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随着抗日战争发展的不同阶段,经历了恢复、发展、巩固、整顿与提高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根据地党委和民主政府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促进抗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冬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进入1941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加强对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教育工作。太行根据地政府根据中央指示,利用和改造了农村中传统的学习方式“冬学”,将政治教育渗入到根据地中,不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而且起到了教育群众认清形势、增强胜利信心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落后封闭地区改造社会传统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也成功地建构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植根于华北乡村社会中的“冬学”获得了新的语境,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存在着大量的封建迷信,这严重威胁着根据地的生存。对此,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始制定并实行以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的各项措施:一是对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揭露迷信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二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识别能力;三是推广科学知识,破解套在人民群众头上的迷信枷锁。反迷信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许多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结合抗战实践,进行教育改革,在教育工作中,以成人教育为主,建立了为长期抗战服务的成人教育体制,制定了“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抗战教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一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干部,二为抗战做了全面的群众动员工作,基本扫除了根据地的文盲状况。  相似文献   

5.
全民族抗战时期,为提高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动员民众积极抗日,中国共产党在沂蒙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成效显著的文化建设运动,比如成立战时文化建设领导机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建新闻报刊等等。这些文化建设瓦解了敌顽势力的反动宣传、打碎了敌人的奴化政策,对于整个山东区的抗战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抗战胜利及以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开创的许多模式和典型做法也成为当时许多根据地争相学习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参加抗战.为了动员占根据地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抗战、支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冬学运动.文章试图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根据地这一典型地区开展的冬学运动梳理和研究,就其教育组织、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能对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发动的农民教育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利于吸取我党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农民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民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抗战中期,华北根据地遭受了天灾敌祸的双重侵袭,给根据地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威胁着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地党和政府与八路军响应中央号召,认真执行精兵简政的政策,从而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部队战斗力,也使得根据地渡过危机,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一批安徽籍文化人奔赴华北抗日根据地,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开展抗战文化活动。他们通过文艺创作、乡村文化建设,运用自身较为先进的新闻出版理念和经验,出刊办报、著书立说,参与到华北各根据地的抗战斗争、建设和文化事业中,推动了根据地文化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群众工作,发展民主政治、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促进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  相似文献   

10.
抗战前的华北农民,政治感觉麻木,参与意识淡薄,对国事极其冷漠。华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农民"国"的意识升华,参与意识空前高涨,牺牲奉献精神凸显。战争与革命的社会现实,中共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是农民政治意识嬗变的主要原因。农民政治意识的嬗变,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坚持、巩固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入稳步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但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发展目标差距较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资为辅、高校适度自筹与受教育者合理负担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党在继承和发扬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实际,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新鲜宝贵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深入学习研究党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有益经验,对于今天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保持和增强党员先进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一词迅速成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什么是“中国梦”?它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又具有怎样伟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高校在面对“中国梦”这一理念时,又该怎样去理解、借鉴和运用它来进行思想教育?在实践中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强烈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本文将从“中国梦”的定义、本质、内涵出发,以“中国梦”对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指导,探讨高校如何在“中国梦”理念下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董渭川先生基于抗战和建国的大背景,根据当时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尤其是在广西国民中学的教育改革试验,强调我们要办立足国情的中学教育。中学教育要以民族为本位,考虑我国地方建设的需要;要树立培养基层建设干部的目标;要沟通中国的社会,进行计划建设;要设置符合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与教材;要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这些观点形成了董渭川极具特色的中学教育本土化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张诚 《铜仁学院学报》2009,(1):67-69,73
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艰苦探索,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知识分子政策,为挽救民族危机凝聚民族力量,取得抗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抹灭的作用,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主要涉及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经验和教训,以及现实意义等。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的桥梁,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作为贫困地区的昭通市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有助于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不懈奋斗,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党作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学业中止"现象是开放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生在读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学校开放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影响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以南京电大开放教育学生为背景,在开展开放教育的分校中抽取了3个单位,以2012春学期没有注册学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访谈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研究学生学业中止的原因深入分析,对于教育决策和教学管理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晋北根据地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妇女社会教育,使极少有机会读书识字的晋北广大农村妇女的身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受晋北农村特有的地理、历史、习俗、经济以及封建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处在严酷抗战的特殊环境中,晋北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明显表现出阶段性、不平衡性、多样性、政治化及男性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1945年二战结束,在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台湾人民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台湾人民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中,要求回归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台湾人民的不懈追求。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得到了大陆人民的支持,沉重打击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为全民族的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