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鸿门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很多人认为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为今后的统一王朝奠定基础.但从项羽的称霸计划上分析发现,项羽在《鸿门宴》前后根本就没有杀死刘邦的想法,而是想保留承认刘邦的存在。究其原因,项羽之所以这样做是从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出发的。  相似文献   

2.
项羽败因论     
项羽与刘邦几乎同时崛起,最终以刘邦建立汉王朝告结。项羽之败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思考。本文作者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研究,试图从形、势、气三面之失来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研究项羽失败的原因,从中得出历史经验教训,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刘邦战胜项羽的过程中,成功的传播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宣传战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战场,是使刘邦获得民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史记》的相关记载,为我们研究历史和传播学保留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周小兵 《语文天地》2011,(19):63-64
陈涉于大泽乡首倡义事,项羽、刘邦等紧随其后,一场轰轰烈烈、前赴后继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强大的秦王朝。农民起义推动朝代更替的历史意义无须赘言,但在此英雄际会的历史时代,陈涉、项羽、刘邦三人的历史命运值得后来人思索探究。  相似文献   

5.
左鲁平 《语文天地》2011,(10):63-64
陈涉于大泽乡首倡义事,项羽、刘邦等紧随其后,一场轰轰烈烈、前赴后继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强大的秦王朝。农民起义推动朝代更替的历史意义无须赘言,但在此英雄际会的历史时代,陈涉、项羽、刘邦三人的历史命运值得后来人思索探究。  相似文献   

6.
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善遇"刘邦,根本原因在于鸿门宴前、鸿门宴中、鸿门宴后十四五个月内,项羽就没有认识到刘邦的威胁性,没有认识到刘邦会是他日后独霸天下的敌手.那种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之所以"善遇"刘邦,是因为项羽恭敬慈爱,是因为刘邦是武安侯、待定关中王的认识,项羽杀不了刘邦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洪方煜 《高中生》2008,(2):36-37
【材料呈现】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以掩护刘邦。"鸿门宴"后,项羽带兵进入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相似文献   

8.
师:楚汉战争时,刘邦和项羽都实行了分封制,这两种分封是否相同呢?请大家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生:我认为两者性质相异。主要依据是二者代表不同的利益;项羽的分封代表了封建割据势力的利益,逆历史潮流而动;而刘邦的分封则反映了封建统一势力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生:对,两者在分封方面有很大差异,项羽盲目自大,缺乏统一天下的思想,而刘邦坚持统一思想。项羽是自觉地推行分封,而刘邦则是出于形势的被迫和策略的考虑。生:我不同意,项羽的分封是为了在称霸的形式上建立统一政权而采取的一种妥协退让的措施,与刘邦在目的、策…  相似文献   

9.
<正> 《项羽本纪》是一篇翻案文章。 项羽是刘邦的政敌。刘邦为了先声夺人在舆论上打倒项羽,曾经给项羽栽上种种罪名。在刘邦及其子孙后代的口诛笔伐之下,项羽自然成了“天下非之”(《史记、太史公自序》)的罪人。  相似文献   

10.
楚汉战争中,刘邦集团人才济济,而项羽集团与之相反,且人才不断流向刘邦。本文结合当时历史现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客观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1.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天下进行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的西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  相似文献   

12.
波波提问 1.刘邦的军队和项羽的军队在长安附近对峙,项羽听了别人的建议,打算请刘邦来吃饭,然后在席间杀掉刘邦,从而夺取天下。刘邦应邀而来,于是项羽在自己的军营里摆开了鸿门宴。宴席上当然是要有坐次之分的,参加宴会的有项羽、项羽的干爹范增、刘邦以及张良。那么,出于尊敬长辈的礼节,范增的座位应朝什么方向呢?( )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中刘邦、项羽两人的性格,总结刘邦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由于熊心与项羽的关系决裂,熊心遂被项羽放逐到南楚地区。义帝在迁都郴县的途中,刘邦、田荣等反项势力迅速崛起,使项羽对战后分封秩序趋于失控。面对义帝可能的大反击,项羽阴令英布等人弑杀义帝。而义帝之死为刘邦出兵讨伐项羽制造了借口,使刘邦获得巨大利益,助益了汉帝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刘邦的哭     
当项羽兵败垓下,刘邦把前线上士兵争分到的项羽的尸体并全,确认无误后,上报楚怀王追封项羽为鲁公,把尸体葬回项羽的老地方谷城,并且亲自主持了项羽的葬礼。而就征这个时候,刘邦忍不住哭了。我想刘邦这次的哭是真实的,在我看到的关于刘邦的记述里,刘邦很少哭。  相似文献   

16.
由于熊心与项羽的关系决裂,熊心遂被项羽放逐到南楚地区。义帝在迁都郴县的途中,刘邦、田荣等反项势力迅速崛起,使项羽对战后分封秩序趋于失控。面对义帝可能的大反击,项羽阴令英布等人弑杀义帝。而义帝之死为刘邦出兵讨伐项羽制造了借口,使刘邦获得巨大利益,助益了汉帝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新发下来的作文选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秦朝末年,问天下谁是英雄》。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刘邦和项羽之间,作者选择了项羽,而我,却选择刘邦。  相似文献   

18.
暗度陈仓     
两千多年前,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都想夺取天下,可是,刘邦考虑到自己的实力还比不过项羽,只好按捺下自己的野心,听从项羽的命令,带兵去汉中。刘邦为了让项羽放心,还听从谋士张良的计谋,放火烧了汉中连接中原的惟一通道——长达100公里的栈道。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鸿门宴”可以说是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的转折点。正因为刘、项在“鸿门宴”上的种种不同表现,导致刘邦一步步由劣势转为优势,项羽则一步步由优势转为劣势,以至于公元前206—202年的楚汉战争中西楚霸王项羽挥泪别姬, 自刎乌江,酿成千古悲剧。人们对项羽的悲剧命运有一种深深的遗憾,但作为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的悲剧,人们却谈之较少,本文仅谈谈对范增悲剧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中刘邦、项羽两人的性格,总结刘邦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