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共生网络的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废旧电子产品中可利用资源的不同并结合共生网络的思想,构建了基于实体共生网络的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和基于虚拟共生网络的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分析了其构建思路、运营机理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共生网络的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模式,对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运营流程进行分析。运用约束理论并结合层次模糊评价方法,建立虚拟共生网络的运营流程评价方法。通过对运营流程中瓶颈环节的追踪和确认,为虚拟共生网络中运营流程的改进提供方向,从而实现废旧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效率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废旧家电产生及利用现状,着重分析了《青岛市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试点暂行办法》中存在的几点不足,并结合工作实践实际,从指导思想、回收网络建设、付费制度设计、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法律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子科技产品快速发展使电子市场更加广阔,但其背后的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使用寿命有限、更新换代快、回收渠道不便等。这些大量存在的电子垃圾危害大,处理困难,但其本身潜在价值高,可再利用程度高,因而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成为废旧电子产品资源化的首要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文章就完善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市场法律法规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求早日改善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困难的处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更新替换速度也不断加快,当前废旧电子产品主要有废旧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电脑及其他被淘汰的电子仪器产品。印刷线路板是电子产品中极其重要的电子互联件,电子产品的淘汰也大大增加了电子废弃品量,并形成了电子污染,严重降低环境质量。本文主要探究废旧线路板中非金属材料回收及利用,为环境保护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价值链的废旧电子产品的企业逆向物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球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再利用资源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废旧电子产品的逆向物流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电子产业中的逆向物流问题,结合该行业特点和废旧电子产品的重新利用方式,提出了针对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联合回收模式,为企业回收再利用废旧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保证金退还制度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定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艳红  陈德敏  张瑞 《科研管理》2015,36(8):152-160
通过分析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市场保证金退还制度的作用机理,本文分别建立了不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和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两种情形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定价模型,并比较了它们的结果。研究表明:(1)保证金对解决正规回收处理设备产能过剩以及补偿企业处理成本和劳动力机会成本有显著效果。(2)在其他变量取值不变的情况下,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时的回收价格要高于不考虑机会成本的回收价格。(3)两种定价模式下,正规回收再制造渠道的回收比例与回收价格的关系均为负相关;消费者在购买电器电子产品时缴纳的保证金越多,回收价格越高。(4)两种定价模式下回收再制造企业的利润保持不变,但是不同定价模式之间回收利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水平直接影响循环经济实现程度.在对废旧电子产品再制造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零售商和维修中心两种回收模式下废旧电子产品Stackelberg集中式决策模型,以算例验证模型.研究表明:当维修中心的维修成本高于再造时节约的单位成本时,维修中心回收模式下的回收价格高于零售商回收模式,此时可选择维修中心回收模式,因为回收价格较高,回收量较大,更有利消费者及实现循环经济;当维修中心的维修成本低于再造时节约的单位成本时,维修中心回收模式下的回收价格要低于零售商回收模式,此时选择零售商回收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使得废旧家电成为新的城市污染源;但是从另一种角度看,废旧家电又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实施了关于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法规,日本、芬兰和德国等国家已成功开发了先进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技术,并且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系统.我国的废旧家电产生量非常大,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法规以及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因此现有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技术的效率都比较低.最后针对我国的废旧家电产生和回收处理现状简要地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废旧家电处理流程,归纳成本项和收益项,建立广东废旧家电处理中心BEP模型。利用BEP模型计算处理中心的规模经济量,将其与实际作业量相比较来进行中心的经济性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0年广东省六大废旧家电处理中心有一半以上处于亏本状态,但当年度废旧家电处理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处理中心有望实现盈利,并为广东省提高废旧家电处理中心经济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创新活动主要以大学校园为主,可以极大地利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其项目遵旨是循环利用一体化,服务至上优先化。我们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分类,而后经过科技加工使成为功能最先进,配置最齐全的满足顾客要求的创新电器新产品,再在市场分析的前提下通过销售队伍把新产品送进千家万户,这不仅是顾客的要求,也是我们项目的创新宗旨。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生产等过程中定会产生污染物,这时就需要处污部进行合理处理,把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合理地联系起来,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最终,我们将建立收购—再生产—出售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具有区域性和长期性双重特征,区域层面电子废弃物远景资源化潜力分析可为国家循环产业布局及企业产能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构建了区域层面电子废弃物远景资源化潜力预测模型(LRP模型),并引入Weibull分布模型对调研获得的产品寿命分布数据进行修正,引入Logistic分布模型对LRP模型的时间维度进行拓展。以北京市五大家电为例,整合家庭及办公场所两个电子废弃物重要产生源,依托500户居民的网络调研数据,预测了至2050年北京市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潜力,并对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①北京市电子产品报废量在2020年之前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超10%,而之后年份变动幅度较小,总量均维持在1000万台以上。