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维度,依托生物科学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科学史教学过程中,开展以问题驱动探究为主要特点的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史中几个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给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应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国外近十年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批判性思维、生物学、教育、批判性思维技能、本科生、评测等是该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教学方法(包括生物进化科学史策略、STEM教学策略等)、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评测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结合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或在STEM中渗透批判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测评工具的研究是该领域未来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陈维 《生物学教学》2022,(12):40-44
生物学学科育人要基于生物学本身的特质和认知方式,以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为实践向度。本文提出了从基础到目标,确立生物学学科育人的整体路径;从课内到课外,重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生物学课程资源;从关联到融合,挖掘生命科学史,优化与创新实验,开展项目式学习,形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系列教学模式与策略;从进阶到多维,优化生物学课堂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生物科学史揭示了科学家探索生命的历程,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本文充分挖掘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史,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阐述了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基于HPS视角,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2004版和2019版为例,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3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为了帮助教师充分利用新教材中HPS内容落实科学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颜月莉 《广西教育》2023,(26):132-136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教学设计为例,论述基于生物科学史构建论证式高中生物学课堂的途径: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订教学目标,收集和整理科学史,确定教学内容和容量,确定论证主题,设计论证模型框架,确定教学评价方案,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提出观点、再进行支持或辩驳论证观点等一系列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生物学“血管”教学中,创设真实进阶情境问题或任务,实施“基于科学史建构模型形成主张、基于真实进阶情境多维度论证、运用科学推理提出创造性见解、运用科学解释解决生物学问题”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经历科学论证和科学解释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情境化命题对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例论述了基于生产生活实践、生物学实验、生物科学史及科学研究的情境化命题,以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问题探讨"栏目特点有5点:紧扣教学目标;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渗透科学探究理念;落实科学史教育;动手动脑趣味无穷。笔者在分析该栏目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有关教材建设的命题,特提出3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上锐 《广西教育》2022,(11):128-133
本文论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分享指向生命观念的生物学概念发展史、基于论证式的概念建构、角色替入的实验探究以及聚焦社会责任培养的故事汇等四种教学模型,认为四大核心素养不能截然分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尽可能如实呈现相关事实、抱有“理解之同情”心态、要多讲中国科学家故事等五个开展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新增“科学方法”专栏,引导教师重视科学方法教育。本项目的教学以“提出假说”为例,基于生物科学史,尝试科学方法显性化教学,引导学生提炼科学方法,并用科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生物学概念的得出均来自严谨的科学实验。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对于科学史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因此,笔者依据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过程,阐述科学史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并以具体实例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如何利用科学史材料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生物科学史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广东省潮汕地区5所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部分师生思想观念陈旧、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编写不够完善、课时不足等因素成为制约生物科学史教育顺利开展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了有效渗透生物科学史的对策,力图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学教材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实例,提出以明确教学目标、梳理科学史、利用试题材料、紧密联系生活、依靠网络信息化5个渗透策略,可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了科学史在中学生物探究教学设计的运用.笔者结合心理学家所做的心理学实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笔者把这种教学设计归纳为以下方面:学生的认识过程类似于科学发展过程;学生的探究过程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科学史例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情境问题“的素材;科学史例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科学史例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关于证明细胞膜流动性的插图安排以及语言表述中,容易给师生带来一些认知误区。本文基于这些认知误区进行探讨与辨析,尝试还原科学史内容,为该部分的教学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物科学史展示的不仅是一段生物学发展史,还包含了科学家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灵活多变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探究历程。生物科学史反映了科学家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如何运用科学史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值得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是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基于证据推理建构概念模型是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以重要概念“光合作用”为例,以科学史中经典实验为证据,探索基于证据建构概念模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