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高考探究 新陈代谢是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命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生命体内部细胞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过程均是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的,所以,以任何生物学科知识为载体的高考试题大都可以渗透到新陈代谢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酶、ATP、新陈代谢类型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在开放系统中物质的能量与熵、层次结构与进化、自结构与自我发展和进化与遗传等相互关系,探讨物质的进化及其定义、进化的评价标准、能量与熵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表明:以“分解”、“还原”为原则的简单化、线性的研究方式已不再能有效地描述、说明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强调“内随机性”、“非线性”的“复杂性科学”,则提供了研究思考问题的更好的可能方式。“复杂性科学”认为“自组织性”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自组织,“指能够从环境吸收能量和信息,以补偿自然增熵失去的有序,无须外部指示便使系统要素产生共同行为,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低级程度到高级程度复杂组织的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4.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 面,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 得到信息和栖所,——生物离不开环境;另一 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的 存在状况,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变化,——生物 改造着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6.
细胞浅说     
生物与无生物的区别,就在于生物是有生命的。所谓有生命指的是它们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它们有生长、繁殖、运动、应激性及遗传变异的特性。做为生命体,必须有三种要素:即生物大分子——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信息——“指导着”生命有条不紊地进行;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三种要素对生命是缺一不可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说生命并非神创的。生命物质是从非生命物质演化而来的。它们是由无机物转化为有机小分子,再由它转化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以后,生物大分子形成多分子体系,再演化为原始生命。原始生命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由前细胞型生命体进化到细胞型生命体。我们今天在地球上所见的生物就是由这些远古时代的“祖先”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管理熵揭示企业内部系统管理熵增的过程,在相对比较封闭的企业组织中,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断下降,管理耗散却表明随着企业与外部环境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管理效率稳步上升的规律。将此结论应用到企业服务外包中,分析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在企业服务外包中的作用,并给出提高企业服务外包效益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是在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呈现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实现自身物质组分的组建和破坏,使生命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换言之,生命系统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和变化,并通过信息输入和输出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  相似文献   

9.
熵、信息与生命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进化信息理论是当今迅速发展的交叉科学,它不仅推进了热力学和进化论的发展,并运用物理学观点说明了生物发育,系统进化及生态学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笔者通过熵与信息的变化,阐述了生命物质(开放系统)和非生命物质(孤立、封闭系统)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0.
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是在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呈现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实现自身物质组分的组建和破坏,使生命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换言之,生命系统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和变化,并通过信息输入和输出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  相似文献   

11.
图书流通系统“熵”稳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力学角度看,图书流通系统是一个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开放系统,流通部乃至图书馆正是以“负熵”而生存的熵态系统。本用熵语言阐述了流通部如何快速有效地发挥其系统的信息功能,提高馆藏的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2.
道德负熵是对道德系统演化产生有序性、确定性、能量有效性等进化状态或趋向的量度。道德负熵系统是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熵的辩证思想构建的复杂系统,是体现道德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进化系统。道德负熵系统通过一定的价值观念、原则或规范控制道德系统与环境及其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实现系统组织塑造、价值信息运作、因果关系协同等结构与功能,不断克服熵增。深入探究道德负熵系统对道德系统与环境的进化影响,能够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生物体内的熵与耗散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推导一般开放系统中的熵产生率恒大于零,和定态中的熵流必然小于零,得知外界环境流入生物体内的熵是个“负熵”.负熵对生物体极为重要,文中还用耗散结构理论作出了粗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皂化盐Y(PMBP)3.HA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向胶束过程,获得了Y(PMBP)3.HA在有机相中的临界胶束浓度、聚集数,胶束生成常数和热力学函数。所得热力学函数为ΔrGmθ负值,并且随着溶剂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ΔrHmθ为正值,并且随溶剂碳链的增长而增大,说明形成反向胶束的过程为吸热过程,ΔrSmθ值表明,形成胶束的过程为熵增加过程,且溶剂碳原子数越多熵增大的越大,由此可以断定,形成胶束的这一过程主要为熵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5.
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垃圾问题以往被认为是枝节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从热力学定律出发对垃圾问题进行分析,一个人,一个社区,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做是类似热机的物理系统.这种有序的具有某种功能的物理系统持续运行的前提是,从外界输入低熵状态的能量和物质,并向外界输出高熵状态的能量和物质.后者就是这个物理系统的垃圾.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垃圾是系统必然的产物.因而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下,在地球有限的约束下,技术进步不能解决垃圾问题,反而会使垃圾问题更加严重.垃圾问题将会超过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人类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人类解决垃圾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走出工业文明,寻找一个新的文明模式--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引入香农信息熵的概念.提出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基于信息熵理论对数据库中的属性重要性进行排序,挖掘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的价值,并将熵理论应用到物流信息系统集成上,用信息熵定量衡量信息的流动性、持续性,客观性和全面性.这种方法使得企业能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宇宙间存在着与熵增加原理相对应的熵减少原理,且用熵减少原理阐明了宇宙间导致能量散逸过程与能量集中过程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最后根根熵减少原理得出的负熵概念,进一步说明了人吃饭与获得负熵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以熵及熵变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熵变与生命过程,熵变与疾病之间的定性关系,进一步阐明了疾病治疗方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信息熵在量子统计系综中的表述形式,并运用密度矩阵的运算方法导出了信息熵与量子统计系综中三种分布(微正则分布、正则分布和巨正则分布)的极值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辩证唯物主义总体性原理在当代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论述了恩格斯的总体性物质自组织原理(简称哲学总体性原理)在改造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该原理在当代又有了重大的发展。从本体论看,核宇宙已揭示了以核聚变为动力的“宇宙熵”的双向演化的总体机制;从认识论看,哲学熵在信息核能时代是对“宇宙熵”的能动的哲学反思,弄清哲学熵与宇宙熵的同一性和差别以及哲学熵的社会特有的能动性就能更好掌握哲学总体性原理的新内容和时代方法论价值取向。哲学熵与总体性原理相结合必将促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总体结构与方法的信息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