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广播电视低俗之风问题一方面是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是加强教育。加强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2007年要明确节目的总体要求和节目监管标准,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监管体系,圆满完成抵制低俗之风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这些年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内容监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极少数节目内容格调低下、语言低俗……在专业素质方面,有的节目字幕中常常出现错别字、语言不规范,有的甚至出现常识性错误……这些不当内容万一不慎播出,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这充分说明构筑电视台内部"防火墙"的重要性.电视台内部监管体系是就媒体本身而言的内部风险防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低俗之风表现在节目的选题、内容、形态、播音主持、嘉宾和演员等诸方面,但由于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最直观,所以播音主持方面的低俗之风最受广  相似文献   

4.
徐丽  张云玲 《河北广播》2006,(6):103-104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发出《关于开展抵制低俗之风专项活动》的通知,决定从6月29日起在全国开展抵制广播电视低俗之风的专项活动。这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就包括治理法治类节目的低俗问题,治理一些节日导向不正、品味不高、格调低下、庸俗无聊等问题。所以,如何选择和操作好报道题材,对于办好法制节目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存在价值和后续工作的成败。一档优秀的法制节目,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题材的选择和加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低俗化一直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批评,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章致力于对低俗电视节目的整治。在不断总结国内监管低俗电视节目经验的基础之上,探析国外的一些监管举措,特别是美国所形成独特的低俗电视节目监管体系,对中国防止电视节目低俗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广电总局第一次以总局令的形式对广播电视广告的内容、播放总量、广告插播、播放监管等进行全面的规范。 《办法》规定,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播放内容低俗、误导消费等存在导向问题的各类广告;各播出机构的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广告的总量不得超过节目播出总量的20%;在19点至21点,电视广告总量不得超  相似文献   

7.
李蓉 《声屏世界》2016,(7):31-32
随着电视综艺节目不断的发展,节目的质量以及节目主持人的主持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节目中存在的"拿来主义"、主持人的低俗主持等现象进行剖析,为的是促使该类节目朝着一条更好更利于发展的道路前行.  相似文献   

8.
全球视野     
《视听界》2011,(6):9-9
美国(《反低俗法案》抵制节目低俗 美国对电视传播内容限制较少,但是低俗节目同样要受到严格的管制。根据美国联邦法令,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有权规范无线广播电视从业者播出“猥亵、不敬和低俗”节目。为了制止广播电视的低俗风气,美国众议员通过了《反低俗法案》,清楚界定了“淫秽内容”、“下流内容”等。  相似文献   

9.
美国如何监管低俗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进 《视听界》2007,(5):15-17
最近,广电总局对低俗电视节目进行整治。此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连国外的媒体都作了报道。抵制低俗节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几年来,虽然广电总局禁令不断,但没有达到应有的监管效果,以至于一些既无艺术价值,也无文学价值,更无科学价值的“三无”节目堂而皇之地登上荧屏。这是我国电视传播业的悲哀。  相似文献   

10.
当下我国传媒既有万象之象,也有乱象之象,低俗之风屡禁不止。低俗,即低级且庸俗;低俗化即尚未达到淫秽色情等级,但又明显带有猥亵、不敬、脏话、有伤风化、庸俗无聊、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下流内容,或者公然冒犯社会基本道德水准的节目。而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宣扬淫秽、色情、暴力的内容显然属于低俗的范畴,属于更为严厉的监管和打击对象。  相似文献   

11.
在广电总局今年的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法制节目成为整治的重点,涉案类节目更成为低俗之风的“重灾区”。但实践证明,涉案类节目是稳固和提高收视率的“法宝”之一。怎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不丢弃已经占有的市场资源?本文试图从涉案类电视法制节目的特性、功能、操作方法等方面作具体的辨证的分析,来探讨涉案类电视法制节目如何避免低俗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配合国家广电总局治理低俗下流涉性节目的工作部署,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于9月26日在北京召开"树立媒体形象、担当社会责任、杜绝违规节目"座谈会。国家广电总局、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关领  相似文献   

13.
传媒资讯     
《传媒》2003,(11)
政策国家广电总局颁令规范广播电视广告管理 日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广电总局第一次以总局令的形式对广播电视广告的内容、播放总量、广告插播、播放监管等进行全面的规范。 《办法》规定,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播放内容低俗、误导消费等存在导向问题的各类广告;各播出机构的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广告的总量  相似文献   

14.
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净化荧屏、把握好主流媒体的正确导向,国家广电总局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法规。本文强调要标本兼治,抓科学监管固然重要,抓人的政治思想教育更重要,问题出在节目里,根源在人的头脑中,牢记党的宗旨是根治低俗倾向、办好电视节目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杨隽 《今传媒》2011,19(1):169
受众观看节目的动机有若干种,为满足低俗的快感为最下;电视节目的形态有若干种,却将低俗的炒作奉为圭臬。低俗的情感节目其核心是节目话题以拜金和艳情为主,这类话题可以用"中冓之言"来界定,"不足道也"是朴素的国人在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种基础的言论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网络直播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视听节目,2015年下半年开始,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越来越多的低俗内容充斥着直播平台,有些甚至触及道德底线.由于网络直播行业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现行的相关监管措施还不完善,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文章从梳理互联网传播发展过程入手,通过分析网络直播火爆原因、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网络直播监管的具体举措和思路,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构建合力有效的网络直播监管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直播环境,帮助网络直播行业发展步入正轨并收获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李翔 《声屏世界》2010,(9):14-15
在近期的电视荧屏中,婚恋交友、情感故事、医药卫生等类型的节目悉数登场,不过这些类型的节目却存在种种怪状,呈现出"后情感主义"的审美趋向,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淡化了电视媒介净化社会环境、抵制低俗之风的要求,严重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09,(3):46-46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以来,广电总局集中对网上视听节目的“擦边球”问题进行了治理,重点清理色隋低俗视听节目及采用诱惑性、挑逗性词汇作为视听节目标题、内容介绍和专门组织编排侵犯他人隐私、有伤风化的节目频道、栏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一批相亲节目在中国的各大卫视风起云涌,从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到上海东方卫视<百里挑一>,中国电视节目一夜间仿佛进入了"相亲时代".但相亲节目中的出格话语,引发了社会对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的忧虑.同时,在这些节目中,还存在一些嘉宾身份造假、自我炒作、言论低俗,恶意嘲讽,放任拜金主义、虚荣、涉性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众多乱象的存在反映了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在社会新闻、文化娱乐报道中,低俗、媚俗现象比较突出,渲染色情、暴力、恐怖的节目也比比皆是,对上级宣传部门加强宏观管理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还有的人是片面追求所谓"卖点",颠倒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位置。在这种观念的指使下,低俗之风自然愈演愈烈。节目为什么会媚俗、庸俗、格调低下?很大程度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