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江西省崇义县职业中专李立忠悬念,对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一部六七十集的电视连续剧,为什么能抓住观众,让人看了一集还想看下一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一集的结尾设置了悬念,让人产生一种想了解事件发展结果的欲望。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  相似文献   

2.
"文似观山不喜平",就是说文章故事叙述要有起伏,情节发展要有曲折,情感抒发要起波澜.巧设悬念是使文章情节发展曲折起伏,主题揭示淋漓尽致的方法之一. 同学们在写作时,适当学一点巧设悬念的写作技巧,能够把事件叙述得更加形象生动,情感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情节发展得更加扣人心弦.下面,将结合实例分别就在创作过程中怎样设置悬念来提高文章写作高度谈谈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3.
略谈悬念     
悬念,古典小说称之为“扣子”或“关子”,是一种在情节发展的开端或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以不断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的手法。叙事类文学作品,常常会有悬念出现,认识了解这种技法对提高鉴赏能力无疑是有益的。下面谈五点对悬念技巧应有的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4.
略谈悬念     
悬念,古典小说称之为"扣子"或"关子",是一种在情节发展的开端或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以不断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的手法。叙事类文学作品,常常会有悬念出现,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5.
电影《辛德勒名单》在情节发展和对比中影显了人性美丑,体现了人性复苏之美.细节对人物内心的表现,情节和悬念的巧妙设置,都使影片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类文章,要在短短的五六百字作文里产生吸引人的魅力,构筑曲折的情节必不可少。构筑曲折的情节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悬念法悬念法指的是以设置悬念造成情节的曲折之美。满分作文《哥,是捡来的吗》一开始就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是“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惟一的劳  相似文献   

7.
悬念法。电视连续剧往往在情节转折时,毅然“断集”,留下悬念,使观众欲罢不能,悬悬而望。教师也可如此设悬念下课。如教《小麻雀》时,下课铃声响时教师设置悬念:“小麻雀的结局怎样呢 ?到底它死没死呢 ?”   延伸法。下课时间将临,教师用幻灯或板书,将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同时也将下节课的内容、要点展示出来,让这节课与下一节课虽名中断而实连接。   引用法。教师还可引用名言名句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如教《纪念白求恩》,下课前,教师可用陕甘宁边区政府悼念他的挽联作结语:“万里跋涉,树立国际和平,堪称共产党模范…  相似文献   

8.
“悬念”,是影视中处理情节结构的一种重要技巧.好的“悬念”,能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即使剧中人物命运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即使情节的发展戛然而止,“悬念”也能推动人的思维力,去补充,去想象,去思考,会议论,去争辩,从而增加观众的观赏兴趣,达到较好的欣赏效果.在影视作品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往往受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制约,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作用却大抵相同.  相似文献   

9.
电视情节系列剧在美国荧屏上的受欢迎程度相当于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但是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和风格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美国情节系列剧作品在叙事上全面体现了美剧叙事艺术的精髓.对美剧叙事背景、叙事题材、叙事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我国电视剧制作的创新之路才是我国电视剧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即“直” ,“直”则“板”。倘若记叙文行文如一马平川 ,读来便索然寡味 ;波澜起伏 ,曲尽其妙 ,方能深深地吸引读者。那么 ,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出波澜呢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技法。一、巧设悬念所谓“悬念” ,就是设置疑团 ,不加解答 ,借以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造成悬念的方法 ,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 (或尖锐的矛盾冲突 )搁置起来 ,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 ,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高中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开头 ,描写直到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 ,母子三人才走进北海亭面馆吃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小说的艺术技巧作了分析、探讨。小说的细节、线索、反映的生活面(点、线、面)之所以能融合成一体,在很大程度是凭借悬念、铺垫、穿插技巧的运用。设置悬念组织情节,调节疏密;安排铺垫显示人物性格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借助穿插使情节发展波澜起伏,富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辅直叙,似无浪平湖,读起来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那么,如何把记叙文写得曲折有致?一、设置悬念。悬念的设置,与作品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何谓悬念呢?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合吃一碗,这…  相似文献   

13.
“为人贵直,作文贵曲。”在记事类记叙文中设置悬念,可以使文章情节跌宕,结构曲折,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有的悬念设置在文章的开头,它先给文章打一个总“结”,而这个“结”就是全文的主要事件或主要情节或主要矛盾,它需要蕴蓄很长时间,在主要事件充分展开,或主要情节达到高潮,或主要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候,才可“解”开…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关于梦境的描写,这些叙梦情节不仅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析其中的叙梦情节在推动小说情节、暗示命运、连缀文本、渲染氛围和设置悬念等方面的文本功能。  相似文献   

15.
所谓悬念,就是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情节发展变化的一种关注与期待心理。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在创作中都很注重悬念的设置,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对人们阅读心理、审美要求的一个合乎规律的总结。“平”则“直”,“直”则“板”,直露了,呆板了,文章势必就很难有动人的力量。所以,在行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多变,婉转生姿,像九曲黄河一样,斗折弯转,极尽腾挪跌宕之势。  相似文献   

16.
写作时巧妙地设置悬念,运用误会法,可以达到激化矛盾、深化主题、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目的。悬念设置得好的文章,往往情节更加曲折、故事更加有趣,因而更能激起读者对人物命运、事态发展的关注和阅读的兴趣。 《一路平安》就是这样一篇多处成功运用了悬念法和误会法的好文章。主人公"他"有口吃的毛病,"他"上车后先后五次向  相似文献   

17.
徐鹏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3):13-14,26
戏剧的情节结构中必须设置“悬念”,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悬念”,戏剧与“悬念”具有相互的牵制性,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读者或观众审美心理的需要。因此可以这样说,古今中外的戏剧创作都无法避开“悬念”这一戏剧创作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1 创设情景 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设置悬念,可以迅速实现幼儿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探求书本中的知识.例如:教学语言故事<大象救小兔>,运用电视播放"老虎追兔子"的情景,然后,提问:"电视上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小兔能得救吗?"  相似文献   

19.
伏笔、铺垫和悬念是在记叙文写作中常用到的写作手法.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区分开伏笔、铺垫悬念呢?“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铺垫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悬念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晁艳丽 《语文天地》2013,(20):15-16
悬念是作者有意在情节安排和推进中半露半藏的一种艺术手法。读者因悬念引起紧张心理,作者又适当帮助读者放松和消除,这即是释念。小说作者若能巧妙运用悬念和释念,可以使作品波重浪迭,异彩纷呈,引人入胜。悬念和释念的设置方法很多,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