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等本质规定,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人的思想导向,因此二者在研究对象、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实现路径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立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旨归;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取向;立足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研究,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回归人的本质,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我们邀请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组织编写了该系列丛书。该丛书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多个重大理论问题,集中阐释了当前我国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目前该系列图书共出版6种,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  相似文献   

4.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思想。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成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有区别地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和西方社会优秀、合理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转化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是指导、引领我国进行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意识形态核心概念。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还是实践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目前,我国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理论、思想教育螺旋式上升规律的理论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确立的理论基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确立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并积极构建学习教育机制、行为实践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环境育人机制、示范带动机制和合力共管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德育,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应然诉求,也是当前中学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营造"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从根本上解答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问题。从理论依据来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在文化内在结构层次理论、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理论以及意识形态理论方面具有深刻的学理支撑。从现实关照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取得丰硕成果亟须凝练为制度,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亟待制度保障。从实践路径来看,要注重固本培元、建章立制、宣传引导、知行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有二,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早期理论和中国化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可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进程。针对高校德育工作发展,一方面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坚定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其核心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它以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基本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社会和人们的价值追求、需求的满足中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原理,说明了人的价值追求、需求的满足,必须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目标结合,才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生了巨大的进步,社会意识不仅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着物质文明的成果,而且是指导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体系的主导的核心的思想,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意识指导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要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倡导时代的主导价值观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成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凝练以至于转化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价值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马克思价值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对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克服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带来的负面效应,维护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反对和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理"课教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简单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而是在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人类解放为主题,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为着力点,发挥马克思主义自身独特的社会理想和精神追求对价值思维的引领作用,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价值,使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实践、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将在丰富"原理"课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近年来,许多理论界人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毋庸置疑,首先应该很好地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经典论述,分析他们一生对社会主义社会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所要培育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本国传统与面向世界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科学把握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内容及建设全过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内涵及本质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它的理论基础;从其四个层面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它的生命之魂;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它的思想之基.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新时代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进入新阶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现实需要。其理论逻辑是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总纲,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来源与科学指南;历史逻辑是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阐明中国高势位社会价值观念的融通创新;实践逻辑是统筹国际国内新格局阐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扩展。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相互关联并互为支撑,是对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可能与如何可为现实命题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1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新时代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进入新阶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现实需要。其理论逻辑是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总纲,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来源与科学指南;历史逻辑是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阐明中国高势位社会价值观念的融通创新;实践逻辑是统筹国际国内新格局阐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扩展。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相互关联并互为支撑,是对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可能与如何可为现实命题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发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着重从深化宣传教育、营造和谐校园、理论结合实践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把"平等"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既体现了对平等在价值观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已经和正在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还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平等资源的理论升华和基于平等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之价值契合而作出的积极认同和自觉选择。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对资产阶级抽象的、虚假的平等价值观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凝聚着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认识上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