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田丰 《历史教学问题》2023,(6):41-47+202
《汉纪》重构文、宣二帝的地位,形成了不同于《汉书》的汉帝功业次序。这一重构是《汉纪》效仿《春秋》书法的结果。荀悦引入公羊家“三世说”,结合汉朝传统政治文化,设置“先富后教”的“太平”目标,以此来调整宣帝与文帝的位置。这一次序的重构为荀悦将献帝纳入其中奠定了基础。荀悦称颂献帝功业为“拨乱反正”,既强化其当朝的合法性,又引出《汉纪》“为汉制法”的内涵,以先王政治规划献帝新朝的发展道路。荀悦期望献帝能把握时机,先取法文帝,使百姓富裕,再模仿先王制礼作乐,实现太平盛世。  相似文献   

2.
从《唐律疏议》的局限性看中华法系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律疏议》的制颁主要是袭用隋《开皇律》,以及存在着内容停滞僵化、颇多具文等局限性,反映了中华法系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制颁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出于“标榜自身政权合法性权威性的政治考虑”,胜过“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法律考虑”。  相似文献   

3.
陈蝶衣将《万象》与“鸳鸯蝴蝶派”做区分是通俗文学合法性寻求的必然举措。“通俗文学运动”在通俗文学的定义、内容、形式、功能与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建立了通俗文学的理论基础。长篇通俗小说、历史题材短篇小说以及女性作者的新文艺小说是《万象》“通俗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万象》对通俗文学“合法性”的寻求反映了沦陷时期通俗文人的文学想象。经由此举,通俗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得到了一定认同。  相似文献   

4.
《红旗》杂志作为中共中央主办的政治理论性刊物,《求是》杂志的前身,是文革爆发前宣传毛泽东思想和树立毛泽东思想权威的主要刊物之一。它主要经历了重提“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国际意义和宣传“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原则等3个阶段。它虽然在维护政权合法性、维持社会秩序、激发人民大众的政治运动热情和整合大众的思想意识等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宣传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和后果,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汉代盛行“《春秋》与《孝经》相表里”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流行实与西汉董仲舒对这两部典籍内在义理的解释有关。过往的研究者多认识到董仲舒与河间献王对话的《五行对》是解释《孝经》的重要篇章,但除此之外,《为人者天》《立元神》亦堪称是两篇“《孝经传》”,其中对儒家的德政教化思想做了精彩阐发。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贯注于他对《孝经》的理解中,以此为基础,他对于当时所争议的尧舜禅让、汤武放伐之间的冲突做了有效的调和,为汉家政治合法性做了论证。他以《孝经》的“博爱”贯通《春秋》和《孝经》之义,对儒家仁学做了进一步发展。但其以五行思想为基础提出的“圣人之行,莫贵于忠”,不仅歪曲了《孝经》“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而且其形上化色彩使得忠君思想也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孝的真义。  相似文献   

6.
《诗》自先秦传人两汉,在两汉历朝君臣的下诏和上奏中都大量引用到《诗》,它们分别以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为中心,俨然形成两个用《诗》集团。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和不同历史时段社会政治、经济与学术思想发展的差异,这两个用《诗》集团在引用《诗》之“风”、“雅”、“颂”的数量和在诏奏中征引时所呈现出的应用特征,又有不同;而在此中则反映出了《诗》学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流变和时代特征,显示了《诗》之经典性与历史性融通的进行和完成,是春秋时期政治用《诗》和战国时期文本用《诗》的完美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产生的兵学著作《孙子兵法》中提出了“道”的概念,战国时期诞生的《孙膑兵法》则将“道”加以延伸和发展,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孙子兵法》之“道”侧重指政治道义和政治原则,《孙膑兵法》之“道”侧重指战争规律或作战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浒》在我国是一部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长期以来,它在社会各个不同阶层中均有较大影响。历来因评论者立场观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往往对它作出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前几年,“四人帮”从反革命政治需要出发,在评《水浒》问题上,更是别有用心地制造混乱,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他们肆意割裂毛主席过去对《水浒》的全面评价,利用、歪曲一九七五年毛主席评《水浒》的  相似文献   

