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众所周知,百分制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却无法测量学生关于学习的兴趣、方法、态度、意志等心理品质。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就必须跳出百分制“怪圈”,就有必要探索多维度的评价方式。笔者认为,“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种评价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周敏 《四川教育》2005,(6):37-37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百分制来体现的,百分制“一枝独秀”了几十年。然而,仿佛一夜之间,等级制又成“新宠”,有的地方甚至完全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等级制,并认为这是教育、教学的一大进步,是人们教育观念的一次转变和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等级制真的就是灵丹妙药、包医百病,而百分制真的就一天是处吗?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采用的是百分制。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其片面性,它只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无法测量学生的德育成果、爱好特长、个性发展等,也就是说,无法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出合理的综合的评价。百分制评价方式的另一弊端,是人为地激化了师生不必要的分数竞争,使  相似文献   

4.
王茜 《湖南教育》2002,(3):38-38
改革传统评价方式。首先应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给予个性化的评价,摒弃传统的“等级制”和“百分制”的评价。我对学生的评价经常是这样的:“我比较欣赏你的色彩”,“你挺有创意”,“比上次更棒了”,“如果再精致点会更好”,“你似乎还没完全理解我讲的透视,能和我谈谈你对透视的看法吗”。虽然,这样做的确使我的工作量升级,可这种建立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时,我也采取面批的形式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进…  相似文献   

5.
记者获悉,南昌印发了《南昌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其中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今后,也将改革小学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实行“百分制+等级+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公布学生排名;今后将对中小学和学生进行“绿色评价”,重视学生成长记录.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在思索,使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能够让 所有的学生每天都能在非压抑的状态下高兴而勤奋地学习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传统的“百分制”进行改造和调整,初步形成了一个粗糙的框架,名其曰“新百分制”。以此作为从百分制向等级制过渡的方式,并谨以一家之言参与对学业评价方式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计分方法应当多样河南鹤壁市6小郭德海主张取消百分制的同志认为,由于“百分制的弊端在于以排队方式给学生造成压力”①,所以取消百分制后,就使“‘棍打心灵’的威胁被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大部分学生进入了优秀、良好的行列,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②。事实上这...  相似文献   

8.
“等级( 特长) 评语”的学业评价模式受到了许多地方的推崇,并被认为优于传统的“百分制”。等级制和百分制孰优孰劣我们暂且撇开不谈,单就把“评语”这一评价手段纳入到学业评价模式中的举措而言,我认为是相当成功的。当然,其前提还要对此处的“评语”有个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彻底改变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引导学校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转变的重要措施,现行学校的评价制度虽有所改善,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学校仅仅是以“等级制”代替了“百分制”,没有改变用单一的笔试方式评价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成为传统测验方式的矛盾一直存在,评价方式的变革成为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定了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把评价制度的实施提高到可操作的层面,明确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结果,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怀感和态度”。从而真正发挥现代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改进等教育功能。具体特点总结为“一个功能,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又以百分制或等级制来作为整份作业的最后评价。此法在评价学生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可是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可将评语引入到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下面本人就对此做法浅谈几点体会。一、激励性评语,树立学生自信采用激励性语言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我常以赏识的目光与心态去批阅学…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等级制,我国在建国初期曾经使用过,那时采用“优、良、中、可、差“五个等级(或用字母A、B、C、D、E代替).后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过于简单而被百分制取代,百分制一直成为我国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百分制的评价方式(特别是片面用考试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方式)已严重地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废除百分制、实施等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个别地区已率先施行等级评价方式,并将以前采用过的“优、良、中、可、差“五级进行改进,变为“优秀、良好、中等、待合格或尚需努力“四个档次(或用字母A、B、C、D代替).……  相似文献   

12.
潘孝同 《考试周刊》2009,(49):73-73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力载体,是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又以百分制或等级制来作为整份作业的最后评价。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切实做好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工作,而掌握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就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方式。课改强调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发展性功能。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中小学进行了“取消百分制,建立等级制”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尝试,并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然而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即把百分制与等级制对立起来的观点。笔者认为,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百分制与等级制不应是对立的。二者在教学评价中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相继取消了“百分制”、“排名次”等评价学生的方式,代之以“等级制”。以等级的优良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  相似文献   

16.
张景发 《青海教育》2004,(12):15-15
传统的“百分制”考试评分制具有实用、有效、操作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学校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考试评分制暴露出了与素质教育很不适应的弊端。因此,改革完善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一、传统考试评分制的弊端追求“百分制”的后果是学生在学习中过分追求分数,导致求知欲下降,学习兴趣减退,被动地学习,知识面窄浅,阻碍思维能力的发展;老师为表现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成绩,往往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这就严重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自己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探索,以及对《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的学习,我认为作文批语应全力捕捉闪光点,真诚赞扬好文章,准确而婉转地提出修改建议;评价方式要做到超越百分制,超越分数制,真情朗读学生作品,积极创造发表机会;评价主体多元参与,不仅有老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改革传统、滞后的高校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建立体现绩效管理先进理念的高校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现行的百分制绝对评价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引进相对评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具有合理性、实用性的相对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成都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获教育部认可。根据该方案,成都将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步推行"等级加评语"的方式,取消百分制,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分级评价机制,并取消小学一至三年级统考。已经实行了几十年的百分制,一朝被取消,其对学生和教育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客观地说,百分制在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引导学生互相竞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人们已普遍认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变现行的考评制度。美国教育测量专家罗伯特.L.艾贝尔(Robert L.Ebel)曾经这样指出:“评分体制易于成为教育改革争执的中心。”从历史上看,一种观点认为,将学生的成绩量化成分数是理所当然的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取消分数,以便减少分数对学生的危害。前一种观点是绝对主义的,而后一种观点是虚无主义。两种做法都过于极端。为了克服这两种极端的做法,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学生成绩考评方法,烟台、鞍山等地为此做了有益的尝试,用“等级制”取代“百分制”,用等级加评语的方法评价学生,并初步取得了成效,迈出丁可喜的一步。但是,用“等级制”取代“百分制”不过是评价外在表现形式的改变,而评价的实质却并未发生改变。因为“等级制”和“百分制”只是两种不同评分形式,并不是两种评价制度,二者不存在本质差异,评分形式是建立在评价体制之上的,其根本是由评价体制决定的。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评价制度的实质,首先是评价观念的改革,其次是评价的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