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最美不过青花瓷 最美的瓷器是响誉世界的中国传统瓷品——青花瓷.青花瓷器是以钴土矿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有蓝地白花、白地蓝花,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哥釉青花等各种品种. 青花瓷上的青白色彩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就像小朋友们纯净的心灵. 瓷器上的青花、白花 青花瓷器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 青花瓷器中官窑胎质浑厚粗重,发色艳丽,釉面莹润.胎质洁白,坚实细腻.姜轮美奂的明清两代官窑青花瓷代表着景德镇每一时期最高的烧造水平.  相似文献   

3.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6,(7):F0002-F0002
青花瓷器是运用钻料进行绘画装饰的釉下彩瓷器。唐代已出现,到元代时进入成熟期。那时景德镇窑烧造的瓷器代表了当明青花瓷器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文进、张文身舍青花云龙象耳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瓷业生产中,元代有新的创造。江西景德镇窑的青花和釉里红是最重要的两项。它们都是釉下彩瓷器,在窑中经过1300℃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青花和釉里红胎上画料中分别含有钴和铜。钴蓝在唐宋时已出现,元代接受了前人的经验,把它推向成熟。釉里红则是这个时代的新成就。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的大量生产,给元瓷增加了绚丽的光彩。它们很快就风行全国,有的  相似文献   

5.
青花瓷 ,在英语中被称为“blue and white Porcelain”,是运用钴料进行绘画装饰的一种釉下彩瓷。在制作时 ,先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 ,然后上一层透明釉 ,在 132 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考古工作者于 1973年和 1983年在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先后出土了一批青花瓷残片 ,由此可见 ,中国青花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以后历代不断予以丰富创新 ,康熙一朝的青花瓷更是以其古朴端庄的造型、艳丽且青翠的色彩 ,深得人们的喜爱。对康熙青花瓷的鉴赏 ,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造型 康熙时的青花瓷造型敦厚 ,并能于拙处见秀 ,给人以浑厚端庄之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其萌芽于商代,真正形成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唐代的瓷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在元代,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明清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制技术都远远地超过了前代;尤其彩瓷得到了很大发展,器…  相似文献   

7.
钧瓷是我国传统名瓷,不同烧制工艺对钧瓷釉的呈色影响很大.钧瓷烧制工艺包括窑炉、烧制方式、温度、气氛和施釉方式等,其中温度和气氛对钧瓷釉的呈色影响更为明显.对各种烧制工艺及其呈色机理进行综述,可以为钧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陶瓷工业的铜呈色发展史经历了唐以前的低温氧化气氛下的铜绿釉到宋以后高温还原气氛下的铜红釉两大阶段。宋代河南禹州钧窑铜红釉的烧成是瓷釉铜呈色工艺达到成熟的表现,并且改变了以往只有青釉、白釉、黑釉等单色釉的单调局面,将中国的制瓷业带入到色彩斑斓的新时代,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后世瓷器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志群 《幼儿教育》2012,(13):36-37
设计意图: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大班美术欣赏活动"青花瓷盘"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盘切入,通过创设环境、用音乐渲染气氛、欣赏传统青花瓷盘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以线描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在白色纸盘上装饰青花图案,  相似文献   

10.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亡走笔至此搁一半……"Jay的一首《青花瓷》,让散发着中国风的瓷器开始渐渐进入大众视野,一勾一画一线一色,都蕴含着掩饰不住的旖旎,岁月经年,就这样浸润在一方清冷的瓷片上。  相似文献   

11.
铜红釉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还原烧成。钧窑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多种窑变色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色格局。铜红釉主要包括钧红、祭红、钧红花釉、郎窑红、三阳开泰、美人醉、郎窑花釉、玫瑰紫、火焰红、釉里红等。铜红釉的各种基础釉料对呈色有不同的影响,还原气氛的轻重、还原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对釉面色调的影响更为关键,必须对这些因素严格掌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青瓷是瓷器的最早形态,历代窑匠总是在青瓷釉色上孜孜以求,伴随着这种追求,青瓷釉的烧造从原料配方到施釉方法,以及烧成步骤都成就颇高。从工艺角度分析研读青瓷釉的烧制,突破传统以来对青瓷釉色、造型特点等单纯的文化审美,补充完善对青瓷艺术的工艺角度审美。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思路】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它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简称青花。色泽淡雅的青花整体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青花上的纹样有边纹装饰和主体纹样装饰等,纹样图案按一定的模式排序组合,题材广泛,图案布局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大班幼儿对图案、花纹的设计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们开展了"绘画青花瓷"系列活动。此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中的第三次活动,活动从原先平面创作的方式转变为立  相似文献   

14.
江西青花瓷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成熟于元代,被誉为“瓷国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青花瓷器从总体上看,釉质白里泛青,青料发色青翠,造型美观大方,装饰有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花瓷是华夏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苑,它自元、明、清发展至现在,繁荣了七百多年,是制瓷业的名师巧匠在总结前人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艺术结晶,而它的流传之广,评价之高,影响之大,是任何一类名瓷难以相比的。青花瓷器的出现,结束了我国瓷器的以单色釉为主的装饰局面,把人类使用的瓷器推进到白瓷器彩绘的时代,这样,写意青花才具备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传统青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写意国画巧妙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写意而不传统,现代又很具东方韵味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china)是中国(China)的英文名。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华民族文化史。本期,我们接着上篇的内容继续看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明永乐、宣德是明代御器厂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花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之冠。此外,明代祭蓝、鲜红、甜白等颜色釉也备受后世称赞。永乐青花使用进口料描绘,用合适的火候烧出鲜艳的青蓝色,发色迤逦,层次分明,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  相似文献   

17.
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让青花名满天下,特别是让80后、90后们知道了祖国文化大花园中还有一朵美丽奇葩—青花。我是首都博物馆的小志愿者,在瓷器展厅义务讲解近4年了,欣赏了艳丽的粉彩、华贵的珐琅彩、晶莹纯净的单色釉彩后,我对青花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8.
1954年南京光华門外赵士岡出土,通体淡青色釉。器腹的一侧在釉下刻划紀年銘文“赤烏十四年会稽上虞师□宜作”,赤烏十四年(公元251年),这是現存紀年銘文越窑瓷器最早的标本。越窑青瓷到三世紀中叶已经离开了早期釉薄而作淡绿带黄色的阶段,在烧制技巧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瓷器的发展史至此已走上了一个新的极重要的历史时期。近年南京附近发現吳、晋的青瓷器很  相似文献   

19.
姚茜  刘丽 《考试周刊》2012,(57):23-24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而青花瓷釉质晶莹清亮,白中泛青,给人以清洁雅致之感,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我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几年,由于古典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青花瓷在各种风格的设计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探究以青花瓷为素材制作的动画设计作品,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视角绽放青花的艺术魅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钧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种,其瓷器生产的工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代钧窑铜红釉与铜红彩的创制、分相釉的大量烧制、厚釉的施用等几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创新,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且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