9.
《蒙古秘史》展示了古代蒙古丰富的政治化,其中系统的汗权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汗权是典型的政治权力,它有至上性,强制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扩张性和破坏性等属性。《蒙古秘史》中汗权的作用方式有强制性,功利性,操纵性,合法性及人格型等不同的形式。每种权力往往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组合,相互依凭,综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训”文体的内容从《尚书》确立时起,至《度训》《命训》《常训》成书存在一个演变过程。《度训》《命训》《常训》是政治思想家基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为统治者提供施政治民之策的需要而作,是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度训》《命训》《常训》中蕴含丰富的“中”思想,其中为政者治国安民时所坚持的适度原则,则深刻体现儒家的中庸之道。因而,研究《度训》《命训》《常训》“训”的内容,以及体现儒家政治伦理的“中”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的合法性”问题是建立在关于“合法性”中“法”的广狭义理解基础上的,潜藏着人们对法的本质的一般认识,体现了人们依照应然法的标准而对实然法的评价。法的合法性来源于理性与信仰,是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其中潜含了人们对法治理念的认可。韦伯与哈贝马斯关于法的合法性所进行的思辨中包含了对“亚里士多德法治公式”的共识,着重于对理性和信仰的分析。这为我们进一步思考法的合法性问题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马克思·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三种理想类型的划分 ,从两个方面解释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从政治哲学建构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在伦理与道德之间确立其合法性根据的“德化的统治”的政治形态 ,主要表现为传统型统治 ;从政治运行状态看 ,中国传统政治则表现为将伦理榜样与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魅力型统治。循此分析 ,进一步论述了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类型的历史正当性和缺失 ,以及其与现代政治合法性的三个区别 ,指出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伦理道德建构转变为中国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法理建构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这一过程则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政治合法性是人民对政权的一种内心的认可和服从态度。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功能品格对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具有强大的支持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是我国无产阶级政权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在发扬马克思主义历史优越性的同时,我们必须认清马克思主义在当前遇到的现实挑战,大力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是维护我国无产阶级政权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浅论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发展,公众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以及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问题,公共政策只有具备合法性才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执行。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要有效消解公共政策的主体合法性危机、程序合法性危机、价值合法性危机,则必须重视以公众参与为主体的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有效地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代表公共利益的价值得以实现,为公共政策提供了主体、程序及价值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安凤仙 《政治思想史》2021,(1):117-132,200
屋大维利用罗马神话人物埃涅阿斯和罗慕卢斯进行政治宣传。他将养父恺撒塑造为神,借助尤利乌斯家族与埃涅阿斯的亲缘关系,寻求统治的合法性。他希冀成为罗马的第二创建者,将自己与罗慕卢斯相联系,对“罗慕卢斯”这一称号表示出强烈的偏爱。屋大维利用神话人物,获取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达到稳固统治和复兴国家的目的。他的政治宣传是统治者从思想上寻求合法统治与个人权威的真实反映,是安定罗马社会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行政法通过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为行政权行使的合法性提供解释。但随着行政国时代的到来。这种解释面临合法性的挑战。为重新构建行政权行使合法性的体系框架,公众参与应运而生。但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对公众参与的源起及其现实问题的探究,将对行政法治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所凭借的重要合法性资源,但自司法改革以来"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陪审","诉讼调解"等贯彻"群众路线"的传统技术在越来越正式、理性和程式化的司法面前日渐式微.这意味着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的流失,长期以来倚重的合法性再生产机制已衰败.故在司法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和培植司法领域党执政新的合法性资源,如何在司法领域重建党合法性的再生产机制就成了摆在力图坚持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合法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法性要求被统治者的首肯、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它与法律性质、有效性、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密切相关。对于任何政治统治而言,合法性都是有效执政的基本资源。合法性危机意味着失去被统治者的忠诚,它将带来国家和社会基本结构的变化,尽管其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但在其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诱发原因。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调整与重建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重大任务,而完善宪政则是摆脱合法性危机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司法强拆"作为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之一,产生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作用。其合法性基础在于:应以法律形式规定法院的司法性执行权,而非行政法规,以符合形式法治的要求;其取得,不能只有《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的一般性规定,而应有财产权限制的专门立法的具体和明确的授权,以符合法律保留原则和实质法治的精神。虽然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有关"司法强拆"的规定的合法性尚可将就,但立法机关应主动进行征收立法,否则"司法强拆"的合法性基础仍然欠缺。  相似文献   

20.
启蒙者如何面对革命——鲁迅革命观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人是鲁迅衡量革命合法性的准则,人的解放和自由是其革命理想;他肯定了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但反对利己的夺权革命;鲁迅支持同情无产阶级革命,但也看到了阶级革命内部出现新的集权萌芽的危险;因此在拥护革命的同时,更坚持思想启蒙。鲁迅的革命态度和对启蒙立场的坚守代表了启蒙者在革命面前应有的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