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光纤传感器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介绍了光纤布里渊散射温度和应交传感的原理.指出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器在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一种应用布里渊散射的轨道交通光纤传感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利用布里渊散射非线性效应产生单边带调制的ROF双工系统,中心站两个边带作为信号光;另一支路的两个边带作为泵浦光,利用环行器将泵浦光耦合入光纤中,产生布里渊散射效应,使一个边带放大,而另一个边带衰减,实现单边带调制,并在基站处提取未调制载波作为上行链路的光载波,实现双工系统,该系统中信号频率可调谐,基站中不需配置光源,简化了基站。仿真结果表明,1.5Gb/s数据在光纤中传输50km后,在误码率为10-9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功率代价均小于1dB。  相似文献   

3.
文章推导出了交叉相位调制效应(XPM)和受激拉曼散射效应(SRS)影响下的光纤DWDM传输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工具MATLAB软件,分析了XPM和SRS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长距离分布式监测网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开发了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健康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大范围、长距离土木工程结构.通过获取构筑物结构变化的信息,自动预警严重事故,综合评估结构的可靠性.借助分布式系统串联技术解决了超长距离传感问题,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了单根光纤传感与数据通信复用,采用以应变模态概念为基础的结构诊断技术智能分析判断结构状态.单个系统传感距离可达到40km,多级串联后可达到几百公里,空间分辨率 15m,应变分辨率 500με.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爱因斯坦正确地揭示出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受激辐射过程,这也正是激光原理的基础。同时,人们在实验上也观察到了原子的受激辐射现象。二次大战后,由于雷达  相似文献   

6.
首先回顾了近10年中的慢光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实现慢光技术的几种方法--EIT、SBS和CPO;重点介绍了CPO产生慢光的原理和取得的最新进展,简要讨论实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简述慢光技术研究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邹芳  刘丽 《科技广场》2010,(6):102-105
本文简述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测量温度、应力等物理量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在医疗、航空、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光子晶体光纤与传统光纤相比,因本身具有独特光学性质迅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比较了光子晶体光纤与传统光纤导光原理,着重综述了PCF奇异的非线性及其单模特性,展望了非线性效应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行公安工作中许多微小工具痕迹物证提取难、检验难的现状,本文以Beckmann光散射理论为基础,结合工具痕迹检验工作要求,论证光的散射特性在工具痕迹检验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光纤传感器易损、测量结果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以及布设存活率较低等问题,文章依据布里渊散射原理,基于BOTDA传感技术,通过不锈钢管封装紧皮光纤,自行研制具有监测距离长、精度高、全分布式、耐久性强等优点的不锈钢管智能筋。不锈钢管智能筋具有制备快捷的优点。通过标定不锈钢管智能筋和FRP智能筋的温度和应变灵敏系数进行分析,发现两种智能筋具有良好的温度与应变感知性能;解析试验梁应变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制不锈钢管智能筋与FRP智能筋的应变监测精度相同,且不锈钢管智能筋的应变监测稳定性优于FRP智能筋。试验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不锈钢管智能筋能够解决光纤在粗狂式监测环境中易损的问题,同时具有监测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全尺度大范围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贺仁明 《科技风》2012,(9):54-56
近年来随着"光进铜退"以及"光纤到户"的快速发展,光纤已经被普遍应用于通信网的各个层面。本文从光纤的特性及发展应用进行论述,重点对通信网中各种常用光纤的特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由此提出了不同网络层面的光纤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激光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激光”一词是“LASER”的意译。LASER原是Light amDlitF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 on of radiation取字头组合而成的专门名词,在我国曾被翻译成“莱塞”、“光激射器”、“光受激辐射放大器”等。1964年,钱学森院士提议取名为“激光”,既反映了“受激辐射”的科学内涵,又表明它是一种很强烈的新光源,贴切、传神而又简洁,得到我国科学界的一致认同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3.
浅析光纤通讯技术的优势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信技术是通过光学纤维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在发信端,信息被转换和处理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电信号控制-光源,使发出的光信号具有所要传输的信号的特点,从而实现信号的电——光转换、发信端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出到远方的收信端,经光电二极管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光——电转换。电信号再经过处理和转换而恢复为原发信端相同的信息。光纤是绝缘体,不会受高压线和雷电的电磁感应,抗核辐射的能力也强,因而在某些特殊场合,电通信受干扰不能工作而光纤通信却能照常工作。光纤几乎可做得不漏光,因此保密性好,光缆中的光纤也互不干扰。当通信容量较大,距离较远时,光纤通信系统的每话路公里的造价较电缆通信的为低。光纤通信因有这些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偏振特性的液晶光开关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液晶响应速度快,对光的吸收少的特性,研究了液晶光开关的工作原理,并与其它光开关相比较,分析了液晶光开关在光纤通讯方面的应用前景,建立了三种液晶光开关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紅宝石有許多用途。由于它可以制造光受激发射器,今天受到特別的重視。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我們知道,自然界里是有紅宝石的。但是,光受激发射器里的紅宝石,有鉛笔那么粗,半枝鋼笔那么长,特別紅艳晶瑩,这么又大又好的宝石在自然界中却难以找到,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从自然界中找到宝石(又叫刚玉),有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地     
莱塞——外科手术刀最近国外研究成功利用莱塞(受激幅射光频放大器)来做消除眼球血管上肿瘤的手术。进行这种手术时,利用专门设计的光振盪器,把光綫聚焦于直径极小的一点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拉曼散射原理、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和系统框架。分析了光纤光栅火灾监测技术在浮顶油罐消防安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分布式光纤火灾监测的特点,设计了用于浮顶油罐火灾监测的分布式光纤火灾监测系统。该系统在监测运行时具有"双端防断纤、双机防宕机"的特点。即系统在一台测温主机出现故障停止工作时,另外一台主机运行,保证系统工作不间断。一条通道光纤断裂时,主机的另一条通道启动,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这样设计极大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传感光纤采用镀锌钢管和防爆金属软管进行保护,并埋地铺设。通过实验运行,验证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浮顶油罐消防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吕保樱  莫招育  梁炜 《大众科技》2013,(8):51-52,50
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对罗丹明B(RhB)的共振散射的增强效应,拟定了一种新的测定DNA的共振散射法,在pH=0.93的条件下,罗丹明B只有极弱的光散射,但它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后却有强烈的共振光散射作用,在入=298nm处,光散射有最大的散射强度,并且光散射强度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4.40+11.28C(mg/L),线性范围为:O.0128mg/L~8.96mg/L,基于此建立了具有较高灵敏度、操作简单的脱氧核糖核酸测定方法,将该方法用于脱氧核糖核酸人工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特殊,电缆着火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本文提出了将基于拉曼散射的光纤测温技术应用于井下电缆温度实时监测和预警,并给出了系统的应用原理、结构和特点。该系统安装方便,可靠性强,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0.
光纤传感线圈中环境因素引起的光路非互易性是导致光纤陀螺输出信号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论分析了光纤传感线圈中应力和温度引起的光输出信号误差,实验模拟了温度变化过程中光纤传感线圈中光输出信号与温度的关系,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讨论了改进光纤传感线圈性能的绕制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