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就业服务机构不完善、就业指导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就业指导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就业工作评估制度不完善.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增设就业服务机构和增加就业设施、促进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创建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提供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全面开展对贫困生"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创新就业工作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就业工作档案是反映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真实记录,它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着可靠的保证作用,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校就业工作档案内容及范围、高校就业工作档案的现状及有效发挥高校就业工作档案作用的主要措施等三个方面对进一步改革就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使之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沈洁 《文教资料》2020,(7):151-152
本文以河海大学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阐述了构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构建精准就业服务模式的相关策略.高校就业部门要明细工作规范、建立就业标准化体系;要建立精准的智慧就业平台,建立调研跟踪反馈机制,最终助力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4.
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模式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转变以来,大学生择业和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和学生都不可回避的现实。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准备不充分、求职技巧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大量需求信息浪费,严重地影响并阻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本文仅从就业指导服务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忽视了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高校正式组织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存在着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就业信息传递不及时、社会资源整合匮乏和对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引导不利等问题。非正式组织能够有效支持正式组织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给予信息共享、情感支持和资源利用的便利。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应该辩证地看待非正式组织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引导非正式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努力实现学生就业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提高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经纬 《教师》2023,(24):123-125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构建高校大学生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对实现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作者在简要阐述就业服务精准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媒体融合对助力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精准化的重要性,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媒体融合的校园传播环境、搭建基于媒体融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及精准化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等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精准化的路径,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下的传播优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大学毕业生被推向市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积极构建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体系的内容不断丰富,体系的功能得到强化。但是,由于缺少经验,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凸显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足且专业化水平不高,体系内容仍需要丰富,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对此,构建合理的组织制度,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立体化的师资队伍,进一步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内容,改进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方式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以及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社会、高校的普遍关注。本文从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入手,在提高学生意识、锻炼求职技巧、提高团组织自身就业指导能力、开展创业教育、开拓就业创业领域等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系统思维下构建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对洞察高校就业工作的现时形态和未来之势、促进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内部之间融合性发展、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中出现的各主体力量分散、就业生态环境营造不充分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需坚持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加强就业工作主体制度建设,优化高校就业工作生态环境,筑牢就业课程体系根基。  相似文献   

10.
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理念以及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浓厚氛围;三是发挥高校优势,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健全各项制度,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高校应正视目前精准就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肯定大数据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指导价值和实际作用。文章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就业服务模式,完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从顶层设计、育人模式、工作队伍、技术攻坚、精品项目多维度探索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要将“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三级组织架构”,创造“三全”工作氛围;启动“全过程就业指导工程”,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树立“窗口”意识,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内在规律.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呈现出学科间就业不平衡特征。这种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更是会影响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制度的研究与发展,能够对当前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客观认识,并有效缓解就业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促进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降低失业风险。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制度建设工作,探索就业预警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并对就业预警实施途径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有关的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许多影响,高职升的就业更具有特殊性。本文提出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高职生就业全过程,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其进行人生设计与就业决策。以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服务、职业资格准入以及市场管理等就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夸大事实、虚假包装、缺乏责任、随意毁约等就业失信现象。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失信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营造诚信氛围,构建诚信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质;建立诚信制度,维护就业秩序;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职能下放、重心下移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高校一级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之下,构建完善的院级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对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制普遍存在不足,五点改进建议,即:加大投入,健全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整体机制;创新思路,建立帮扶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特殊制度;突出重点,拓展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关键内容和渠道;完善机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增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民生工程,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形势研判;从顶层设计入手,确立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从综合施策角度,保目标、抓重点、促机制。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适应新常态、打造升级版、完成三个转变,通过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着力推进创新创业、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措施,实现就业工作目标,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立法的背景分析与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与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根本保障,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高校学生就业实际,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立法具有明显优势。通过立法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逐渐增长态势,就业问题俨然成为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走过2009年的就业"寒冬",我们迎来了2010复杂的一年.新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上应做到"四全",即全员参与,培养就业意识;全程指导,创新就业思维;全息网络,便捷就业服务;全面推进,拓宽就业渠道,更有效地服务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