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用物理的特有语言以外,往往还用文字语言、图象语言、教学语言来共同描述一个物理过程。因此很多学生感到物理是中学最难学的课程之一,由此产生害怕物理,厌学物理的心理。怎样才能消除学生这种不良的心理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根本的途径是要改变物理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从理论到理论,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既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有的教师上课,“目中无人”。或讲得太快,学生跟不上;或关键处未点清,学生思维“卡壳”,而教师照样讲下去;或学生“分神”,而教师又不善于实行心理控制……这种教与学的步调不一致,必然影响教学的效果。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同步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这就象同步卫星,只有它在与地球角速度相等的情况下,才能给人类传递信息。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同步效应。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是以心理活动为中介的,双方心理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的施行,使物理教学打破了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樊篱,开启了“启发、探究式”教学之门。在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用身边的物品可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谈几点用身边的物品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方法。一、教师找物品,激发兴趣学物理初中物理新教材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通过从自然现象、生活常识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利用身边的物品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  相似文献   

4.
於凌云 《中学物理》2012,(11):20-21
“近体效应”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教与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情感差距应尽可能地小.教与学之间的差距大是由于教师的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的,只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起点、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实际、生活实际、心智实际,就会缩短彼此心理上的差距,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引发学生积...  相似文献   

5.
若干心理效应在“两课”教学中的试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分析“两课”教学中运用心理效应的必要性入手,论述了运用心理效应的基本原则,即润物无声原则和用之有度原则,并试图探讨几种心理效应的具体运用方式,以期为提高“两课”教学效果作出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瑞 《广东教育》2009,(12):47-48
用“手”做物理实验,既方便,又可增添乐趣.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教师细心挖掘,会发现很多物理知识、规律可通过“手”来演示,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整理一些实例,展示用“手”做实验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是初中数学的难点.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及思维活动的研究,未能找准根源,虽然提出了若干排难措施,但是教学效果仍不显著。我从学生列方程的思维出发,探讨受阻因素,采用“小步子”的心理原则,对“语言”、“式”、“等量”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渗透,改进了入门教学。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入门学习思维是怎么受阻呢?教师又该用什么方法排难去阻呢?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面对教改形势的发展,怎样使中学生物教学走出“低谷”?带着这个问题,近几年来我在任课班中进行了四次“高中生物学习心理调查”,共收到554份答卷。通过调查分析,我深刻地认识到生物教学中应用好“情感效应”,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所谓“情感效应”,即是教师用厚爱去创设“和谐共振”的最佳教学情境,用激励引导各层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争创优良成绩和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应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应是教师的天职。当你面对着学生一双双渴望求知解惑、渴望成功的眼睛,深感我们教师的责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机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学生“心理基地”引起的心理效应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与才干。它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与说服力、应变力与组织力,以及教师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巧用“5+1”来调和课堂,从而彰显教师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10.
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做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心理、创设教学情境、鼓励诱导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就是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它让学生感到轻松、积极、无压力,让学生充分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张扬个性。这种“心理场”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的新观念、高素质,还要教师充分发挥以下六大教学效应的作用,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一、期待效应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成才,这是教学的规律。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抽取了几位学生,用“权威的谎言”使教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期望。8个月后,像期待的那样,发展了这些学生的智力。可见,教师的期待会…  相似文献   

12.
学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对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网上搜索“课程资源”,结果数以十万计;搜索“学生资源”,有效信息数千个.搜索“物理学生资源”,有效结果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3.
注意研究学生心理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物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研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克服和排除影响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心理障碍,并且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使物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践说明,学生一旦对某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对此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倾向,这就是求知欲。欲望越高,学习兴趣越大,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兴趣的培养。物理教学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物理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5.
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籍莉 《中学教育》2008,(3):58-61
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动态化地处理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能动性。当课堂得到真正还原后,许多在教师意料与掌控之外的变化就被激活了。因此,教师常常需要面对教学任务不能当堂完成的情况,但“未完成的教学课”却往往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成效当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众多因素中,有一种心理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蔡格尼克效应”(又称“未完成效应”)。本文试图阐释这种心理机制的教学意义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或者翻箱倒柜似地一问一答到底,把一堂课搞得水泄不通,学生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样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留给学生认识的自觉“内化”机会。这就是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7.
探索学生爱学、好学、学好地理的心理体验,形成和发展地理教学的“乐学”效应,已成为地理教师普遍关心和重视的课题。 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表明,“乐学”效应的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良好的地理学习心理状态,能形成理想的学习情景氛围,产生乐学的心理效应。《地理教学大纲》在中学地理教学目的中强调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  相似文献   

18.
心理效应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常识,定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对学生寄予期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并说这名单上的学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上,注重讲课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至教师以“讲”代“教”,学生以“听”代“学”,背离开了“教学工作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原则。本文是一高三物理复习课不同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作用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高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是中学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有些学生更害怕物理、厌学物理。怎样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物理,既减轻学生沉重的负担,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根本的途径之一,是要改变物理教学中普遍盛行的“以解题为中心,从理论到理论、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既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又反映物理学特色和实际的物理课堂结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