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一眨眼就变得阴沉沉的。我在办公室里批阅学生的作文草稿《校园里的一件事》,大多数孩子的作文能达到要求,能有条理地把一件事写清楚,语句通顺,用词合理。可看到最后一本小韵同学的作文,我不由得叹了口气,他的作文错字连篇不说,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我耐着性子前前后后看了三遍,才连蒙带猜知道了他要写的是什么。看了这样的作文,我的心也像那窗外的天一样乌云密布,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看来下一节作文修改课要好好指导一下小韵了。  相似文献   

2.
孩子学琴每学一曲多需反复练习.其弓法、指法等相关技巧也会反复训练几遍,过关后.方可另学下曲.我借用琴师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常对一个作文题目,或一则材料作文,学生一次没写好,我便规定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重写,宜到学生作文嚼来够味了.才另让学生练下一篇作文,宁精勿滥.如此训练,和以往写完一篇,又另写其他一篇的做法相较,在相同时间里,还是重复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快得多。实践证明.重复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为什么重复作文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首先,重复作文全面调动了学生修改文章的自觉性.学生只有对自己作文进行必要的重新雕塑,才能较快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文章写好后是要修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贾岛就说过:“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讲:“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据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马克思写《资本论》也多次修改.到印第二版时他又改一遍.大师们如此,何况学生的作文.现在提倡学生快速作文,要在45分钟内完成,要求一气呵成.到老师把批改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大多数学生只看分数.对老师批改过的作文是很少有人进行揣磨的.即便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对学生说:“看我做一遍。”这种“下水教游泳”的教学方法,效果十分显著。我把它引入到作文教学中,也收到了很大成效。从作文命题时起,我就不但考虑“学生会怎么写”,而且也考虑“我该怎么写”。讲评时,手中有学生习作,也有自己写的文章,两者结合,互相参照,可以避免抽象空洞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投稿之后     
老师发下<作文世界>时,我总是抢着看书上的优秀作文.我十分羡慕那些能在书上发表文章的"高才生"们,我是多么希望我的作文有一天也能在书上发表啊!哎,何不写上两篇投投看?……  相似文献   

5.
投稿之后     
每当老师发下《作文世界》时,我总是抢着看书上的优秀作文.我十分羡慕那些能在书上发表文章的"高才生"们,我是多么希望我的作文有一天也能在书上发表啊!哎,何不写上两篇投投看?  相似文献   

6.
黄献英 《广西教育》2014,(28):51-51
正校园的四月,春光明媚,满园芬芳,我带着学生们在草地上吹泡泡。泡泡一串串地冒出来,大大小小,晶莹剔透,五彩缤纷;学生们在草地上快活地玩耍。这是六年前我进行作文教学活动时的一个场景。那时候,我常常带着学生们去"体验"各种活动,一遍又一遍地指导他们如何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观察和描写活动中的人物,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多数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渐渐学会了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没学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每次提笔写作就仿佛在挤牙膏,半天才能写出一两行。如今,新带的这一届学生又到了三年级。如何让他们尽快学会"把一件事写具体"呢?我决定换一种方式,转而用一  相似文献   

7.
回望来时路     
所谓成长,就是尝遍酸甜苦辣.回望这一路,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不断成长;回望这一程,一路荆棘,一路花香. 一、模仿:打开成长之"窗"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凭着自己的满腔热血,结合学生时代的课堂体会,走上了神圣的讲台.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恨不得把所有知识点都掰碎揉烂塞进学生们的小脑瓜里,可是收效甚微.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5,(31):156-157
<正>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结束,学生围着我又嚷嚷开了:"不知道从哪里写起,写什么。""是啊,随便写的。"看着平时机灵的学生一个个没把握的样子,我又读了一遍作文题目"其实,我也很__"。这个半命题作文以学生抒发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为指向,题目也没有很刁钻的字眼,应该是提笔就能写成一篇丰满的文章。疑惑中,我联想到有一份《初中生作文现状调查的反思及梯级作文模式的构想》登载了"面对作文题你的第一感觉是什  相似文献   

9.
刘宏 《文教资料》2006,(18):104-105
平常在教学中,老师们议论最多的是说作文难教。是的,作文确实不好教,怎么使学生把作文写好,真的很难说得清。特别是那些新教师,最感到头痛的就是作文教学。我也常为作文教学的问题而困惑。不单是老师们反映作文难教,学生们也反映作文难写,学生大多害怕写作文。不少学生问我,怎么提高写作水平。我也不好回答,我只说,只要多读多写,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这道理谁都懂,但怎么个多读多写?实际上很模糊呀。这读要读到什么程度?读些什么?写要写多少?写些什么?真是谁也讲不清呀。说起来也真有点不可思议。学生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写到高中,按理说这作…  相似文献   

10.
作文难,难作文.写篇好作文,更是难上加难.我总是看到学生们在作文课上或愁眉苦脸,或托着腮帮子发呆,或是一遍又一遍地数字数,文章犹如牙膏似的被一点一点地挤出来.即便这样痛苦思考,写出来的文章依然不尽如人意:记叙的事情粗略简单,干巴巴的,一点也提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回作文课,都会有学生嘀咕:"唉,要写那么长,还差好多字……" 其实把作文写具体还是有方法的,只需以下三招.  相似文献   

