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日本出版业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它国家,最显著的差别要属“零售价保护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图书是以固定价格寄售,未售出的库存可自由返回出版商。另外,日本的图书分销走的是和杂志基本相同的渠道。毫无疑问,这保证了日本出版业的稳定,姑且不论它是否有利于出版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书目出版: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供书目的起源书目的出版发行一直被其他书籍出版商们认为是一项神秘的工作。作为图书管理的一种商业形式,它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由参考书目、详细的分类主题、冗长乏味的标准委员会和书籍编码系统所构成的单调的书册。书籍出版商们已经注意到,一个世纪以来,书目出版商已在电子出版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并为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出版印刷业的早期,就已有了关于特殊主题和大型图书馆藏书的书目。但直到19世纪中叶,才有了以报纸、书商和书市为基础,进行的已有书目的信息搜集工作。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如何与印刷商和出版商的产…  相似文献   

3.
张李松 《新闻世界》2014,(4):255-256
小林一博的《日本出版大崩溃》一书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日本出版业大崩溃的现象。本书深刻具体地分析了日本出版业的泡沫化现象以及面临的困境,试图找到解决之道。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纵深去看,日本出版业的困境,很多方面其实并非日本所特有,中国的出版业也正面临着相似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西 《出版经济》2002,(3):54-55
针对当前日本出版业存在问题的大部分来自日本出版流通领域的情况,一直致力于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研究的甲川纯一先生,前不久写出了《20世纪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变迁》一文,从日本出版业诞生的江户时代到2000年,全景式地回顾了近百年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演变过程。从中得出结论,必须既练内功,又借助外力,对现有的出版流通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以增加日本出版业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博客出版:日本出版界的宠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由于日本经济增长缓慢,日本出版业也遭遇惨状,众多出版家纷纷倒闭,连讲谈社、小学馆等百年老店也难逃利润大幅下跌的厄运,使之成为日本出版失去的十年.在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溃>一书里所描述的内容表现了人们对出版业持续低迷状态的忧虑.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复苏,日本出版业也出现了新的牛长亮点.战后发  相似文献   

6.
亚非图书委员会 制定五年培训计划 随着人们即将进入21世纪,通讯媒介的新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很大。出版专业人员应该深入研究出版业的未来,科技的最佳使用,学科之间的最佳配合等。 出版业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亚洲图书委员会的重点项目。亚非图书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专业能力强的编辑、翻译、设计、插图画家、印刷商、出版商和发行员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业务培训,它主要在对书业发展有极重要的非传统项目上进行培训,每年举办一次,从1996年开始,到本世纪末结束。每期10天,有课堂  相似文献   

7.
英国图书出版的显著特征杨贵山英国现代印刷出版业创立于15世纪。英国印刷出版商威廉·卡克斯顿(142-1491)于1476年在伦敦的西敏斯特创办了英国第一家活字印刷厂,从而开创了英国的现代印刷出版业。他因此被誉为英国出版业的奠基人。在近4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每年送旧迎新之时,《出版商周刊》便要选出一位"年度风云人物",以表彰那些"促进"和"改变"出版业的人。这里,"改变"也可理解为"颠覆",例如2008年的"出版风云人物"便是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他当选的理由是:出版业面临激烈变革,贝佐斯领导的亚马逊处处领先,在出版业最有活力又饱受争议。其他年度,风云人物多是维护、加强传统出版业的书商出版商:贝塔斯曼的里查德·萨尔诺夫代表出版商与谷歌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历史性和解,成为2009年出版风云人物;2010年,此荣誉归  相似文献   

9.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厂商即出版社多,零售商即书店多,批发商即经销商极少。目前日本在市场上销售的几十万种书籍,有70%左右是通过出版商—经销商—书店—读者的渠道流通的。 1.物流和信息的共有化趋势 出版业市场的长期衰退使下游销售末端退货量大增。面对市场持续衰退的状况,如何减少退货是日本出版业的三个环节——出版社、经销公司和书店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日本出版业高层人士都认为:减少退货、提高整个出版流通效率的关键在于物流和信息的  相似文献   

