性"或"杂交意向性"概念,由此奠定了"道德物化"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现象学家胡塞尔早期是由布伦塔诺引领走上哲学道路的,但后来他毫不犹豫地批评了老师含混的表象概念,同时提出客体化行为的概念,并认为客体化行为才是意识体验的基本意向性结构。自此,胡塞尔继承并完善了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完成了早期对意识意向性的探索,这为其从早期描述心理学转向行为现象学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觉到的都是单个的个体,然而语言中真正具有解释意义的是那些表达共相的词语,但我们既能够认识共相也能够认识殊相。这个事实揭示了我们语言所具有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使得我们能够超越共相而指向个体,超越语言而抵达世界。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我们意识的意向性,正是意向性在我们这个一切皆流的世界中将世界个体化,进而通过语言将世界转化成一个相对静止的、具有固定意义的世界。对于这个过程而言,我们自身既是这个过程的发起者,也是这个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关于意向的思想古已有之,近现代的意向性研究则由布伦塔诺所开创,他提出了第一种意向性概念:心理行为指向内存在对象(色声味等)。胡塞尔在继承和发展意向性研究中提出了第二种意向性概念:心理的感觉内容通过赋予意义而指向客观事物(可简述为心理指涉外物)。关于意向性的存在地位问题现在仍是众说纷纭而尚无定论。但有证据表明,意向性是后天形成的,是经由感知—动作协调过程结合学习—联想—回忆机制而形成,实为一种整体觉知效应。故意向性不能为心理的本质特性,心理的本质应是知(觉知),因为知乃是一切心理现象性命攸关的共性,有之则是,无之则否。而且,知也是最奥秘的心性,它不可定义,也难以用关系范畴和主客体模式来理解,只能凭借现象学方法来揭示其大义,由之证悟了明的境界和我的内在,开显了心的堂奥。若绕开知来论究心理意识将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2.
受启发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的深入思考,结合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尝试以美国分析哲学大师约翰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为基础,通过探讨意向性的概念、特性,以及意向性理论之于主体性教育的可能、条件、意义等等,表明主题性教育应当深入到人的意识领域以获得更开放、更牢固的始基。  相似文献   

13.
刘琳 《天津教育》2000,(4):10-11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即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  相似文献   

14.
冷小青 《教育探索》2001,(12):34-35
一、人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它包括人的意识性、实践性、感受性、意向性、选择性、目的性、自律性以及主动地位和自由等。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增强人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其理论来源之一。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即指…  相似文献   

15.
《逻辑研究》被看作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开山著作,是现象学运动的真正起点。“意向性”作为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是现象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对《逻辑研究》第五研究中的“意向性”概念进行一翻梳理,并重点阐释意向性何以可能以及意向性概念提出的理论意义,阐释主体性与意识对象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特质,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而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其含义有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是指学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及见解;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的存在出发来揭示物的存在结构的哲学流派。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把人的真正存在还原为先于主客分立的人的纯粹意识,由意识的意向性活动可以澄明和展现世界的存在。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将基点建在了个人的存在问题上,从个人存在出发。进入到终极领域的存在中去,实现终极领域和现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学术界出现的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其背后潜存着一种强烈的挺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实质上又是近现代以来“救亡意识”的一种变奏。弥漫于学术界的“创新”思潮与这种“主体意识”的挺立是相互联系的。创新必基于不同思想文化之要素的整合,“整合性创新”体现为思想创新的普遍原理。冯友兰、胡适等人所做的工作,应在历史的意义上将其理解为关于中国哲学的“整合性创新”活动,并实际上改变了哲学与宗教的世界地图。“主体性”只能在“主体间”的交往之中才能显现出来,中国哲学也只有突破“地方性”的局限才可能真正独立于世界思想之林。  相似文献   

19.
学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具有三个向度:本、体、类。本所呈现的是人对其生活世界的意识,体所呈现的是人对自己作为意识主体的意识。这两种意识都是意向性的。类意识则是非意向性的,它体现着人对自身意识活动本身的意识,并因此而是本和体意识的源泉。在人对类的认识上,本、体在类之先;但在学意识自身的逻辑上,则类先于体和本。  相似文献   

20.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关于意识的内在构造学说。意向性理论研究的是意识的指向性和构造性,即意识活动的主体如何带着特定的材料和意义通过意识活动指向意向活动的客体,并赋予意向客体以意义。意向性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是意向性的外在表现。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是从微观层面对群体意识形态的建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借助于群体化的方式,个体融入一定的群体之中,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借助于交互主体性的途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融合,从而使群体成员享有共同的心理认知和价值取向等意识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