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振良 《寻根》2007,(1):134-136
何姓起源说 中国绝大部分的何姓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出现的。据《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准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这证明何氏得姓是十分偶然的。发源地江准流域,韩与何的发音十分接近,韩姓后代怀着亡国之痛,也就将错就错,从此以何为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冠豸山风景区的竹安寨景点,有一处摩崖石刻“秀挺南疆”。气势宏伟,笔力遒劲,落款为“澄庐江举谦题”。  相似文献   

3.
陈峰 《寻根》2006,(6):43-46
在北宋神宗朝,有一位名叫何去非的考生曾先后六次科考落第。何氏虽屡挫于科场,但却饱读兵书,精于论军谈兵。元丰五年,何去非以特奏名的特殊途径中式。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多以刘逢禄为今文经学家,但是,很少有人探讨刘逢禄今文经学的发展。本文依据刘逢禄《公羊春秋何氏释例》、《春秋公羊解诂笺》、《诗古微序》三部著作。来揭示刘逢禄的经学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早年与晚年的思想是有差异的,早年并不完全排斥古文经学,晚年则激烈否定古文经学。  相似文献   

5.
正南阳四裕堂何氏在何姓族群中脉系规整,人口较多,居住相对集中。追溯四裕堂何氏祖根源流,须从一位关键人物开始上下探索。这位人物就是明末抗清战绩卓著的护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何腾蛟。何腾蛟,字云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贵州黎平府。天启元年(1621年),中贵州乡试第十七名举人。首任山西榆次教谕,后历官至湖广巡抚。后任英武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晋定兴侯。清军入关以后的几年中,他领导南明军民奋勇抗清,英勇  相似文献   

6.
旧论两汉蜀学者,咸谓文翁兴教,英伟挺生,迄东京而大昌。然蜀学之兴,由来尚矣,非自文翁始也。《汉书》载文翁事迹,同见常璩《蜀志》,正相互发明,近人又多横议,兹析为五事叙之。本传云:“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爱好...  相似文献   

7.
姚志远 《寻根》2021,(2):130-132
一据《绩溪仙石周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记载,绩溪周氏的始祖为唐歙州刺史周,其先世由庐江迁于饶州鄱阳。唐僖宗中和年间,周为躲避战乱迁居绩溪虎头山,是为一世祖,遂名始迁地曰周坑。周生三子,曰固、国、,周固迁小路口,周国仍居周坑,周迁东北乡之竹里,始分三支。  相似文献   

8.
谷子 《世界文化》2007,(3):43-45
数据,魔戒般的幽灵 越来越大的电脑空间里,储存着主人的生命灵魂,它以数据的形态被珍藏在戒备森严的重重保护之下,但并非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特别是在意外发生的时候——病毒侵入,误操作,摔了,碰了,死机了,不可抗拒的雷击、水灾、火灾,等等,瞬间,数据全部丢失。摧毁性的破坏,后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画坛却空前活跃,热闹非凡。各路画家,云集一方,交流画技,开宗立派,高手林立,画派纷呈,著名松江画派、黄山画派、虞山派、娄东派、新安派、江西画派……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画坛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0.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嗜者也。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自发见以来,二十馀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吾国学者,其撰述得列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夫敦煌在吾国境内,所出经典,又以中文为多,吾国敦煌学著作,较之他国转独少者,固因国人治学,罕具通识,然亦未…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北有庙堂之高,宫里的故事高深莫测。四方城内是旗人的地方,东富西贵,那全跟江湖无关。北京的南城很江湖,出了前门楼子,大栅栏一带商铺林立,游人如织,一派蒸腾;再往南,就到了天桥,又是一番景色,街头艺人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行,艺人的吆喝声,看客的叫好声。  相似文献   

12.
略论“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实厚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坚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焕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可以预期,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中华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必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应有贡献。这里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谈点看法,阐述其对环境保护、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 带着20世纪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史上,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明代中期,苏州的吴门画派异军突起,成为又一轮画坛盟主。创始人沈周,代表者文征明、唐寅、仇英,人称“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其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绘画,“明四家”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地位重要,对后世影响重大,其作品于国内海外艺术市场异常抢手,价格动辄即破千万,仅仇英《赤壁图》在2007年的嘉德拍卖会上,即以7950万的天价创下中国古字画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陈益民 《寻根》2012,(1):45-47
握手,是现代社会社交场合的基本礼节,初次见面要握手,久别重逢要握手,分别之际要握手。通过握手,增进人与人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当然,既是礼节,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流于客套,甚至透着某种虚情假意。而在中国古代,握手还有更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史蒂夫是个12岁的小男孩,正在读小学七年级。但是,由于他的父母都是酒鬼,所以,他眼看着就要永远辍学了。值得注意的是,他有阅读技能,阅读非常棒,但是,尽管如此,他考试却总不及格。从一年级开始,虽然他总是考不及格,但是他却不曾留过级.而是照常地升级。史蒂夫个子很高,块头很大,比起其他12岁的男孩子,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少年,但是,他却一直不被人们关注,直到那天怀特小姐来到他们班上。  相似文献   

16.
柯玲  石成 《滇中文化》2000,(1):49-49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汉代班固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积少成多,功到自然成的普遍规律,更指人做事要有恒心。滴水穿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人们常提示自己,启发他人的名言,是因为它具有极生动和广泛意义的象征性,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带规律性的行为归宿。  相似文献   

17.
藏戏     
藏戏,是一种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文学(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它通过唱、舞和道白,表现一定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喜爱观看藏戏。其特点是不用帷幕,不要舞台,即席演出,有的头戴面具,边歌边舞,曲调高亢,唱腔多变,动作舒展,伴奏者不时齐唱帮腔,气氛十分热烈。相传在十五世纪初,噶举教派僧人汤东杰布立志在西藏各条江河上建造桥梁,他煞费苦心,募集造桥经费,虽经三年多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姐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  相似文献   

18.
吕伟超 《寻根》2009,(4):72-77
浙江,所谓东南形胜,风雅钱塘,大抵指的是下游一带,那如昆曲般的绮丽华美,直可从《武林旧事》、《陶庵梦忆》一类的笔记中慢慢找寻;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中游地区,则像是性灵的诗词,最宜在杂花生树的暮春三月浅斟低唱;唯有上游一带,因地处偏远,支流纵横,山川复杂,犹如众多飘逸的传奇,细说不尽。单说婺江上游,有一武阳川,夹岸多山,不高不低,众山间有一小平原,说是平原,其实也不过是稍为平整的丘陵而已,稻米、茶叶、桑蚕、金针、苎麻、灰鹅,  相似文献   

19.
虞舜故里考     
虞舜故里考张放鸣中国历史上,朝代自夏禹始,之后为商,再后为周,史称三代(或称三王),争议几无。但三代以上,则纷纭众说,莫衷一是。不过,大多都归纳出五帝,五帝之中,排在末位的通常都是虞舜。这说明,关于舜的文字记载,已明显与神话传说拉开了距离,而接近于寻...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人 故乡的人越来越少了,故乡越来越空了。晚秋的故乡还是暖洋洋的风景,可到了这严冬的季节,秃树兀立,村舍低伏,故乡,便显出了它的另一番风情,一种凄零、凋敝的气象。一地白霜,一路乱草,狗儿不在村巷里徜徉,猫儿也躲在母亲的被窝里念着经香睡,鸡呢,把一条腿藏进肚里,孤立在棚架上翻着眼皮,而麻雀则赖在枣树的枝头,缩着头打盹,像一团萧瑟的树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