10.
自视为亚洲第一出版强国、世界几大出版强国之一的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的现在,出版市场持续“动乱不已”,持续低迷疲软,已经到了“大崩溃”的边缘。素有在忧患中奋起、置于死地而后生传统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出版人,不愿意坐以待毙。一场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出版改革已在酝酿之中。一、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在2000年为2.39万亿日元,其中书籍占40%,为0.97万亿日元;杂志占60%,为1.42万亿日元。高峰时期的日本出版业是1993年,这一年的市场规模为2.79万亿日元,其后便开始呈下…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业概况德国历史上第一本活字印刷的书,于1455年诞生在联邦德国的美因兹城。该技术的发明者是约翰内斯·古滕贝克,他也是一位出版商。在德国图书出版业居领导地位的城市,是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直到18世纪,这一角色方由莱比锡替而代之,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今天,联  相似文献   

12.
图书利润是所有出版商关心的主要问题.图书退货政策,严重地影响了出版商的盈利,因而美国出版公司试图采取一些试探性的措施修改这一政策,可是零售商却不接受这些修改.在1995到2004年间,成人类精装书的退货率一直徘徊在33%左右,大众类平装书的退货率大体上超过了42%,在2001年达到了45.2%.其他类别图书的退货率大多在20%左右.除了替代产品与服务危及到了美国传统出版业外,以下三个因素对美国出版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戏剧性演变谈到美国的图书编辑工作 ,不妨粗阅一下其有趣的变化。1 图书编辑可有可无19世纪 2 0年代 ,美国出现了一批最早的畅销书作家。由于作家和出版商的责任感强 ,确保了美国小说的内容表达方式的恰当性 ,也使内容上的道德意识处于较佳的状态 ,图书编辑无用武之地 ,便成为可有可无。在这期间 ,出版商、书评家等常在书店、餐馆等场合交流各种观念和出书的构想。 19世纪 30年代 ,美国的纽约、费城和波士顿等地已形成出版业的雏形。这时 ,翻版书、皮制精装书都有。 19世纪 4 0年代起 ,平装书已成为美国出版业的一部分 ;现在 ,则有平装…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出版业大国,全国有各种类型的出版社大约5000家左右,除了近千家“微型出版商”和报刊出版商外,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出版商1200多家,其中历史悠久出书质量较高的大中型出版商有300余家。美国年出版图书约五万种,加  相似文献   

15.
傅西平 《出版参考》2015,(17):17-18
了解阿根廷出版业,必先浏览西班牙语市场.22个讲西班牙语的国家,出版市场潜力无限,大西洋中部的西班牙语出版业有100年的历史,伊比利亚西班牙出版商为扩大生存圈,与拉美出版商形成合作伙伴,经历了几个周期,目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阿根廷等国是未来图书市场的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6.
为退货困扰的日本出版业 日本的书刊流通一般采用“委托销售制”。大部分图书在各书店销售一定时期,可由书店任意退回,而退货的运费和书刊的成本均由代理商或出版商负担(事先都有规定)。如1997年秋季出现的一次不寻常的退书现象,据统计由书店退回的图书按金额计算高达50%以上,平均按每一种图书的印数合计已有一半的新书报废。当时引起了日本出版业极大的震惊!这是素有“出版大国”之称的日本,书刊每年的总销量已达到了饱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数字出版已成为全球出版业关注的热点。近两年,从法兰克福书展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讨论最多的是数字出版问题。目前,中国出版业已进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教育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支柱产业,在中小学教材全面实行招投标政策之后,很多出版商又把视角转移到了大学教材出版领域,想从大学教材出版中分得一杯羹.与中小学教材出版相比,大学教材出版业的市场壁垒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一、日本出版社所行临的环境变化 对日本出版社而言,20世纪90年代可说是“混乱的十年”。出版业为维持再贩制度的最大目标耗费了不少精力,但出版社和遭到空前未有的连续4年的负增长。与日本经济相同,在迎接21世纪的今天,尚未见到成长的明确曙光。 (一)销售环境的变化 日本的出版业可以说是仍处于不景气的大行业。它与整个日本的经济动向无关,出版界仍有实自身的成长轨迹。20世纪80年代的出版界没有像日本惊人的经济成长那样飞跃发展,而是坚守着再贩制度的出版物定  相似文献   

20.
"图书包装商"(Book Packager)是西方图书出版业分工高度专门化的产物.它在英美出版业内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有时它的功能像文学代理人,更多时候像出版商或合作出版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