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传欣在《警惕网络影视“三俗”化倾向》一文中指出,“三俗”,即存在于文艺作品中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近一段时间以来,“三俗”之风在方兴未艾的网络文艺领域死灰复燃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影视“三俗”化的成因复杂,包括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结构重组、文化格局演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慧 《新闻实践》2011,(4):56-56
近期对文化产品中的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媒体和社会再次掀起了抵制热潮。但是,不少媒体和人士并未停止对低俗内容的报道和传播,甚至一边痛批某人表演低俗、不堪入目,一边详细介绍其星座血型乃至泳装艳照。面对“三俗”之风,社会一时形成了“一边狠打,一边追捧”的怪现状。  相似文献   

3.
黄家雄 《新闻前哨》2010,(10):28-28
低俗、庸俗、媚俗"三俗"问题,由来已久,愈演愈烈,问题发展至今已成顽症,以至中共中央总书记都提出抵制。但要根治这个顽症,需要全社会都来努力。根据前段时间对电视相亲节目所形成的舆论场的管理效果看,需要三方面聚成合力,共同治理新闻传媒生态环境中的"三俗"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石 《新闻窗》2010,(5):51-52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抵制文化上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自此反“三俗”活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之际,“三俗”(庸俗、低俗、媚俗)弥漫之时,我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起着怎样的作用,应该具有怎样的担当,应该“给力”怎样的价值?这是每个媒体,每份报纸,包括新闻,包括副刊,不容回避而且亟待直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贾进军 《视听界》2012,(1):117-118
近年来,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在声屏上频频出现,影响了广播电视的形象和受众的审美取向。一些主持人在“三俗”现象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申鸣  荆懿 《传媒观察》2011,(3):32-34
2010年7月23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抵制文化上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三俗"一词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年的夏天大众传播媒介中存在的各类"低俗"现象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8.
吕培  张厦 《新闻世界》2011,(1):111-112
在电视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综艺节目近几年来发展迅猛,竞争激烈,各出奇招争取受众。然而随着其迅速发展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即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抬头。本文着重探讨了综艺节目三俗问题的具体表现、负面影响,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论述了综艺节目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曾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股热浪.但当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却视之为收视率的重要砝码,致使电视民生新闻发生流变,与民生定位背道而驰,出现“庸俗、低俗、媚俗”等“三俗”现象.如何寻求转型和升级,重新确立传播定位,构建公共新闻理念等是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电视新闻业变革为例,探析新型传播生态与...  相似文献   

10.
丁元 《今传媒》2013,(4):60-61
近几年,许多低俗、庸俗、媚俗的节目出现在我们的电视媒体当中,对大众起到了消极的引导作用.“三俗”现象的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媒体所承担的责任也很艰巨,本文从整治三俗和强化媒体社会责任出发,对相关文章进行整理分析,为进一步明晰“三俗”问题,为我国电视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之际,"三俗"(庸俗、低俗、媚俗)弥漫之时,我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起着怎样的作用,应该具有怎样的担当,应该"给力"怎样的价值?这是每个媒体,每份报纸,包括新闻,包括副刊,不容回避而且亟待直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间以来,在社会新闻、文化娱乐报道中,低俗、媚俗现象比较突出,渲染色情、暴力、恐怖的节目也比比皆是,对上级宣传部门加强宏观管理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还有的人是片面追求所谓"卖点",颠倒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位置。在这种观念的指使下,低俗之风自然愈演愈烈。节目为什么会媚俗、庸俗、格调低下?很大程度上是  相似文献   

13.
最近,无论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等新媒体,谈及文化,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就是反三俗,即反对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谢培 《今传媒》2012,(9):42-43
"庸俗、低俗、媚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发展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针对这种异常现象,本文透过对当下"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的文章梳理,凸显媒体要将自身的社会责任落实,媒体需要回归,需要切实成为一个负责的媒体,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刻不容缓,为我国媒体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部署。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中虚假报道、不实报道屡禁不止,广播电视声频荧屏中不乏媚俗之风、低俗之风。这些问题的出现让群众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6.
李宵伊 《大观周刊》2012,(26):26-26
随着“文化大繁荣”政策的提出和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最终出台,娱乐节目迎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改变势在必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摆脱“庸俗、低俗、媚俗”之风,重视对文化的引领作用和对社会的责任,实现“寓教于乐”的本位回归。  相似文献   

17.
要闻     
《网络传播》2010,(9):6-7
全国195家网站联合启动网上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 全国195家网站8月19日联合启动“文明上网,共建和谐”网上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倡导网站与网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文明办网、“绿色”上网,营造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于都  胡舜文 《军事记者》2005,(10):12-14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抵制新闻低俗之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媒体陷于低俗泥潭难以自拔,巧打低俗“擦边球”以遮人耳目.新闻娱乐化就是其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些媒体把贴近受众与媚俗的“娱乐化”等同起来,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夺受众的新法宝,视为取胜市场的灵丹妙药。报纸纷纷争“软”,电视竞相比乐,电台抢着搞笑……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以庸俗的“星、腥、性”为特征的低俗之风,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不良广告一起被公众列为影响传媒健康发展的四大公害。  相似文献   

20.
周宇 《今传媒》2011,19(2):98-99
2010年7月,党中央正式指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文化。那什么是"三俗"呢?从三俗的定义来看,党中央要求去除的"三俗"文化与我国的传统的"俗"文化在概念和内涵上都有着区别。本文首先介绍了"三俗"的定义,接着再对中国的传统的"俗"文化进行探寻,试图从中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为接下来寻找"三俗"文化的社会根源做理论铺垫。最后,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根除"三俗"文化的对策,希望能为还当下社会的文化环境一片净土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