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但仅是使孩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表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选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已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时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增大鼓励学生早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杨培升 《天津教育》2005,(10):20-20
爱情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话题之外的。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爱情教育也已受到关注。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公开地谈论爱情教育,而且在上海、浙江、河南、辽宁等地已大胆尝试,把爱情教育引入中学课堂。有的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增加了一个谈论爱情的单元;有的开设“爱情课堂”,语文、英语、音乐、心理学课根据教材内容师生一起谈“情”说“爱”;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又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可惜我们的青少年却普遍缺乏有效的爱情教育.学校对青少年的爱情教育应包括爱情理想教育、爱情道德教育等丰富的内容,目前存在着不够重视、教师相关素质有待提高、形式主义等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爱情教育的素质、采取多样有效的形式等.  相似文献   

4.
刘畅 《现代企业教育》2011,(18):129-130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主题。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更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佳话。本篇文章将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加强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阐述,目的要将高校的爱情教育进行到底,从而形成健康的大学生爱情观。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教育的本质,而爱情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话题之外的。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爱情教育也已受到关注。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公开地谈论爱情教育,而且在上海、浙江、河南、辽宁等地已大胆尝试,把爱情教育引入中学课堂。有的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增加了一个谈论爱情的单元;有的开设“爱情课堂”,一个下午语文、  相似文献   

6.
爱情教育不能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应不应该涉足爱情的领域?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而爱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话题之外的。  相似文献   

7.
爱情教育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李传友 《中国德育》2006,1(11):87-87
爱情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古往今来有不计其数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作品表现和诠释爱情。爱情无处不在,而爱情观又日益多元,爱情教育因而也存在着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方法泛化、效果难以检验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对中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费尔巴哈说过:“爱就是成为一个人。”爱情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是关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问题是普遍重视智育,重视技术,而忽略了人的德育、美育。知、情、意三者无法均衡发展,从而导致了诸如情感荒漠化等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并期望生命教育能大力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在这样的视野之下,我们发现爱情教育尤其重要,爱情教育本身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刻,作为生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爱情教育岂可缺席?  相似文献   

9.
爱情教育:一块不该忽略的教育领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应不应该涉足爱情的领域?我认为这是一个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教育的本质,而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话题之外的。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爱情教育也已受到关注,现在我能够公开地谈爱情教育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具体表现。物理课上,物理老师在上面讲:“红苹果落地是由于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而下面的学生讲:“青苹果落地是由于爱情引力的作用。”其实,在这个看似幽默的师生对…  相似文献   

10.
爱情题材作品,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学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是:“爱情教育”方法不当,语文能力训练不足。教学爱情题材作品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多方面的素养。本文以中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对爱情题材作品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处于爱情的朦胧期和憧憬期,对异性产生亲近或倾慕等情感,并把这种朦胧的情感认作就是爱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作者试着从教材中的爱情教育因素和生活中的爱情教育因素两个维度对此问题做一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需要启蒙教育的,对中学生实行爱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爱情教育能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和审美力的人。我们应通过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爱情主题的课文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她们受到伦理道德、宗教、社会等各方面的禁锢,中外皆不能免其弊。但是西方却在中世纪出现了另类的风景——骑士教育把女性地位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当然它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爱情教育体系,但是它所宣扬的"尊重妇女""、重视爱情"等理念在偏执于物质的时代却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的。分析骑士教育及骑士教育的内容尤其是爱情教育的内容、特征、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骑士教育中的"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4.
爱情需要启蒙教育,对中学生实行爱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爱情教育能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和审美力的人。我们应通过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爱情主题的课文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浅红 《家长》2014,(6):13-15
小学生的爱情教育 小学生对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好奇,他们所谓的“谈恋爱”其实是徒有虚名,不过是男女生之间多说几句话。正因为懵懂,他们往往比中学生更容易将爱情当作口头禅,而且还扮作“爱情通”,到处炫耀。因为自身没有多少辨别力,他们也很容易被误导,所以,及时、正确的爱情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已婚成年人,本人时常为自己年少时缺少爱情启蒙教育而深感遗憾。作为一个高中班主任,本人常常为花季男女们为情所扰甚至酿成悲剧而深感忧虑。有时我觉得,中学将影响人一辈子幸福的爱情和爱情教育视为洪水猛兽而拒之校园门外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相似文献   

17.
汪美华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1):39-41,46
本文针对青少年由于性成熟超前而强化了“心理断乳期”的骚动和不安,激发了早恋等现象,认为教育者必须挑起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情教育的重担;爱情教育是艰巨、复杂、细腻的工作,必须以高度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遵循科学的规律去进行,辨析几种性爱教育提法的实质,论证了学校应以青春期爱情教育为宜。  相似文献   

18.
《湖南教育》2005,(8):8-9
不知为什么,我年轻时一想到爱情,必然想到革命牺牲。我觉得平凡的生活里不可能有真正纯粹的爱情。我当时心目中最完美的爱情版本是《牛虻》中的亚瑟和琼玛,悲苦,激烈,至死不渝。表面上共同为一个政治目标出生入死,是战友,是同志,内心却汹涌着爱的激流。讲到爱情,我就联想到亚瑟和琼玛他们那颤抖的心,深情的泪眼,两具爱得死去活来却又始终不能拥抱的身躯。  相似文献   

19.
怎样理智认识友情与爱情,这是摆在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面前的一个敏感话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学习任务不是很重.把过剩的精力放在了男女同学的交往上,由于心智发育的不成熟,他们时友情与爱情缺乏正确的认识,错过友情当爱情,读罢本文,希望对学生认清友情与爱情提供一点点借鉴。  相似文献   

20.
爱情教育,青春风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 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是使孩 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本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 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这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对 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早 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 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