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振国 《教育探索》2007,(11):54-55
作为现代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关怀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政府应该为教育关怀提供制度保障.在教育制度层面政府应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规范教育市场机制,以此保障教育关怀的实现,使每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2.
论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应渗透职业教育,旨在引起人们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终身教育的效用和针对性,从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3.
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的意义和内涵 何谓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连续而有系统的教育.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的服务与提供,强调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应供应并保障人们终身接受教育和参与学习的场所、机会和权利.终身教育不仅要求承认存在于社会当中的广泛的、多样化的学习机会的价值,而且强调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与培训机会有机地统一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与一个人的生命共始终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论点     
关于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潮。终身教育具有持续性、一体化、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核心思想,一是强调教育应培养人适应社会发展的主动性;二是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三是强调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四是强调教育应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正式将全纳教育思想引入成人教育领域.并根据成人教育的自身特点及全纳教育的相关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基于全纳观的成人教育,集中体现了人权和平等。通过推进全纳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涛  周小粒 《继续教育》2006,20(5):59-61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动并积极推行教育和学习终身化的国家之一,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均十分丰富。而德国是一个推行教育社会化的国家。虽然关于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但终身教育的实践却相当广泛,以成人为对象并为之提供学习机会的主体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两国在终身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美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概况对于教育和学习终生化的推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起并积极推行的国家之一。由于收入的大幅增长和自由时间的增多,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加速,机会平等化要求的实现、教育制度的开放化和经济成长速度缓慢造成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论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和体系构架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终身教育强调国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人生各阶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逐渐普及,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当前,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韩国和丹麦等针对移动学习应用于教与学的发展在政府层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研究从政策视角出发,以国际经验为基础,分析移动学习的趋势.首先,各国移动学习政策在基本价值取向上体现了对于享有资源的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的重视;其次,各国都意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在移动学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再次,在推进移动学习的进程中,各国将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将其作为政策文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后,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学习的逐渐深入人心,各国亦越来越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数字公民”.  相似文献   

9.
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的意义和内涵 何谓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连续而有系统的教育。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的服务与提供,强调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应供应并保障人们终身接受教育和参与学习的场所、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正在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确定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界加快自身改革步伐,革除不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制度、目标、内容、方法,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符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一、对终身教育的再认识终身教育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教育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潮,是当代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普遍共识,正在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付诸实践。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最初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一、终身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是199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第三界承认教育委员会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由当时的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正式向会议提出了“关于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的提案。在此提案中,朗格朗就未来终身教育的发展提出了5个目标:(1)(社会)要为人的一生提供教育的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终身教育政策文件实证分析发现,河北省在社区教育、残疾人教育、干部教育、企业职工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教育、青年创业教育、人力资源服务业人员培训等终身教育体系的几个部分以及理念与认识、组织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培训对象、学习资源、培训方法手段方式、激励措施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进展,但对照"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发现,河北省终身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河北省应该在终身教育政策设计方面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继续强化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认识;进一步加大政府协调、管理、统筹力度;更加明确对终身教育的财务政策;努力改变终身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国际成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向 1.国际成人教育的新理念。针对时代的变化来理解和认识成人教育,国际社会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人类要面临未来的挑战与危机,每个人都必须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参与社会,参与社会的全而事务。因此,国际成人教育已不再处于整个人类教育系统的边缘,而应成为整个人类教育系统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2.国际成人教育的新方向。伴随着新的国际成人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终身教育框架下的成人教育体系,不断推进学习化社会的建立,渐渐形成一种趋势,成为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主流。①终身教育成为主导国际成人教育改革的方向。②世界各国的各个层面对成人教育进行全面参与和合作。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机会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通过分析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依据和现实依据,阐述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和非义务教育领域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有效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高的发展期望,同时还提供了发展的基本规则,从而激发了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活力.提升了教育进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终身教育,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我们今天,在构建本国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吸收西方社会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科学成分;另一方面,更应回顾本国的教育历史,发掘我国终身教育理念的本土资源.产生于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民众教育只是建立在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基础之上.同时,它在教育目标、教育阶段、教育形态、教育对象以及整个教育系统结构等方面均显现出鲜明的终身教育特性.因此,对于民众教育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建立系统完整,发展均衡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终身教育思想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终身教育"这一名词由郎格朗(P.lengrand)在1965年提出,他认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教育和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这就是说,终身教育不能只限于个人的状况,而要作为国民、社会、整体的教育来加以考虑.郎格朗的终身教育观点归结为一点,就是一切教育机会的统一综合.在此理念基础上,郎格朗1972年又将终身教育的主要特征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终身学习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常常混合使用,并时常以终身学习取代终身教育;以往终身学习的重点在保障被剥夺教育机会者或为偏远地区学习不利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近年来新的终身学习理念除了上述补偿教育的观念外,更加追求促使美国人民生活更加改善、更加充实,并能不...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机会平等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在新世纪里,我国的教育机会平等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人人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适应个性化的教育,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新的教育体系,同时要改善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教育机会分配机制在近30年期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是保障、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公立学校系统,向社会提供平等的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做法。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公立学校在保障教育机会平等方面的作用出现了一系列极为复杂的情况,由于过多地强调了效率,有限的教育机会通过一种竞争和选拔制度加以分配,由此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更多地强调平等,实行较为刚性和均衡的教育机会分配政策和教育发展模式,以此保证教育机会平等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公立学校必须坚守公共性质,切实履行责任。平等、效率、公平竞争、自主选择构成了中国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独自特色,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这四者之间应否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在于这四者之间如何达到协调,并取得社会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