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产在利用环境的同时,对环境具有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建立吉林省新立城水库演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探讨该满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次为依据提出针对吉林省新立城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方丘陵地区农业小流域最佳管理措施模拟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影响流域水质,对营养盐氮磷流失的模型模拟与控制措施方案的科学制定是当前国内外研究重点.本文利用多年的降雨-径流、水质实测数据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GNPS)进行了模拟校验,通过校验后的模型用于最佳管理措施的模拟评价.AGNPS模型校验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径流量、峰值流量、氮和磷与实测值吻合得相当好,Nash-Sutcliffe系数均在0.75以上,且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用校验后的模型模拟评价了2项现状管理措施(等高耕作与多水塘系统)和3项假设情景方案(降低30%施肥水平、坡地果园退耕还林及其组合).结果表明等高耕作与多水塘系统对于降低营养盐的流失效果显著,另外3项假设措施方案也有相当好的环境效果.通过农业措施方案的模拟及其环境效果对比,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非点源污染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现象日渐增多,而传统的治理方式在非点源污染物的控制上又收效甚微。本文归纳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对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森林生态系统主要通过植物体吸收,地被物和土壤层对非点源污染物的吸附等起到净化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森林对N、P等非点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明显,削减率多界于60%~90%之间;此外,森林对非点源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受林带宽度、植被状况、土壤性状、森林经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姚玉鑫  张英  周李  徐鹏炜 《资源科学》2011,33(2):230-235
随着农村非点源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将总量控制体系纳入到非点源污染的防治中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许多研究都对减少农村非点源污染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和工程性措施,但对于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具体调控研究较少,没有按照"公平、效率、可行"的原则进行污染物总量的分配。基于对南太湖地区农村小流域典型污染物输出特征的研究,本文利用排污系数法对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快速估算,采用最大纳污量优化程序计算了农村小流域内水体纳污量与环境容量,并提出相应的污染物削减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南太湖地区农村小流域污染物输出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农村生活污染为主要污染源。流域污染物输出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夏季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此外,依据BAT体系建立的最大排污量优化计算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制定出农村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非点源污染是现代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SWAT模型作为一种分布式流域尺度水文模型,能有效模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等,是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参阅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就SWAT模型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机理,以及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体遵循着水平衡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主要原因之一是水资源污染问题,水体污染程度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生态补偿下区域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首先在BASINS平台中构建了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 fortran)水文模型,然后采用HSPF水文模型对区域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情况展开分析,包括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以及污染负荷量时间分布情况,最后在生态补偿理念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生态施肥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技术,治理区域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磨盘山水库现有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分析,用公式计算出水库非点源污染的年输入量,并结合实际给出了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污染物的发生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点源式,一种是非点源式,从两者的广度来看,后者明显要大于前者,点源污染的控制达到了某一个水平之后,非点源污染也会成为水体污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后海宁市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分析了土地整理之后水稻田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格局现状,绘制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可以为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当地的精确农业管理和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  相似文献   

10.
大沽河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域水质管理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数学模型以其定量计算和动态操作在流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AnnAGNPS模型,以大沽河典型小流域为例,给出非点源污染流域水文水质模拟过程。首先在察水单元和沟道勾划的基础上,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参数估值主要依据流域性质、先前经验值、其它模拟研究和文献中的取值。其次采用各小流域出口流量、泥沙和总氮实测值优化参数、校准和验证模型,分析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在大沽河小流域,模型对降雨场次地表径流、泥沙及总氮的模拟结果表现出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应的年均负荷估算结果较好。当前AnnAGNPS模型主要被用于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长期影响及最佳管理措施的选择,以上精度足矣。最后利用校准后的模型进行小流域污染负荷估算和管理措施模拟。结果表明为了达到同时削减径流、沉积物及总氮的输出量,在大沽河上游应采取退耕还林的措施,治理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
《科协论坛》2010,(5):F0002-F0002
梁涛,男,1970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环境地理学的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地理学专业研究。在稀土元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农业非点源污染、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和中科院3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安吉县西部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敏  刘庆生  刘高焕 《资源科学》2011,33(2):242-248
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县西部地区为例,以总氮作为污染评价指标,利用优化后的输出系数法估算非点源污染,并分析污染来源及特点,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通过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和降雨对流域NS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人口和牲畜;土地利用中以竹林和耕地的非点源污染输出为主。就单位面积而言,耕地对非点源污染输出贡献比例最大,其次是园地、裸地、居民地、竹林、草地和林地。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和比例对非点源污染输出也有着重要影响,总体规律是随着耕地和居民地比例的增加,其他林地比例的减少,污染输出增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竹林-耕地-林地"混合类型比竹林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污染输出更小,由此推断在耕地中适当的载植林木可以有效的降低非点源污染的输出。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流域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生态补偿机制和发展有机农业措施控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减轻水体负担。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环境质量控制的高集约化农业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制约高集约化农业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以洞庭湖高集约化农业区金井镇为案例,在分析景观格局和水污染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法建立景观格局指数与水环境质量季节关系模型,基于模拟结果分别从景观格局优化、生活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养殖业调控出发,提出农业景观格局优化模式。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水环境质量提升,总氮浓度控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最低标准内,农业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高于基准年。本文提出的模型构建方法不仅验证了景观格局与水环境质量关系,也为农业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依据,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岸带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海岸带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海岸带地区发展。文章从我国海岸带污染现状、成因、国际管理实践和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出发,概要介绍了我国海岸带地区不同介质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提出了污染源控制、生态屏障建设、污染环境生态修复、区域规划等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海岸带地区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进展,从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层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环鄱阳湖区域实施污染净化型农业的产业化是控制湖区面源污染,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本文论述了污染净化型农业特点及其在鄱阳湖实施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提出了适合鄱阳湖区域特色的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逐渐成为国内外热点问题。环境中大部分微塑料来源于塑料的破碎和降解,塑料垃圾的有效控制是解决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措施。文章在对我国塑料垃圾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塑料污染控制立法、补充和修订塑料管理相关标准,完善塑料垃圾管理的政策措施等。参照国际经验,我国还应加强塑料微珠的管理,建议尽快禁止生产和销售含塑料微珠的个人护理品。此外,还应加强微塑料清除技术的研发。加大塑料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者加强清洁生产和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排放量,是解决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6)
农田灌区的有效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水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实现农业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田灌区的综合治理内容包括节水灌溉、控制排水、农田污染防控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田灌区存在的问题,探讨可以实现节水、减排、控污的创新灌区水综合治理模式,为我国农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相互影响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宁  叶常林  蔡书凯 《软科学》2010,24(1):37-41
讨论了我国现有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相互影响,分析了在不影响现有农业政策目标的情况下,农业政策和农村环境政策的协调发展形式: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政策决策者必须在农业污染控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改进制度安排,强化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有关的规定,提供咨询和推广服务,修改与产品标准有关的规定,实施环境成本分担以及加强监测和研究活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在农民收入不受影响或者部分少量减少、增加农民整体收入的同时,减少污染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