②电子废弃物资源潜力自2018年基本趋于稳定,年产生量超过26.5万t,其中金属含量较多,占资源总量的54%以上。③分析了人口增长趋势、寿命分布、逆向物流、边界设定4类情景对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潜力的影响效果,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提升以及产品寿命缩短情景对电子废弃物总体的资源化潜力具有较大影响,分别会使2020—2050年间的蓄积资源化潜力提升41.87万t及133.11万t,边界设定情景则会大幅增加废旧电脑的资源化潜力,而逆向物流情景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建议加快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电子废弃物的溯源能力,加强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统筹管理水平,促进高更新换代产品逆向物流及商业模式的配套衔接。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发达国家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废旧电器回收处理的现状与问题,结合中国生产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废旧电器回收再循环体系,并制定了保障回收体系健康运转的对策,旨在对中国废旧电器回收再循环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该领域的不断健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C2B网络回收平台的竞价回收机制决定了众多回收商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每个网络回收商的回收量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回收价格,还取决于其他网络回收商的回收价格。期望利润最大化是每个网络回收商的竞争目标。运用最优化理论与非合作博弈理论证明C2B平台竞价回收博弈存在唯一的Nash均衡。在完全竞争与串谋合作的不同情况中发现,完全竞争情况下Nash均衡的网络回收价格高于串谋合作下的网络回收价格,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电子商务依托于现代网络通信环境,利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从而提升了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的水平。近几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瓶颈,配送成本较高,配送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合理规划鲜活农产品配送网络体系,科学高效地设计配送路径,尽可能减少物流配送成本是发展鲜活农产品配送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存在着多个层次;作为通讯网络的电子商务,作为催化剂的电子商务和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而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将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过程,将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要发展数字产品电子商务,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什么产品可以数字化,适合全数字电子商务;二是如何保护这些数字产品,防止“搭便车”行为。知识产权制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由于产业链绵长,片段化生产特征更为明显。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整体产业层面,缺乏对产业链视角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动态和分工概念的思考。基于此,利用2006-2018年222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往来数据,通过社会网络方法,探索电子信息产业上、中、下游代表性产品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主要国家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核心-外围”结构明显;上游供应链网络呈现链式结构,网络密度稀疏,鲜有新的国家加入,中国在上游贸易网络中位置有所跃升,但仍未处于网络核心;中游和下游顶层网络呈现“扁平化”特征,在2006年中国已处于大部分产品贸易网络的关键节点位置,至2018年中国进一步跃升至网络核心。据此为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网络中地位,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晛  沙振权 《科研管理》2010,31(3):183-192
摘要:游戏衍生品发展异常缓慢是业界非常困惑的问题,理论研究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在文献研究、大规模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使用游戏衍生品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影响消费者游戏衍生品使用意愿的多因素创新性概念模型,并采用自编问卷予以了验证。然后,根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强度,根据各个指标变量对相应因素的影响强度,提出了若干企业开发与经营游戏衍生品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many dotcom firms are selling products to consumers acros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managers of online group-buying firms seek to increase customer purchasing intentions in the face of competition. Online group-buying refers to a certain number of consumers who join together as a group via Internet, for the purpose of buying a certain product with a discount. This study explores antecedents of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group-buy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 and behavior. The research model is basaed on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electronic word-of-mouth,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website quality attitude. An online survey is administered to 373 registered members of the ihergo website. Data is analyzed using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 and analy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or potential consumers, experiential electronic word-of-mouth,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f the initiator, and service quality attitude influence intention to engage in online group-buying; for current consumers, intention to attend online group-buy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f the initiator, system quality attitude positively affects intention, and intention positively affects online group-buying behavior.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and applies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to explore antecedents of intention in online group-buying, broaden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and embeddedness theory. Finally, this study presents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managers of online group-buying firms in improving market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