11.
子沐哥哥,你好,跟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对自己的作文几近放弃。我今年上初二,每次写作文都感觉无从下手,考试的时候,一到最后的作文阶段就出问题,要么写不完,要么把作文辅导书中的范文“复制”一遍。导致现在的作文分数很低,语文成绩也一直上不去。  相似文献   

12.
办公室里 ,我常听到语文老师的感叹 :窗外雨潺潺 ,作文好教改本子难。这是真的 ,想想 ,全班 80人 ,人手一篇千字文 ,该是 8万字 ,更何况我校的语文老师多是教双班 ,其中的艰难苦楚可想而知 ,也难怪很多人最怕教语文。现在我辈摊上了这等费力的差事 ,就得尽职尽责地履行义务 ,否则 ,当有误人子弟之嫌。何谓尽职尽责 ,我以为有三 :一是练写功。俗话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 ,“嘴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叶圣陶老先生就主张老师要写下水作文 ,只有写 ,才能把握文题的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等问题深浅 ,引导学生作文时也能胸有成竹 ,有的放矢 …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学期在近五个月的忙碌中悄然而逝。学生们走了 ,我坐在桌前 ,随手翻着这段时间工作的记录——一摞厚厚的教案 ,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一幕一幕。多少个夜晚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 ,我一遍又一遍设计教学思路 ;多少个傍晚 ,把吃晚饭的时间压缩到 15分钟 ,只想挤出时间为孩子们多判几本作业 ,多修改几篇稚嫩的作文 ,多批几份试卷 ;多少节课上 ,我神采飞扬 ,领着孩子们在英语世界里尽情遨游 ,多少节课间 ,我在教室里耐心热情地解答着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疑惑……一页页纸从手指间滑过 ,我的眼睛定格在第 113课上 ,读着那一行行曾是自己精心设计的语…  相似文献   

14.
批阅作文时,我发现娟娟作文本里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张老师,我很想找你谈谈心,不是师生之间的谈心,而是朋友般的真诚交流,你愿意吗?”一天课外活动,我通知她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刚坐稳,她就嗔怪道:“张老师,我读高中快两年了,你可是第一次找我谈话呀,我知道,如果要不是我在作文里给你写了一个纸条,恐怕到毕业你也不会找我谈话的。”“你能原谅我吗?”我十分内疚地说。“我并不介意”,她语气变得很温和地说,“我知道,近两年来,你对我一直很关心,上课提问我背书、回答问题最多,当堂给我的鼓励也最多,包括作文评语。说心里话,我打心眼里崇…  相似文献   

15.
“作文呀作文!”我慢腾腾地嘀咕着:“我最讨厌写作文,这篇作文可怎么写呀……”我趴在了桌子上……突然,我发现四周都是高楼大厦,根本就没有烟,天空是那么蓝。这时,一群记者围拢过来,我的个子也一下子长到了1.96米。记者们问:“您发明  相似文献   

16.
当记者从北京八中抱回两大本少儿班学生写的周记细细阅读时,我丝毫没有看学生作文的感觉,每一篇都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记录着他们成长的经历,从中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少儿班的教育在怎样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放寒假了,一个本应让学生们很高兴的假期,一段去游玩的好时光,大多数孩子都欢天喜地。我玩儿的次数也不少,可总觉得不痛快,总是高兴不起来,再没有“笑掉下巴”的事了。就连每天的一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也只好捧起了书本…… 我这才意识到,这是因为我身旁没有了同学的身影,耳边没有了平日琅琅的笑声。假期里,只…  相似文献   

17.
董楠 《河南教育》2013,(6):45-46
当我的脑海中还隐隐约约存留着那幅冬雪飘落的美丽画卷时,不知什么时候,一幅春暖花开的美景已悄然占据了我的心头,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师范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近14年了,在淇滨小学工作也近10年了。在这些年里,我见证了学校的老师们从被动到主动,渴望成长的历程。同时我和我的学生们也在从被动到主动中,感受到了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8.
从一句话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我经常对学生们讲两句话:你不能写好一篇大作文,至少你能写好一段文字;如果你不能写好一段文字,至少你能写好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作文没规矩     
杨献平 《初中生》2011,(17):14-16
先讲一个故事:有个学生,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就非常兴奋。因为他非常喜欢写作文,长大了想做一名作家。作文当然成了他最喜欢的作业。每次听完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后,他就琢磨着怎么把作文写得全班最好。苦思冥想不说,还要参考手头所有能找到的资料;然后构思,打好腹稿,甚至连段落过渡、用上哪些词语都要预先在脑海里推演一遍后,再正襟危坐,一行行写在  相似文献   

20.
每当提到作文,学生们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怨声载道,甚至“深恶痛绝”。有的咬着笔头半天写不出一段话,像挤牙膏一样勉强写出来,也很不满意。而教者改作文像受罪一样,吃力不讨好,苦不堪言。师生们可谓谈“作”色变。那么怎样从作文教学的沼泽地里走出来,轻轻松松由我写呢?笔者执教初中多年,作了一些尝试,颇有体会和收益,在此与大家分享,望能抛砖引玉。一、连词写话,片段起步高楼大厦由一砖一瓦砌成。写片段作文是练笔的好方法。新课标教科书的每一课现代文都有“读一读,写一写”,笔者就地采材,引导学生每周两次从这些词语中选若干个词(以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