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学能研究处于复杂庞大的体系之中,对二语习得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语言学能近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与思考,提出复杂系统理论对语言学能研究的意义,主要梳理了语言学能研究模式、语言学能测试发展、语言学能国内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学能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能是形成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调查在影响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的语言学能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受试大学生在语言学能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外语学习水平性别差异并非源于语言学能。  相似文献   

3.
宋心荷  安颖 《英语广场》2023,(13):50-54
笔者对2005—2022年收录在CNKI外语类期刊中有关语言学能与英语二语习得的文章进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共50篇。本文通过梳理国内近17年的文献,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归纳在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语言学能发展对英语二语习得的影响,并结合与国外研究的对比,以期为国内语言学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作为一种能力,虽不是二语习得的先决条件,但它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和最终所能达到的语言水平,是造成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语言学能的定义、组成部分、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自然习得顺序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其次序是可以预测的。现代汉语助动词"能"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这些情态意义时,也是有一定顺序的,即优先习得根情态,后习得认识情态,并且这一习得顺序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个人因素或自身特征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学习动机、语言学能和性格等因素。目前研究成果还无法说明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个体差异研究领域成果的综述,旨在揭示个体差异研究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二语习得的研究是从语言学发展而来的,因此人们将二语习得归属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或者将其称为应用语言学。近年来,大量学者都从语言学的角度下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理论认知以及学科属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二语习得已经成为涉及多个学科的面向外语教学的独立领域。通过分析二语习得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深刻剖析语言学角度下二语习得的学科归属与地位,以期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奠定有益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能是影响二语习得最有效的预测因素之一,它决定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率和外语水平。教师可根据学习者语言学能的不同水平,组织和实施教学,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三语习得和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改善少数民族英语"学困生"的现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二语学习者的语能这一个体差异出发,结合以往的研究分析了语言学能的主要构成及常见的测试方法,并探讨了语言学能研究现状和启示,旨在表明充分了解学习者的语能差异能够更好的指导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基于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词汇习得的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校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词汇习得进行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实际运用,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探讨认知语言学对于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从而,为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词汇的习得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影响二语习得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之一,语言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学习者的成就及指导课堂教学。通过语能测试有助于教师分析学习者的语能倾向类型,进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指导教师的中介作用。语言学能倾向是影响一个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重要素质因素,教师可有效利用中介者的身份来引导学生认知自身语能优势,自主探寻语言学习的成功出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认知语言学在发展过程当中,与外语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语言学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初步应用,我们发现,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关于第二外语习得的研究,对提高外语教学和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在实践中深化认知语言学理论。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观点,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第二外语习得的基本观点进行总结,从而促进认知语言学和第二外语习得理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简要评述Alan Davies和Catherine Elder的著作《应用语言学手册》,向读者介绍了关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各项重要理论。全书围绕着L-A(语言学应用)和A-L(应用语言学)的区别展开阐述,不仅综述了语言学各方面的研究理论,并且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教师和研究人员带来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一种语言能力,它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及语音感。二语习得中语感的获得是逐步形成的,是语言认知的最后阶段。然而,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速度与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语感的强弱之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者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学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方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是当今语言学界碑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块,其对学生的语言习得的功用不可小觑。本文旨在讨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它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心理语言学对儿童母语习得的研究成果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心理语言学在研究儿童母语习得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并认为正确认识它们并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的探讨,从实践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相对缺乏。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认知语法的研究成果能加深教师对语法习得过程进而对二语习得过程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规定性的讲授方法,关注语法的语义特性,加强整体性教学,使学生体验语法特性,增强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从而获得较强的语法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比应用语言学和计量语言学词汇指标,基于大规模学习者语料库考察口语表现的任务复杂度效应。结果表明,前者只在词汇密度和词汇复杂度上体现显著影响,而后者在词汇变化性、词汇密度、词汇复杂度方面都能测量任务复杂度效应且能捕捉语言产出的细微变化;相较于应用语言学指标,计量指标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更贴合人类语言的复杂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表明数据驱动的计量语言学方法可拓展二语习得领域核心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母语习得观的理论基础,对儿童习得母语的创造性,母语的习得的方式和母语的习得机制进行了阐释,旨在对汉语儿童的母语习得给予更多的启示,进一步加强汉语儿童大脑语言的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心理语言学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语言学对儿童母语习得的研究成果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心理语言学在研究儿童母语习得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并认为正确认识它们并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